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2018-05-06 05:53:43)
标签:

杂谈

育儿

教育

读书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沈安平

作者讲述了自己的儿子沈岳在3岁随父母移居到美国后,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这是我预借的三本有关家庭教育书的最后一本,一度想放弃阅读,因为觉得人家是生活在美国,社会环境、学习条件跟我们有着天壤之别,应该没有什么借鉴意义。拖到快到期了才翻开它,打算瞅两眼就赶紧还掉,可是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作者是沈岳的爸爸,22岁考入苏州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后来去美国留学,获得波士顿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沈岳的妈妈是体操运动员出身,同样考入苏州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受到父母优秀基因的影响,沈岳自幼不但聪明好学,还具有强大的运动细胞。可是这非凡的运动能力让父母烦恼多过开心,在国内的幼儿园沈岳总是惹是生非,老师偶尔会用关“禁闭”的方式惩罚他(用栅栏围起来的小空间),他也可以顺利“越狱”跑出去玩,说他是个“调皮大王”一点也不为过。到了美国也是一样,小学刚入学就因为好动多动不是撞倒家具就是推倒同学,险些被学校列为“特殊教育”对象。华人家庭在美国是属于少数族裔,孩子成长过程中肯定会面临比在国内生活更多的困惑和难题,既要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还要同时保持一颗中国心,可以想见该有多么困难。可是沈岳不但学习成绩优异,综合能力超强,还是体操健将和风云人物,斯坦福大学生物专业硕士毕业,还曾为白宫工作两年,目前在硅谷创业。从一个问题孩子到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人物,这背后有沈岳自己的努力奋斗,当然也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

其实说起家庭教育,不管是在哪里生活,都是有很多共通性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专做教育的父母,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也难免犯错,作者列举了两个父子之间的冲突,这是几乎会发生在所有家庭中的事,很容易产生共鸣也很有教育意义。

第一个风波是因为“RAP”。

他们一家三口开车出去旅游,沈岳在车上反反复复地听一首歌曲,歌名叫做“The Boy Is Mine.”。作者说他并不知道那是美国当年的流行金曲,自己接受中国传统教育几十年,一听那歌词就本能地反感,什么乱七八糟的,两个女孩为了一个男孩争风吃醋。忍了半小时,他断喝一声,如果你再听这首歌,我就把这盘磁带从车窗扔出去!儿子沉默半晌,小声但是肯定地说,爸爸,你不懂音乐!一语点醒梦中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意识到这样粗暴地对待孩子是非常不理智的,这种不讲道理和感情用事,很容易就堵死了亲子沟通的大门。经过几天的自我反省,他主动、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并虚心向儿子请教,为什么那盘磁带会对他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没想到从小喜欢音乐的儿子很认真地给他分析了一下这首歌的魅力,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等,还写了一篇小文章,给老爸普及了说唱音乐的起源、发展和意义。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至少可以学到三点:

1、别太武断,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和眼光去衡量孩子的喜好。
2、真诚道歉,不但不会折损你的面子,还会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
3、别当他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某些方面他比你懂得更多。


第二个风波是因为家庭作业。

暑假的一个周末,看到儿子在电脑上边听音乐边玩游戏,还不时地跟朋友们在电话中聊天,让当爸爸的看着不由怒火中烧,训斥儿子放假了只知玩乐不知学习。(貌似这话很耳熟,你懂得,哈哈!)儿子据理力争,暑假期间美国是没有家庭作业的。老爸说,没有家庭作业你就不能自己找点事情做做?儿子委屈地说,平时每天都有半天时间体操训练,周六听听音乐、玩玩游戏、跟朋友聊聊天,有什么不好的呢?爸爸说不过儿子,硬性指派他写一篇文章,儿子拗不过老爸,在电脑上胡乱凑了一篇交差。整篇文章就是在抱怨和发泄,他说,我虽然喜欢写作,但不是这样写的。这样的练习真是笨。还自比是那可怜的阶下囚和笼中鸟,让老爸大为光火,好在妈妈及时出来干预,才没有当场爆发。冷静下来后,他明白自己错了,如果再不“悬崖勒马”,好好的一个孩子没准会被他这个教育学博士教成一个自闭症患者,连最亲的家人都是这样粗暴无礼,孩子还怎么会去相信别人,他一定会觉得不安和焦虑。老爸自我检讨,在传统的教育行为里,我们这些自以为是的“教育者”似乎天生就被赋予了可以随时对“被教育者”进行粗暴说教的权利。我们以为已经掌握了“真理”,没有必要和义务来告诉那些“被教育者”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当孩子以自然的天性要我们解释我们的言行时,我们又会觉得他们是在向我们挑战,不由自主地感到自己的权威地位受到了威胁,因此不顾人文教育的基本原则对儿童进行更多、更严厉的“教育”。实际上,我们是在以“教育”为名,行“暴君”之实。

从这个案例我们也至少可以学到三点:

1、别急着判断,也许你所见的未必是事实。
2、别把游戏当洪水猛兽,也许孩子只是用它来调剂生活。
3、别做高高在上的暴君,放下身段与孩子交流,向孩子学习。


当然了,这两个案例只是本书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你不仅可以从书中读到沈岳如何成长为一名硅谷精英的故事,还可以从书中读到中美文化的差异,小到教室的布置,大到教育的理念,等等。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找来读读吧~

《最好的教育在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