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有女初长成》

标签:
读书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作者:严歌苓
在读这本书之前,曾经拿起了两三本书,但都读不下去,简单说就是不吸引人,读这本书就不同了,开篇第一个故事《小顾艳传》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爬山时我给老公讲了一遍,痛斥男人的自私和女人的心机。这是作者的一部中短篇小说精选集,书名叫《角儿》,包括十部短篇,其中有两篇以前读过的,《青柠檬色的鸟》和《魔旦》,还有一篇似曾相识,《老囚》的故事是《陆犯焉识》里的一个情节,也许是先有了《老囚》,然后拓展成了《陆犯》。每一篇都很感人,都能戳中泪点或要害,可以说是短小精悍。《谁家有女初长成》是其中一部最长的作品,分为上下两卷。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却惹人心痛,发人深思。
无知者无畏
川北的山村女孩潘巧巧一心向往着外面的世界,以前村里也有些外出打工的,那些给家里寄回了信件和金钱的女孩,成为家人到处炫耀的资本。那些没有传回任何音讯的女孩,家里也并不担心或伤心,只当是从来没有这个孩子。少数几个回来的倒是叫他们恼火,巧巧的堂妹慧慧在深圳的某家工厂流水线上做了一年工,回到家乡时带着严重的肺痨病,不过她对巧巧只说深圳的好,哪怕一天十几个小时在流水线上工作,哪怕只有五分钟的午饭时间却要排一个小时的队买饭,这都不耽误深圳在女孩子心中天堂般的好。所以巧巧一心要去深圳打工看世界,即便是得肺痨也好过在家里的安逸。
于是,巧巧和另外两个女孩子一起跟着曾娘坐火车来到了西安。曾娘带着那两个女孩去洗手间,让巧巧在火车站乖乖等着,这一等就是俩小时,一直等到了深夜。巧巧被一个自称陈国栋的男人带到了一家小旅社,几天后被卖到了西北一个偏僻的小地方。如果说巧巧没有丝毫怀疑是不可能的,但是她轻易地相信了陈国栋的话,或者还有点喜欢上了这个文质彬彬的人,当陈对她动手动脚的时候,她甚至有点玩笑和讨好地把自己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这个陌生人。几天后当她终于从沉睡中醒来时,大祸已经酿成。回首来时路,巧巧惊觉自己并不是没有机会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当来历不明的曾娘游说各家女孩子时,没有人去追究她的身份;当曾娘把她留在火车站等待时,她只是傻傻地在心里为曾娘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没有向任何人寻求帮助;当火车站的警察拦住她和陈国栋质问时,她没有反抗,用沉默配合了陈国栋的谎言。她心甘情愿地跟着陈国栋上了北上的火车,而不是南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巧巧终于醒来,看到一个陌生的家和两张陌生的面孔,还有一张陌生的结婚证,她才弄明白自己的处境,原来这是一桩早有预谋的买卖,只有自己家人蒙在鼓里。哭过、闹过、打过、骂过后,看到那个买她的男人老实本分,又有稳定的工作,还有她梦寐以求的城市户口,她有点认命了,尤其是当男人跟她照了相,连同照片还有五百元钱一起寄回家里时,她的心里涌起一丝自豪感,因为这个数额还没有哪个人家的姑娘寄回去过呢。男人对她是百依百顺,她在心里接纳了他,她开始养鸡种菜、拆洗被褥、缝补衣服,俨然当起了管家婆。
买巧巧的人是相依为命的兄弟俩,哥哥大宏是个大个子,弟弟二宏是个傻子,两人都是养路工。哥哥在父母临终前赌咒发誓他要照顾弟弟一辈子,有自己一口吃的决不让弟弟饿肚子,哥俩和谐地一起生活和工作。大宏从不认为他是在做买卖妇女的坏事,因为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娶回了巧巧,其中还有向弟弟借的三千元。他什么事都可以听巧巧的,唯一护着的就是这个傻弟弟。三个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直到一个雨夜,大宏去加班,小产后的巧巧在昏睡中被傻弟弟糟蹋了。巧巧对大宏哭诉的时候才渐渐明白,其实兄弟俩早就参与到那场买卖的游戏中,大宏甚至容忍了陈国栋对巧巧的欺负,因为那一晚他就在旅社里,为的就是等到这一天他可以从容应对巧巧的哭诉。他和弟弟不分彼此,既然做哥哥的有了快乐的夫妻生活,弟弟当然也得享福,既然弟弟同样出了钱出了力,当然有权利享受。
巧巧想明白这一切后,悲从中来,她化悲愤为力量,用一把特大菜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哥俩杀了。她翻遍整个家,只找到两张借条和八十元钱。原来哥哥买彩色电视机也向弟弟借了钱。
法不容情
巧巧逃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兵站,这里离青海不远,公路地图上都找不到。她谎称自己是跟别人学放蜂走丢的,凭着靓丽的姿色和勤快的手脚,她迅速获得了兵站里那些极少见到女人的男兵们的喜爱,其中一个最乐于表现自己热情的是刘司务长,他已经在这个小兵站里待了九年,万事具备只欠一个媳妇。当他真心喜欢上了巧巧也自以为得到了巧巧时,兵站的一个小兵看到了通缉令,上面是巧巧的照片。小兵犹豫再三,私下里找到刘司务长,给他看了通缉令。刘司务长挣扎半天,明知应该怎么做,但不忍心那么做,不仅是他,另外十几个小兵都不忍心。他瞒着兵站站长,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好了司机和车辆,准备帮助巧巧逃到境外。最后关头,他想赢得站长的同情,将所有事情都告诉了站长,并保证一切后果由他负责,只请站长保持沉默。站长和刘司务长为了如何处理巧巧的事吵得面红耳热,他虽然同情巧巧的遭遇,但坚持用法律来审判她。站长表面答应了刘的请求,暗地里却通知了大站,在巧巧即将逃亡的前一个小时,将她抓捕归案。巧巧的性命毫无疑问地在此终止了,可是巧巧真的该死吗?也许吧,因为她并不是防卫过当,或者可以说她是蓄意杀人,理当伏法。可是,她遭受的创伤谁能抚平呢?她遭受的屈辱谁来安慰呢?她只是一个单纯地想去打工的女孩子,她也是谁家的心头肉,她绝不想成为一个杀人犯。故事里没有详述,不过我相信只要通过调查,应该很容易揪出曾娘、陈国栋之流的人贩子,是不是可以对他们的犯罪行为打击得重一点再重一点,令贼人闻风丧胆,下次再不敢作恶呢?
知识改变命运
在巧巧的秘密还没有被揭发时,她曾经跟年轻的站长有过一次交谈,她说他们那儿的男孩女孩都是早早地辍学回家了,回家后帮父母砍树做家具送到县城去卖。站长是军校毕业生,还带着一腔热血,恨其不争地样子,批评巧巧他们是文盲,乱砍乱伐,破坏了生态平衡,让子孙后代自断活路。当刘司务长怒斥站长是他送她去死的,他在想,是巧巧的拒绝接受教育,因而变得愚昧、虚荣、轻信,是她的无知送她去任人宰割,送她去死的。
我想,不仅是山村的贫困女性,城里的女孩子也是一样,难免会虚荣会轻信会受骗,因为总有不同的诱惑摆在她们面前。不管是哪里的人,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其实都需要有人告诉TA,外面的世界有精彩也有无奈,所以除了讲美丽的诗和远方,还得说丑陋的罪恶和黑暗。
前一篇:子健的话
后一篇:【无锡】蠡湖中央公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