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2018-10-14 05:40:04)
标签:

杂谈

读书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周国平

有一次跟老公去爬大南山,我们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旁边坐着祖孙俩,小姑娘大概是要去几站路之外的兴趣班学跳舞,外婆送她。突然从车厢前面传来刺耳的尖叫声,有一个小男孩不知在跟他妈妈吵嚷些什么。小姑娘严肃地说,他不能在车上大喊大叫,老师说了小朋友不应该在公众场合大声说话。我惊奇地看她一眼,真想为这个自愿遵守公共秩序的小姑娘点赞,有多少成人都做不到这样简单的事情呢。不是经常有人在公交、地铁上大声讲电话、聊天吗,仿佛在自家客厅一样随意、自如。拜托,我不想听你的隐私,你也不需要对外公开,咱说话能小点声吗?外婆觉察到了我的眼光,冲我尴尬地笑笑,对小姑娘说,管好你自己就行了。这话初听起来觉得有些无奈,有些明哲保身的意味,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别人瓦上霜。可是仔细想想又觉得很有道理,如果人人都能管好自己,或者做好自己的本分,那整个社会不就都好了吗?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一个小女孩把一堆乱纸拼好了,父亲夸她真棒,因为那是一张世界地图。可女孩说,我拼的是一张人的脸啊,不是地图。父亲翻过来一看,果然是一张男人的脸。嗯,人脸当然比地图简单多了,不过人脸拼好了,地图(世界)也就自然而然拼成了。

所以, 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有一个朋友是做投资生意的,累积的财富自然是比我们工薪族多了不知多少倍,但是我并不觉得他幸福。你说我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也好,但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仅仅是他的那份闲不住就让我望而生畏。他已经到了社保的退休年龄,前年又把在北京的一家公司股份卖了,孩子也工作了,按照我们平常人的想法,他完全可以安安心心颐养天年了。可是,他不但没闲下来,反而是满世界跑着去找投资项目,一会儿在西安谈合作,一会儿去山东谈项目,今天去德国考察,明天又去日本调研。总之,没有闲的时候。如果是让喜欢静静看书看剧爬山走路的我成天这么跑,恐怕早就要晕了。前些时他说,股市低迷,非常忙碌。我说,都低成这样了,还有啥忙的。他说,正因为低才是谈并购的好时候啊!最近又说,行情不好,朋友都在嘲笑他还在看股票。我说,他们不看股票都在干嘛呢?他说,看书,健身,旅行。总之,什么都别做。我说,那倒是,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身体养好,等待时机。他曾经出过一次车祸,腰几乎断成两截,后来的飞黄腾达貌似是对大难不死的报答。于是他迷上了“天天爱消除”,一天能连续打好几个小时。我笑,我从来不打游戏,多无聊啊。他说,是呀,我儿子都说我是在浪费生命。有一天早上十点多他给我打电话,我正在公园里走路。他说,你可真行,大太阳底下走。我说,公园里还好,大部分地方有树荫。他羡慕我的静,说自己静不下来,一闲下来就觉得心慌。前一阵儿谈的所有生意都泡汤了,前路有些渺茫,打游戏也是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我说,做生意往往是这样,无心插柳柳成荫,急不得。这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人们往往只看到他表面的风光(换句话说就是钱多多),忽略了他一样是个凡人,也有很多的烦恼,也许因为钱多烦恼更多呢。就像秦皇汉武那样,啥都不缺了,开始妄想长生不老。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掺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最珍贵的价值和最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成功的真谛》


年初时看过一部韩剧《要先接吻吗》,男女主角分别是甘宇成和金宣儿,都是演技很好的人,前几天看新闻,甘宇成凭借此片中真实感人的演技获得年度电视剧最优秀男演员奖。这部剧看起来挺沉重,几乎每集里都有女主痛哭流涕的样子,让看剧的人也跟着肝肠寸断。甘宇成饰演的男主年轻时是一个著名的广告商,金宣儿的前职是空姐,从职业上说俩人没啥交集,可是意外无处不在。女主六岁的女儿被电视广告吸引,吃了一种粉末状的糖果,结果卡住气管,呛死了。十年间,女主的所有精力和财产都用来哭泣和与那家糖果生产商打官司。大企业无所畏惧,她势单力薄,官司总是输。可是她一直在坚持,哪怕离婚和破产都在所不惜。当年的那支广告正是由男主创意和拍摄的,女主曾经请他出庭作证,考虑到自己的名声会受影响,男主狠心地拒绝了。无巧不成书,十年过去了,俩人各自的好朋友是一对夫妻,介绍都是单身的他们相识。此时的男主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当他清楚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之时,一直被罪责感深深缠绕,看到仍然生活在痛楚之中的女主,怜爱之心油然而生。他默默关心和帮助着女主,他想能给女主悲惨的人生注入一丝爱的活力,他以结婚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都转移到了女主名下。女主沉浸在短暂的幸福中,可是,纸包不住火,她最终还是知道了他是那个多年前曾经求助过却没有帮助自己的人,这段感情该何去何从呢?真真是爱恨交织呀!

扯远了,说到这部剧是因为男主在清楚自己无药可救的时候,不想痛苦地活着,他选择去瑞士申请安乐死。这种决定对于在东方国家生活的人们都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果然,好朋友和前妻都本能地拒绝,各种规劝,但他毫不动摇。朋友毕竟是理智的,最终答应了帮他的忙。前妻请求女主去挽留他,女主在生死面前也放下了积攒多年的仇恨,决心帮助男主康复,跟医生配合用最新的药物做抗癌治疗(实际上是试验)。虽然此情可亲可敬,男主承受的痛苦却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呕吐、疼痛、昏迷、虚弱,任何语言的同情都显得轻如鸿毛。唯一的愿望是发生奇迹,可是奇迹真能发生吗?最后的大结局我都不忍心看了,宁可让自己停留在虚无的想象中,希望他们的幸福可以维持的久一点再久一点。可是现实中多么缺少奇迹,就像我的小姨夫,患了肺癌晚期,做了手术后的两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床上度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忍受疼痛的煎熬。想想真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也没有丝毫做人的尊严,可是他舍不得放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还在痛苦地呼喊小姨救他。有时候我会猜想,如果他知道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两年是这个样子,他会不会选择以另外的方式度过。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为他曾经是一个学校的体育老师、一个赛场上的裁判,他曾经单人单骑从湖南到北京,他曾经热爱围棋和桥牌。这样一个人,绝不会甘心把自己交待到病床上。死于安乐,这句话可以有另一种意义。

很显然,山崎章郎关心的问题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当医学对于绝症末期患者在救治上确实已经无能为力之时,如何使患者获得临终的尊严。当死亡仍有可能抵御之时,医生和患者自己当然应该与死亡搏斗,而当死亡已经明显地不可抵御之时,就应该停止这个搏斗,共同来面对死亡。在这种情形下,患者自己的任务是怎样以尊严的方式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医生的任务是为此创造条件,包括肉体上的解除疼痛和心理上的克服恐惧,这就是临终关怀的要义。然而,要把立场从救治转变到临终关怀上来,不是单靠医生改变认识就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必须改变现有的医疗体制。——《临终的尊严》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