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边城》

标签:
杂谈读书 |
分类: 读书笔记 |
作者:沈从文
前一阵子读冯唐的杂文集,提到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是沈从文,我想起家里有一本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以前应该是读过的,可是除了湘西、凤凰、翠翠,已经忘了其余的内容,找出来重新读一次。
短短一篇故事,前面的章节像小品文,讲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事情,让我想起了我们在凤凰的那一年,也是端午节,也有赛龙舟。那时子健还小,我俩坐在阳台上,看会儿热闹,读会儿书。因为我已经忘了故事后面的内容,产生了错觉,难道是我记错了,这原来是一部散文集而并非小说?当然,看完了也就明白了,还是那个故事。读完了有两个词的感想,首先是淳朴,其次是可怜。
祖父是个老船夫,一辈子都守着渡口的船。虽然几十年做着同样的事,但他从头到尾都是那样的单纯和朴实。经常有过渡人感念他的辛苦,送上一两个小钱聊表谢意,每次他都像追犯人一样地追上给钱的人,然后把钱还回去。他还准备了一些茶叶、烟叶,让过渡人自行取用。我无法想象,在现代社会中还会不会有这样的人存在。
老船夫的女儿跟一个会唱歌的兵哥哥好上了,肚子里还有了孩子。本来两人想私奔,但是男人为了军人的荣誉服了毒,女儿为了孩子着想暂时隐忍,等到孩子出生后,立刻去河边喝了许多冷水追随男人去了。老船夫独自带大了那个孩子,她就是翠翠。翠翠长大了,老船夫也老了,翠翠的终身大事自然是风烛残年的老人最关心的问题,他当然希望能把翠翠托付给一个可靠的人,幸福地生活。刚好,顺顺船总家的大老(大儿子)天保看上了翠翠,托人来打探他的口风。他没有直接答应天保,反而跟天保说有两条路可走,要么是车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么是马路,在渡口为翠翠唱歌,自己去俘获她的芳心。天保选择了车路,请媒人正式来提亲。天保为人善良诚实,船总家的地位和家境那么优厚,他们没有仗势欺人强抢民女,对贫穷的祖孙俩以礼相待,这已经让我有点惊讶了,如果翠翠嫁过去,当然是从此走上了花路。老人家心里高兴,但是他并没有自作主张,一个如此偏僻地方的老头子,竟然想让翠翠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自己决定未来的幸福,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老船夫旁敲侧击了解到了翠翠的内心,原来她偷偷喜欢的人是二老(二儿子)。同时,老船夫还知道了二老的心里也有翠翠,这下真是让他左右为难啊。于是,他看起来犹犹豫豫,对谁都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在那家人眼里,老家伙像是在玩推拉游戏。
前年端午节翠翠在河边等待爷爷的时候偶遇二老傩送,这是人称“岳云”的青年才俊,两人之间的一问一答,让小姑娘从此有了不能言说的心事。此后的两年,就连过年的热闹气氛都压制不住那个端午节后产生的寂寞。傩送也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子,也许是因为年纪还小,他没有想到去表白,他们也没有机会互诉衷肠。第二年的端午节,翠翠没有碰到二老,却碰到了大老。大老毫不掩饰对翠翠的喜欢,这才有了爷爷的车路、马路这一说。翠翠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没有因为大老的爱慕而激动而迎合,她什么也不说(当然了,心里既是失望又是盼望),她只是继续着寻常的日子,看起来没心没肺。
大老的热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换来的却是老船夫的闪烁其词,他有点郁闷。此时,傩送二老知道了哥哥提亲的事,他没有隐忍和压抑,也不去怨恨和恶毒,而是坦诚地向哥哥承认他对翠翠的感情,并且说翠翠的心中也有他。哥哥听后,虽然难过,但并不通过兄长或者父亲的身份去打压,反而同意弟弟的提议——公平竞争:两人一起去渡口轮流为那个姑娘唱歌,姑娘答复了谁的歌声,谁就赢得姑娘的心。第一个晚上,哥哥让弟弟先唱,因为他去提了亲,占了先机。可是弟弟一张嘴,他就知道自己没机会了,因为那美丽的歌喉让他自愧不如。虽然是打定了“愿赌服输”的主意,哥哥还是带着一丝怨气走了。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船出事了,这个熟悉水性的汉子被水淹死了。
哥哥的死,让二老迁怒于老船夫和翠翠,他觉得是他们暧昧的态度害死了大老,如果他们能早早地明确,大老不至于如此。他对待他们的态度变得冷漠起来,甚至两家的关系也弄僵了,因为每每看到祖孙俩的样子,都会令人想起那个可怜的大老。其实二老的心里还是有翠翠,当中寨人再次来提亲,当顺顺船总问他是要中寨的碾坊(团总家的小姐)还是要渡船(翠翠)的时候,他明确地表达了要翠翠的想法。虽然他们几个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可就是不好好说话,真让我生气加伤心:二老一走了之,团总含含糊糊,再加上中寨提亲人的谎言,合起伙来把老船夫打垮了。心力交瘁的老船夫,在那个暴风雨之夜,随着白塔的轰然倒掉他也撒手人寰。
日子像流水一样过去,翠翠继续着老船夫的工作,一边摆渡一边等待着那个远去的人,也许“明天”他就回来,也许永远他不再回来。虽然悲剧更能打动人心,可我还是希望每个故事都能有个happy
ending。
作者在附注中有这么一段话:三月二十一看此书一遍。觉得很难受,真像自己在那里守灵。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件可怜的事情。
前一篇:【深圳】卉萃深圳,花漾生活(4)
后一篇:【育儿】子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