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3)

(2019-12-07 13:14:43)
标签:

育儿

读书

杂谈

作者:【美】阿黛尔·法伯  伊莱恩·玛兹丽施 等

第三章:《惩罚的隐患与替代惩罚培养自律的方法》

惩罚是我们熟悉的,也许我们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是会听到诸如“如果你再这样做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话。我们家只有我和我姐两个女孩,我的记忆中我们两个都有挨打(我算少的,甚至我老爸都不记得打过我,她比我多多了。),具体为什么事情大都已经不记得,但是当时的害怕和沮丧甚至是恨意,一点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去东北旅游的时候,小佟说过一句话,所谓孝顺二字,可能你们更多的是顺,而我是孝。我突然有点羡慕他,的确,顺从意味着你是屈服的,你是害怕的,而孝更多的是内驱力,是你希望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不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吗,让他养成自律的好习惯,从内心深处主动去学习,而不是被别人逼着做什么。我尽量不打子健,小时候他惹我生气了,我还有忍不住掐他两下的时候,现在他这么大了,我根本也打不过他,有时宁可在他面前掉几滴眼泪。偶尔他做错事会抓住我的手在他身上打几下,说你打我吧。我说,我不打,打完了你就没事了,根本不会反省。

专家学者们对惩罚有两种态度,有的认为它在处理有害行为时,见效很快。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惩罚不能阻止不良行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时变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饰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觉。孩子遭受惩罚,他会暗下决心以后要小心,而不是要诚实和负责。惩罚虽然能控制不良行为,但是不能教给孩子正确行为,甚至不能减少他们做坏事的念头。如果明知道惩罚会使孩子产生敌意和报复心理,会使孩子认为某一天当他掌握“权li”之后,也可以随意使用这些惩罚。案例中有个被学校开除,刚刚完成戒毒康复计划的女孩回学校演讲,她说酗酒的父亲从来不管她,母亲改嫁后也不再关心她,于是她到处惹是生非最后流落街头。她说,如果当初母亲对她友好一点,少一些处罚,或许情况就不是这样。一个孩子真正拥有的一切是她的家,最终孩子也是你的一切。你们做父母的应该能多倾听、少评判,我们就可以跟你们有更多的交流。多倾听、少评判,我把这个故事讲给老公听时,他笑着对我说。

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了惩罚和替代惩罚的方法。课间时马科拿着尺子跟杰米在走廊上打打闹闹玩击剑的游戏,结果马科把杰米的眼镜撞掉,碰巧还一脚踩了上去,眼镜碎了。杰米的父母当然非常生气,如果你是马科的父母,你会怎么处理呢?不外是这两种,惩罚或者不惩罚。惩罚的方式是批评和教训,表达了对他的失望,取消了看电视的资格和零花钱。不惩罚的方式呢,首先是陈述事实和表达生气的情绪,然后提出建议用的他的零花钱来赔偿杰米的眼镜。马科对这两种处理办法的反应值得我们深思,对待惩罚,他想,这不公平!父母真小气!我是个混蛋!对待不惩罚,他主动提出做点院子里的活或者帮助邻居遛狗来挣钱,当然,还有道歉。

这一幕可能是大多数男孩子的经历,还没往后看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要出事,搞不好会把别人的眼睛弄伤,我的脑海中已经预演了悲惨的情景。子健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那时他在学校午休,几个男孩子躺在床上还在互相打闹,他好像是用伞戳到了同学脸上(想想我都后怕,万一戳到眼睛可怎么得了)。晚上同学妈妈QQ上找我跟我说了此事,我觉得惊恐,赶紧问人家有没有事,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还好人家也比较大度,只是说这样做很危险,没有追究责任。我询问子健的时候,他当然是说“双方”责任了,他也打我了也用伞戳我了云云,小朋友肯定都会这么想,明明是大家在闹着玩,凭什么只批评我,只说我有问题。在我们成人一目了然充满了危险的举动,对他们来说就是闹着玩,如果出了意外就是不小心。我忘了当时怎么跟他说的了,肯定少不了这样的话,打闹很危险,大概连“过失伤人罪”这种专业术语都用上了吧。不知道在他的心里会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替代惩罚的一些方法:

场景——孩子:哦!该死的,我不会做这道数学题!
              大人:我一遍又一遍地警告过你,不要说粗话,我可要惩罚你了!

替代上述威胁性的惩罚,你可以:
1、提出有帮助性的办法:“听得出来你很沮丧,如果你不叫骂,而是直接说出来会更好。”
2、表达你强烈的不满(不做人身攻击):“这种话听了让我很不舒服。”
3、说出你的期望。“我希望你能采用别的方式让我知道你有多生气。”
4、告诉孩子如何改正。“我希望你能列张表,将你想要使用的激烈言词写出来,而不要说你刚才那种粗话。需要的话可以查字典,或是同义词词典。”
5、提供选择。“你可以骂自己——在心里,或是用一些不会伤害别人的话。”
6、让孩子去体验行为的后果。“如果我再听到那些话,我就不想再帮你做数学或其他的事了。”

【读书】《如何说孩子才肯学》(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