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的自我修养》

标签:
读书理财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作者:李笑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想笑,作者在前言中就提到,写这本书冒着很大的风险——被误解的风险,还说,只有那些具有“只字不差”阅读能力的读者才有可能理解并学习到他的本意,因为那是些虽然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却很容易引起歧义的话语。果然,读完后我在评论区看到不少这样的评论,比如“李笑来就是比特币首富”,尽管书中李笑来已经明确否认了这一点。还有“李笑来就是个韭菜收割机,割了别人的韭菜,现在还写一本小册子告诉韭菜们他们是如何被割的”。哈哈哈,我都有点无语,何况是作者本人了。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认真地逐字逐句地读这本书,或者是有没有读懂这本书,要不然就是深受“其害”,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实”。作者在这本小册子里“拼命”解释了自己对于“韭菜”的认识,并且给出了一些避免成为“韭菜”的方法,真可谓用心良苦,我读完后觉得理清了不少概念,可作者还是逃不脱“韭菜收割机”的骂名,真是有口难言啊。再说了,即便人家就是收割机又能怎么样呢,只要是凭本事赚钱,有本事你也去收割啊。
一、本书的由来:
我真是孤陋寡闻,据说李笑来“录音门”事件曾经闹得沸沸扬扬,我却从来没听说过。作者在前言里简单提了几句,他跟朋友吃饭时被录音,被传播,最可气的是,那时的他根本还不懂“韭菜”这个词,在对话过程中也从来没有说过“韭菜”或者“割韭菜”,却还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狠狠打击。一个月后,他就写成了这本书,既是自辩,也是普及相关知识。这种化危机为生机的本事,令人钦羡。
二、韭菜的定义:
作者在书里总结了“韭菜”的定义:它是指在交易市场中没有赚到钱甚至赔钱的势单力薄的散户。也总结了韭菜们的特点:一进场就买买买!然后就是面对那个非常悲催地、气死人不偿命的规律——你一买它就跌,你一卖它就涨。
三、给新手的建议:
所谓新手是还没有进场但已经跃跃欲试的同学。对新手来说,有两句话很重要:
1、连你都开始进场的时候,牛市就要结束了;
2、你就应该干看着,啥都不买,等到熊市,等到大家都骂娘的时候,再开始买买买!
最近读了两本有关定投指数基金的书,关于“止盈”的方法,其中一种不约而同都给出了这条建议,当你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都开始谈论股票或者开户参与的时候,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了。那句经常被提起的巴菲特的名言,“当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当别人恐惧时我贪婪”真是非常好的写照,人们习惯于追涨杀跌,所以当前一阵因为yi情和石油价格等多重影响,所有股票都跌得很惨的时候,九十岁的巴老爷子又出手了,收购一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当然,毫无例外的,立刻被套了。有人开始嘲笑他,说“廉颇老矣”,可是人家从来都是秉承着价值投资的理念,放眼未来,危机总有过去的时候,经济总有复苏的一天,何必只盯着眼前的得失?(不过,没多久人家把手上的航空股全都出掉了,还是利益大过天啊。)
正在读书的时候,子健跑来跟我说(正上着地理网课),他们地理老师也很喜欢出去旅游,经常给他们看他自己旅游的照片。我说,这不是很好嘛。子健指着平板给我看,老师正在为他们演示3D地图,画面上出现了长城,老师问学生,如果去北京旅游的话,你们都想去哪里玩。很多同学回答,清华北大、故宫长城等等。子健说,我好想去潘家园逛逛。我笑了,自从他看了电视剧《黄金瞳》之后,总是梦想着自己能去捡漏。我跟他说,好,如果去了那里,切忌随便动手!一想他那贱兮兮的小手,要是给人家古董打了碎了,那可了不得。他点头,很正式地回答,德叔说了,“多看多听,少说少动”!我赶紧附和,这就对了,将来如果你要炒股,也是遵循同样的法则!
四、给韭菜的建议:
韭菜们没忍住手痒,已经买买买了,怎样“亡羊补牢”?
1、切忌一进场就把自己的钱花光光,因为还有钱的话,可以慢慢补仓,等待机会。
2、如果钱不够的话,就在场外拼命赚钱。
3、能不冒险决不冒险。
4、制定合理的止损线。
5、降低交易频次。
五、给投资者的建议:
投资者相对于投机者,他们是善于学习的人。
1、交易不是一种“零和游戏”。
韭菜的错误观念:交易是一种“零和游戏”,所以他们以为要么当韭菜被割,要么割别人的韭菜。他们忽视了交易场里最大的一个作用力:经济周期,也就是牛熊交替。牛市大家都争着买,但是能买到的份额很少,因为都觉得要涨,没有人卖,所以股价不断推高,但是只要你不卖,没有落袋为安,这只是数字的变化。同样道理,熊市时大家都争着卖,但是能卖出的份额很少,因为都害怕要跌,没有人买,所以股价不断探底,但是只要你不卖,没有忍痛割肉,这也只是数字的变化。无论何时,买卖是由双方配合完成的,也许你心不甘情不愿,但是不得不说,确实是完成交易的你亲手割了自己的韭菜。所以,我从来不说自己是韭菜,尽管我的股票账户郁郁葱葱,绿意盎然,我就当看不见,只要我不卖,我就没有真正的亏损,哈哈哈。
2、你要有生活,并且,生活最重要!
前一篇:【深圳】2019菊花展(3)
后一篇:【韩国·济州岛】天帝渊瀑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