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2020-06-27 06:18:22)
标签:

读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村上春树

一说起跑步,尤其是那种不管不顾的长跑者,首先想到的形象就是电影里的阿甘。春节长长的假期出不去,老公每天下午都会在家原地跑,一边在电脑上看电影,一边跑步,健身、娱乐两不误。《阿甘正传》便是他重温的电影之一,那天我也跟着看了一遍(当然是坐着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才发现这似乎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这部电影,尽管有些画面非常熟悉。每次跑步他通常要跑两个小时左右(一部电影的时间),似乎不觉得累,他信心满满地跟朋友们说,等到春暖花开,他或许可以加入到他们跑马的行列之中,要求不高,先从五公里欢乐跑开始进行。他是那种跟村上先生差不多的体质,极其容易发胖,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饮食习惯,加上姥爷总舍不得让我们少吃,跑了那么多天后,体重不降反升,真是让人泄气。

随着周围形势的好转,能出去散步、爬山了,然后也能正常工作了,又听了卓老板聊减肥的一期节目,说对于减肥来说,最关键的是少吃主食,健身反倒是其次,他也就再没有跑步的热情了,名正言顺地搁置下来,也不提跑马的事了。而我,似乎是村上先生说的那种不适合跑步的体质,我比较瘦,不用费力就能保持身材,但是体力就比较差。朋友说我的身材适合长跑,不知道是因为没跑惯,还是不会跑,总之我觉得跑步很困难。因为心跳快,不运动的时候每分钟都是80多次(村上才50),稍微跑跑就心脏狂跳,上气不接下气。所以每当我动了一点跑步的念头,就会遭到大脑极为强烈的反抗,然后身体就会给我点颜色瞧瞧,只要我敢跑上那么几步,很快我就要生病了,感点小冒,发点小烧,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所以走路、瑜伽是我最好的选择,慢慢积攒一些体力,可以用来登山。有朋友疑问,登山不也需要力量吗,是的,但是你毕竟可以控制速度,还可以随时坐下来休息。

我们周围有两对朋友在跑马,一对是老李夫妻,另一对是老孙夫妻。老李几乎成了所有朋友减肥励志的榜样,从190斤减到150斤,刚开始每天跑十公里,现在是跑步和肌肉训练穿插进行,身材棒极了,绝不像一个五十岁的中年大叔。他们两口子一起减肥,现在几乎不吃晚餐,刚开始只吃一些坚果和蔬菜沙拉,偶尔吃顿饺子或馄饨,那都得严格控制个数。他们说只要忍过了最初饥饿的感觉,胃很快就能适应,体重减轻了跑起来就容易多了。前年开始,他们参加了不少马拉松赛事,深圳、海口、西安、北京,本来今年三月底已经报了无锡的比赛,但是不可抗力来了,未能如愿。老李比较厉害,半马、全马都能跑,他老婆弱一点,跑了两次五公里和两次半马。在第一次跑半马之前,她最多只突破过一次十公里的距离。她跟我说,比赛的后半段真是难受死了,人根本没有意识,腿完全是机械化的运动,本来很想放弃或者干脆用走的,但是周围的人都在跑,观众们都在喊加油,实在不好意思停下来,在老公的帮助下,咬着牙勇敢坚韧地跑完了全程,真是了不起。老孙夫妻跑马不为减肥,老孙一直有踢足球的习惯,颜值和身材都保持得不错,是朋友圈里的美男子。他们开网店,钱不少挣,按理说人生如此得意不应有甚烦恼,但不知为什么,有一阵听说他老婆得了厌食症,再然后就听说他们开始跑马了。一跑起来什么病症都没了,而且成绩还相当不错呢。

回到本书中,作者村上春树之所以开始跑步,是因为在三十三岁的时候梦想成为一名职业小说家。他是易胖的体质,大学毕业后跟妻子开了一家小店,从早忙到晚,没有机会发胖。现在改行当作家,从早到晚都伏案写作,体力下降体重增加,而且烟抽得厉害,有时一天就要六十根,为了健康,他不得不开始运动。之所以选择跑步,是因为他觉得自己非常内向腼腆,不愿意跟人打交道,跑步这项运动非常符合他的性格,不需要伙伴或者对手,也不需要特别的装备或场地,只要一双合适的鞋,一条马马虎虎的路,立刻就可以开始跑了,想跑多久就多久。

就像读书、饮食一样,运动方式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群体活动,比如子健同学,宅在家里的日子特别想念的就是去学校打蓝球,村上先生则是喜欢跑步,一跑就是几十年。几乎每天都坚持慢跑,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比赛。每天早睡早起,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不吃肉不吃糖,蛋白质主要从鱼类中摄取,为了跑得更长更久,戒烟是水到渠成的事。有的读者担心一个小说家的生活方式这么健康还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因为他们认为作家就应该过着不健康的生活,事实证明这是多余的担心了,他的作品从没有间断地出版,除了小说,还有游记、散文、译作等。这么多年不间断的跑步,不但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好,还为他的写作能力提供了保障,因为小说家的重要资质,除了才华之外,还需要集中力和耐力,这与长跑训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但不是妨碍,反而是祛除毒素的良方。

跑步的时候他都在做些什么呢?他在听,听摇滚或者爵士。看来摇滚不是年轻人的专利,这个年过半百的人跑步时也需要有力的节奏陪伴。他在看,看人看动物看风景。他在说,与某些人的谈话只能在慢跑中进行。他在背,不断地复习英语演讲稿直至熟练掌握。

跑步的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尤其是参加比赛时,肌肉僵硬饥渴难耐,腿抽筋膝盖痛,似乎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不听使唤都在提抗议。我跟子健讲他跑一百公里的事,其中的五十五公里到七十五公里那段距离,简直可以用“生不如死”来形容,各个部位逐一开始疼痛,他不得不重复这样的念头“我不是人,是一架纯粹的机器,所以什么也无须感觉,唯有向前奔跑。”为了让上肢带动不听话的下肢,他猛烈地摆手,跑完后手腕都肿了起来。即便是这样痛苦,他始终没有放弃,哪怕是龟速,也跑完了全程,甚至最后的二十五公里,似乎意志占了上风,速度反而加快了,最后以十一小时四十二分钟完成了比赛。从早跑到晚,“虽然没什么大不了,称不上自豪,还是有一种类似成就感的东西像偶然想起来似的涌上心头。”

子健问,为什么,他不害怕身体跑残了吗?这可能是许多读者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尤其是那些平时不怎么喜欢运动的人,一定会说何苦找罪受呢?除了跑马拉松,他还开始了铁人三项赛的训练和比赛,那是更高难度的挑战。作者说,当他长跑的时候,脑海里会反复出现一句话:“疼痛无法避免,磨难却可以选择”,跑步对他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每天跑步,一边积累比赛经验,一边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这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磨难,这是一种对体力和精神的考验,这是锻炼自己证明自己的方式,这是为了让今天的自己超越昨天的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方式。同样的一生,与其糊里糊涂的活,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我想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马拉松赛事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想糊里糊涂地活,我跑我健康,我跑我快乐。祝愿朋友们都能按照喜欢的方式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枉此生。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