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33
  • 关注人气: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值得》

(2020-03-21 07:10:55)
标签:

读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日】中村恒子 奥田弘美

我奶奶很早就去世了,我对她几乎没有印象,更别提跟她聊天的画面了。虽然可以把不能与我奶奶沟通的原因归咎于我们语言不通(她只会讲嘉禾话,我只会讲普通话。),或者没有感情(除了我几个月大时,我们从未住在一起。),但是跟我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这么多年,交流没有一丝障碍的情况下,实际也很难沟通,更无法想象跟别人家的奶奶在一起畅所欲言了,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不愿意听老生常谈。


不过,这本书里的奶奶可不一般,不但没有老糊涂,而且是一个以90岁高龄仍然坚持每周工作四天的心理医生,听她娓娓道来那些人生哲学,话语温暖,道理朴实,自然而然地让你心平气和,不仅不心生反感,还会产生许多共鸣。对某些喜欢追求刺激的人来说,她的哲学太过于平常,波澜不惊;对某些喜欢远大理想的人来说,她的哲学太过于安稳,不思进取。因为她的一生从不追求理想、从不奢求富贵、也从不贪恋幸福,只是平平淡淡地过好每一天。她说当人活到七老八十的时候,“胜利”与“失败”都毫无意义,只要简简单单“活着”就好。她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只要坦率接受每一天。她说,不求功成名就,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


本书中的恒子奶奶通过36句经典话语,与你聊聊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中间还穿插着自己的人生故事。读完全书,我简单总结两点,一是顺其自然,二是享受孤独。


一、顺其自然

关于工作:

1、“为了钱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必觉得羞耻。不过,赚多少钱倒没那么重要,只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就好。至于人生价值,自我成长这些事,可以在长长的人生中,慢慢思考。如果有人问直到90岁还在工作的恒子奶奶是不是特别热爱这份职业,她的回答要让你失望了,她说,只是不讨厌。因为在她长达70年的工作时间里,很大一部分原因不过是为了谋生,然后是顺其自然。

2、如果期待过高或心思太重,就容易失望或焦虑。有人向恒子奶奶诉苦,“在现在的公司里没有发展”、“失去了工作的目标”,她说,这些问题可能是因为你想得太多了。其实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对工作期待过高,先试着去做吧。也不要把自我价值的实现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的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如果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有三两知己可以交谈,还有什么好奢望的呢?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尽力把每一天的工作做好,然后看淡得失。


关于幸福:

1、只想“必须要幸福”,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在我看来, 幸福与不幸福的说法,并无太大意义。有人看到恒子奶奶有这么平和的心态,一定会认为她的生活非常幸福,其实不然。她的丈夫是一个耳鼻喉科医生,最初经人介绍两人对彼此都很满意,很快就结婚了。可是,婚后她才发现,工作时一丝不苟的医生,下班后竟然是个彻头彻尾的酒鬼,不但每天喝得酩酊大醉,还乐于请客交际,把自己的收入花得一干二净,完全不为家庭开支着想。让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是,恒子老师年轻时代的社会对于离婚这件事的认识还比较保守,所以为了让家庭和睦,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她选择忍耐。这也是她必须坚持工作的首要原因。

2、了解自己、接纳自己。不少人对于幸福的标准,往往是通过与人比较来确定的,外表、财富、爱人、孩子等等,越是比较,越是欲壑难填,越是痛苦万分。老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知道这是哪位智者总结出来的道理,还是老百姓通过生活总结出来的经验,真是一句金玉良言,因为越是表面光鲜亮丽的人,越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越要承受更多的痛苦,烦恼当然少不了。随着年领的增长,要学会了解自己,慢慢舍弃“想要达到更多”的想法,让自己快乐起来。不管是金钱还是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最好。


二、享受孤独

关于家庭

改变他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还不如积极思考“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让自己过得快乐”。刚开始恒子老师尝试改变自己的丈夫,每当她觉得不能忍受的时候就会拿出离婚申请书,丈夫积极认错,坚决不改,过不了多久就会重蹈覆辙。恒子老师决心坚持到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举行结婚典礼的时候。她干脆抛弃了依赖丈夫的心思,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想要改变别人的性格或行为,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我深有体会。比如让老公减肥、戒烟,或者只是一个小小的生活习惯。可惜说多无益,他不仅会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依然故我,还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感情,心生嫌隙。我改变不了他,只能改变自己。无论是孩子还是家庭,不要试图追求完美,保持一种细水长流的态度,结果会更好。


关于边界

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无论走到哪里,我们始终是一个人,人与人之间要学会放手,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父母子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不可能永远朝着同一个目标生活。如果你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不管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还是生活中的相处之道,都不再会觉得有什么困难了,如果相谈甚欢,可以继续交往,如果话不投机,可以保持距离。“情”这个东西看起来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会让你对别人产生期待、执着,让你在关系中变得自私。有些人可能会问了,那爱情算什么,亲情算什么?别忘了,往往你爱的人伤你最深。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你认为自己付出得多,所以期待的回报更多嘛。比如母亲认为自己把儿子扶养长大付出了太多心血,于是总忍不住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插上一脚,觉得理所应当,多少“巨婴”的出现其实不是孩子长不大,而是父母舍不得,多少婆媳关系搞不好,不也是因为婆婆管得太多太细嘛。其实,从青春期开始,孩子已经与你渐行渐远,你就要开始学着放手,否则就会阻碍他的独立和发展。成人后的孩子,更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那样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你们之间的亲情,只是一座联系感情的纽带,偶尔过去看看可以,绝对不要鸠占鹊巢。以前不也有那样一句话吗,距离产生美,所以越是亲密的关系,保持距离越重要。90岁的恒子奶奶依然独自生活,尽管离长子家很近,她却很少去打扰他们的生活,如果周末被邀请去吃晚餐,她会客气地说“你好”、“谢谢”,与我们“养儿防老”的观念大相径庭。


关于死亡

孤独地迎接死亡可以不给任何人添麻烦。既不需要家人辛苦地照顾,也不需要到医院挂号、花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离开也很美妙。我经常叮嘱长子:“绝对不要做延长寿命的抢救。如果发现我倒在地上,还有呼吸,就先放一会儿。如果那时候被送去医院,医院肯定会抢救。确定送到医院后刚好能死,再叫救护车。”有点绝情是吗?其实不过是认清了人生的本质,Every human is certainly born and will centainly die. 每个人只要出生,就会面对死亡。死后的评价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所以在健康的时候就担心孤独地离开完全是白费力气,死的那天再。。。哎,死都死了还想什么呢!


仿佛有魔性,读完书后脑子里一直回想着这句话“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看似淡然,实则清醒,还透着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和乐观,就像多年前的那首歌词,“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你看我的伙伴遍及天涯海角。”。想通了这一点,人生真的会少许多烦恼。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本就是人生最真实的写照,何必为自己加载许多牵绊。前一阵儿听节目,有人问他朋友的百岁奶奶,生活中有什么特别之处,他说,奶奶心无挂碍,谁来都高兴,谁走都不惦记。我希望自己能像恒子奶奶那样,不去期望太高,不去奢求太多,只要平平淡淡地度过每一天,只要能照亮某个小角落,哪怕如萤火虫般微弱的光芒,足矣。

《人间值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