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止盈或不止盈,这是个问题。

(2020-07-18 06:20:5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这两三周时间我发现自己“堕落”了,都没读书,其实也有读,只是一直在读些公众号的文章,主题只有一个——投资,别的书都看不进去,原因是被那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止盈”给闹的

春节后读了几本关于基金定投的书,又关注了“螺丝钉”公众号,每天读来受益匪浅,也参考着他的方案选投了几个基金,尽管那时国内外市场低迷,但是一点也没有灰心,坚信收获的季节总有一天会到来。人类的弱点啊,可以同苦,不能共甘。原本打算持久作战的,所以当螺丝钉投入很多的时候,我小心计算着自己手中的“余粮”,只投入了一部分资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上涨的日子不期而遇,来得那么快那么迅猛,简直让人措手不及。按照螺丝钉的估值表统计,最先被高估的就是白酒,所以他按照自己的投资原则,要在两个月内分批卖出,收获果实。可是。。。我舍不得!虽然那时收益率快到30%了,但是本金还不到一万,眼看着它一天天突飞猛进,现在就卖似乎有点赔本赚吆喝的赶脚。而且,哪哪都在说经济刚刚复苏,平台上也在公布不断有资金买入或定投,现在就卖似乎划不来。我忍不住纠结,问老公怎么办,他要么不理我,要么吼一句,你卖了它干啥!这个人从来不会给人讲道理,总是一棍子把人打死,没办法,自己的事情还得靠自己解决。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看书去。这一看吧,我更纠结了。关于“止盈”,无非就是正反两种观点,一个是止盈,一个是不止盈。止盈的人说,落袋为安,不要贪多,我们要时刻畏惧风险。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赚到手就可以了,耐心地等待下一次被低估的机会。代表人物有螺丝钉,还有公众号上一堆达人、教母之类响当当的人物。至于止盈的目标收益率,从15%到50%都有人说,关键看自己的期望值和对风险的偏好。说不止盈的人是包括老公在内的一大帮朋友,目前这些人各个都在加仓,真是典型的“疯牛”表现,对我畏首畏尾停滞不前表示不理解,他们说牛市来了拥抱它就好了,现在止盈,傻吧,有什么好怕的。你说我能不纠结吗?每次睡前看了一堆文章,然后正方和反方在我的梦境中争论不休,我经常在凌晨醒来,有时坚定地说,我止盈。有时又犹疑地说,我不止盈。搞得我寝食难安(有点言过其实),差点要把自己弄神经了。难怪我胖不了呢,这脑细胞活动得消耗多少能量啊。别人还以为我有多少宝押在里面呢,不过是几万块钱就神志不清了,还怎么做大事啊!(尽管咱没啥机会做大事,止盈或不止盈,这是个问题。

直到偶然看到一个公众号的文章,我觉得言之有理,心才渐渐安定下来为什么那么多达人的主张我不采纳,反而要相信这个作者的观点呢?回头想想,这有点像是在为自己的理论找依据,因为他坚决地主张不止盈。他说止盈后往往不能落袋为安,止盈的想法是害怕市场下跌,害怕前期获得的收益倒亏进去。市场是难以预测的,止盈后如果下跌(50%的概率,谁也说不准。)你可以稍感安慰,但如果继续上涨(也有50%的概率),你恐怕会追悔莫及,此时人的趋利本能极有可能发挥作用,忍不住追涨,甚至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不惜血本地冲杀进去,结果反而买在高点,严重套牢。根据以往的经验,牛市亏的人更多,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定投,如果上涨,每一次投入都能获利,如果下跌,也能摊薄成本。当然,作者说不止盈的前提是你要用可以全部亏完的钱长期买入并持有最强基金。可以亏完的钱是你几年甚至几十年都用不到的钱,你不能拿要还的贷款、要吃饭要生活的钱投进去,那只能是投机,往往有最坏的结果。最强基金不惧牛熊的,从大长期看它会在跌宕起伏中不断冲高,值得一生定投。

作者另有一篇文章对比了普通定投和其他聪明定投的收益,首先被排除的就是目标收益率法,因为这种方法收益最低。移动收益率或者慧定投,看起来收益率是比普通定投要高出许多,但是因为有止盈的动作,减少了投入本金,最后的收益并不比普通定投多。突然想起来我定投了十多年的红利基金,虽然收益率不高,但是之所以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我是真正的佛系定投,从来不去管它,每个月到时间了去手动买入一次(场内基金)。对基金有所了解后我就没有按时定投了,只在前一阵儿跌得比较惨的时候,时不时地补点钱进去,毕竟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能带来更多回报的标的上面。即便是这样,最近的上涨它也突破了以前的记录,净值虽然没有回到最高点,但是收益多了。唉,短暂的获利就让我忘记定投的“初衷”了,真是要不得。罢了罢了,我就傻傻地定投吧,它疯涨涨去它暴跌跌去,投资不是生活的全部,该干啥干啥!

附上公众号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
切记两点
止盈或不止盈,这是个问题。这只是一家之言,信则有不信则无,您自己判断,盈亏自负。
止盈或不止盈,这是个问题。股市(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止盈或不止盈,这是个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