《我的阿勒泰》

标签:
读书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作者:李娟
在微信读书上收藏这本书的时候,既不知道作者是谁,也不知道阿勒泰是什么地方,只是觉得封面很清新。国庆节前,语文老师发布的节日阅读书单上竟然有这本书,子健向来不去理会,我就先来读一读吧。这才知道作者李娟是个年轻的女性,也才知道阿勒泰是疆北一片广袤的土地。
1979年7月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作者,从20岁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了十多本散文、诗集,在2011年获得人民文学奖“非虚构奖”,在2017年获得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看网络上的图片,其貌不扬,娇小瘦弱,穿着打扮质朴无华,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她,看起来文质彬彬、弱不禁风,没有强大的气场,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就好像她的文字一样,宛如邻家姐妹跟你闲话家常,清新、自然,但却充满了鲜活旺盛的生命力。
读书之前看简介是我的习惯,介绍上说《我的阿勒泰》是作者的散文成名作和代表作之一,原生态记录了作者在疆北阿勒泰地区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一段话令我心中一动,当二十岁的作者向文艺期刊投稿的时候,一些资深编辑觉得她不可能写出如此清新而有才华的作品。“人们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完整高等教育、阅读范围主要限于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疆北荒野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充满灵性和生命力的文字。”
我试图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她能写出这些作品。
首先,科班出身真的那么重要吗?从作者的履历表可以看出来,别说高等教育了,她连高中都没好好上过。中学时因为没有户口,她被学校拒收。高一时妈妈带她回四川老家,做小生意赔了钱,一家人重回新疆,李娟转到富蕴县二中,后来索性退学,跟着妈妈学裁缝。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句话,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需要三个条件:闲暇、自由和好奇心。现在可以再加上文学、美学,或者是一切需要创造力的学科。也许正因为她没有在学校受到正规的教育,才不至于让她平庸地成长,才没有埋没她对文字的天赋。
在学校上学,就算不上课外班,你还是需要按部就班紧赶慢赶地准备各种考试,繁重的作业加上不断地应考已经可以填满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你还指望谁有闲功夫去思考和创造吗?有一次我开玩笑跟子健说,你们上学日子也挺好过的,单元考、月考、期中、期末,考几次试一学期就结束了,假期又可以玩了。当然遭到了他的白眼,他说,哼,那高考还最多三天就结束了呢!子健之所以有大把的时间打蓝球(每天训练到七八点)、看视频(NBA、电视剧、电影)、读小说(他自己感兴趣的)、补睡眠(周末除了练球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睡),除了不上课外班之外,当然还要付出成绩的代价。他经常自吹自擂,说好多同学看起来认真但是实际并没有他学的好,如果他用功,年级第一早就是他了。年级第一?我可不敢想,能进前100我都要烧高香了,这次期中考更是创了有史以来的新低。不过,他似乎还真有点小聪明,每次考试都不见他准备,但是某些科目还能上80,甚至偶尔还能到90。相比于他的付出,我们简直不敢有更高的奢望了。
前一阵子看到一篇文章,有个初中女孩子从小喜欢写作,已经写了三十多万字的小说了,但是被爸爸一把火烧掉。女孩上节目时对坐在台下的爸爸说,我就是喜欢文学,不喜欢数学。言下之意希望爸爸能理解和成全她。爸爸很平淡的一句话瞬间让女孩泪崩,爸爸说“别人能做到的事,我相信你也能做到。”凭什么啊!我直觉这爸爸(学校教育)是在扼杀天才。每个孩子(或者说每个人)各有擅长,有人对文科感兴趣,有人学理科易如反掌,但是为了升学,你不得不补齐你的短板,否则你就是另类,就会考不上好的高中、大学,就会没有好的工作机会,就会被人看不起。
无独有偶,樊登老师说他一个朋友的孩子文科特别好,甚至对哲学感兴趣,跟他聊天的时候都能聊到佛学,但是理科比较差,高二分科的时候他却出人意料地要选择理科,他妈妈急死了,说这样肯定考不上大学啊,请樊老师去跟孩子聊一聊。樊老师问他为什么不选择自己擅长的文科,却选自己并不擅长的理科,男孩说,我就是要证明一下,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樊登老师跟他说不一定非得补短板,如果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他给男孩举例,很多有成就的人一样都是“缺胳膊少腿的”,比如三毛、比如韩寒。(现在知道了,还有一个李娟。
)我听蒋勋老师聊艺术大师时知道的,梵高不是科班出身却自成一派,毕卡索虽是学院派出身,但是他一生都致力于突破学院派的画法,他最大的成就正是来自于他独创的立体派的解析和分割。我们的评价体系能不能多元化一点,敢不敢多元化一点?如果可以,就像王晓春老师希望的那样,学校至少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们曾滋养了每一位天才。

再来说读书,李娟的阅读范围仅限于琼瑶、金庸,这二位大概是对我们六、七十年代生人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吧。琼瑶的书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读,虽然滥情,但是你不得不承认,里面有许多古典的东西,蒋勋老师讲宋词的时候都说,琼瑶作品里用了很多古典诗词,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无言独上西楼”““几度夕阳红”等等,我记得我第一次读到范仲淹的“碧云天黄叶地”就是在琼瑶小说里。金庸更不用说了,六神磊磊自称主业是研究金庸,冯唐也曾把《鹿鼎记》列为人生书单,与《史记》、《受戒》这类名著并列哦。我臆断,李娟的文字恰到好处汲取了琼瑶的温柔细腻和金庸的侠义大气,她的文章有时很小儿女的样子,有时又有着不屈不挠的顽强。
最后来说地域,李娟一直生活在疆北荒野之地,可是用作者在封面上的话来说,“唯有以这片深厚的大地垫在文字后面,才能令我的讲述充满底气和信心。”艺术是反映生活的,如果不是她用这样清新的文字将那一片土地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了解到在遥远的疆北有这样一片土地,还有那些土地上生活的哈萨克族人民。她说,愿你能通过我的眼睛和情感,体会到遥远的阿勒泰角落里的一些寂静、固执的美好。
摘录部分与友分享。
有朝一日,自己骑着马去行.政公.署或者教育局送文件……一定令人叹为观止。
——《属于我的马》
那些路断断续续地、虚弱地行进在群山褶皱之中,摇摇连接着阿尔泰的绿洲和南方的草原雪山。
——《通往滴水泉的路》
他们说蝗虫来的时候,跟沙尘暴似的,半边天都黑了。如乌云密布,遮天蔽日。人往重灾区一站,不一会儿身上停满了虫子,像穿了一身又硬又厚的盔甲。。。村干部们全体出动,把一群鸡从山上往山下呼呼啦啦地赶,鸡们纷纷展着翅膀,光荣地浩浩荡荡冲向抗灾一线。哎!肯定吃美了!
——《蝗灾》
阿玛克家的小儿子特坏,老是朝我扔雪球。到了夏天,就朝我扔石头。活该这个死小孩都长到一米七了还在上小学六年级。——《阿玛克家的小儿子》
我们决定离开。我们想要赚更多的钱,过更好一点的生活。但是要想赚更多的钱的话,得到更偏远的地方,过更糟一点的生活。其实再想一想,那些更糟的生活同以后可能会有的更好的生活放到一起平摊了,折算下来的话,其实还是一日一日不好不坏的生活——也就是此时喀吾图的生活。可那时的我们想到了什么呢?我们还是决定离开。以后的经历是这样的:春天牧业大军转场进山时,我们卖掉了房子,拉了满满一车商品跟着进山了。但是那一年山洪频繁,山里三天两头断路,牧民往来不便。我们山里的帐篷小店实在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下山的时候,我们雇车的钱只够我们和我们的货物移动五十公里。我们便在五十公里处找了间破房子凑和着住了下来。住过一个冬天后,次年牧业返回路过那里时,又跟着再次进山。这一年我们倒是赚了很多钱。但是,赚到的钱只够我们把五十公里处的那间破房子买下来。或者重回喀吾图,再交一年房子的租金。我们想了又想。就这样,喀吾图被放弃了。——《喀吾图的永远之处》
而麦西拉的琴声,完整而清晰,不受一丝一毫的干扰,不浸一点一滴的烦躁。他温和平淡地坐在房间嘈杂的漩涡正中..央,安静得如同在旷野中一般。那琴声一经拨响,就像是从不曾有过起源,也再不会结束了似的,一味深深地、深深地进行着。音量不大,却那么坚定,又如同是忠贞……
——《乡村舞会》
没有风的天空,有时会同时停泊着两种不同的云。一种如雾气一般,又轻又薄,宽宽广广地笼罩住大半个天空,使天空明亮的湛蓝成为柔和的粉蓝。这种云的位置较高一些。还有一种,要低许多,低得快要掉下来似的。这种云是我们常见的一团一团的那种,似乎有着很瓷实的质地,还有着耀眼的白。——真的,没有一种白能够像云的白那样白,耀眼地,炫目地白。看过云的白之后,目光再停留在其他事物上,眼前仍会晃动着那样的白。云的白不是简单的颜色的白,而是魂魄的白。
——《在荒野中睡觉》
我们从来就不曾指望过这个小棚能够风雨不动安如山。最大的麻烦则是用来接雨的器具总是不够,所以那一段时间我妈天天都在后悔当初应该多批发点碗来卖。
那样的时候,从天到地全是水,铺天盖地地倾倒,几步之外就不能见人了。真是无论在哪儿也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啊!整个世界似乎只剩下以我们家的这个小棚为中心、半径三四米那么大的一团……白天好像黑夜,当然不至于黑到点灯的程度,但那样的阴沉狭窄,那样的寒冷,是只有黑夜才能带给人的感觉呀……
我远远地看到我们家的顶篷又一次被掀开,又有一大块塑料布给吹走了,我妈和我外婆在风中一前一后地追赶。
有时候会想,要是肚子不饿的话,我们肯定会在被窝里呆一辈子的。虽然我们不辞辛苦地在这片草甸上搭起了房子,但最后真正栖身的,却只有被窝(没出息……)。有时候还会想:今后我们还会住进其他各种各样的房子里的。但是,无论醒在哪一处地方,醒在什么样的夜晚之后,那里那个笼罩我们和我们的被窝的东西,都永远都不会比一面帐篷、一张塑料纸更为牢固了。
——《我们的家》
无法想象,她们祖孙三代三个女人,而且外婆都已经八十八岁了,为了多赚一点钱,随着牧民搬到山上,在森林的边缘搭起帐篷小店。这样一个在风雨中飘摇的小棚能称之为家吗?家不是为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吗?禁不住为她们生活的窘困而难过,不过读到最后,反而感觉到了她们豁达的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又不禁为我的小家子气感到羞愧了。她们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只要她们在一起,简陋的狗窝比不和谐的豪宅更温暖。
前一篇:【深圳】小南山公园
后一篇:【深圳】东湖公园菊花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