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33
  • 关注人气: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2017-10-29 06:00:45)
标签:

读书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丰子恺

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就觉得它很美,浅浅的绿色,仿佛春风拂面,草绿了花开了;又仿佛淡淡的忧伤,萦绕心间,挥之不去,留在记忆的最深处。

收录的散文涉及方方面面,摘抄一些美文如下。

1、儿童之乐:

丰子恺先生非常喜欢小孩子,他热爱他们的天真无邪、简单可爱,甚至对即将长大的孩子觉得可惜。他称自己的孩子多为“子烦恼”,但是并不能减少他对每个孩子的喜爱。他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观察他们,描摹他们,将生活中的种种趣事,通过漫画的方式表达出来。尽管时间过去了许多年,如今的我们依然能通过这些画作产生共鸣,体会一个父亲的爱,一个家庭的暖。有时不禁莞而一笑,原来不论古今中外,普天下的孩子都是一样的啊。

《送阿宝出黄金时代》中,他写到,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我想委屈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儿女》中,他写到,朋友们说我关心儿女。我对于儿女的确关心,在独居中更常有悬念的时候。但我自以为这关心与悬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种更强的加味。所以我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

我——我们大人——平常的举止,总是谨慎,细心,端详,斯文。例如磨墨,放笔,倒茶等,都小心从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坏或扰乱。

然而孩子们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捣乱我的秩序,破坏我的桌上的构图,毁损我的器物。他们拿起自来水笔来一挥,洒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点;又把笔尖蘸在浆糊瓶里。他们用劲拔开毛笔的铜笔套,手背撞翻茶壶,壶盖打碎在地板上……这在当时实在使我不耐烦,我不免哼喝他们,夺脱他们手里的东西,甚至批他们的小颊。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继之以笑,夺了之后立刻加倍奉还,批颊的手在中途软却,终于变批为抚。因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们的举止同我自己一样,何其乖谬!

《南颖访问记》中,他写到,由于接近南颖(作者的孙女),我获得了重温远昔旧梦的机会,瞥见了我的人生本来面目。有时我屏绝思虑,注视着她那天真烂漫的脸,心情就会迅速地退回到六十多年前的儿时,尝到人生的本来的滋味。这是最深切的一种幸福,现在只有南颖能够给我。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2、图画之美:

林语堂先生请丰子恺先生写一篇文章《谈漫画》,他答允了但是迟迟不写,因为觉得自己对于“漫画”的定义实在没有弄清楚,更不敢去普遍地谈论。后来林先生请他缩小范围,谈谈自己的画吧。于是丰先生从头翻阅了自己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作品,在《谈自己的画》中说,我全然没有看到关于画的事,只是因了这次检阅,而把自己过去十年间的生活与心情切实地回味了一遍,心中起了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慨,竟把画的事忘却了。

常听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对生活仔细的观察,不可能细致入微地描摹它。

在《子恺漫画选-自序》中,丰先生还说,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孩子们的生活,换一句话说,我常常自己变了儿童而观察儿童。

无疑,这些画的本身是琐屑卑微,不足道的。只是有一句话可以告诉读者:我对于我的描画的对象是“热爱”的,是“亲近”的,是深入“理解”的,是“设身处地”地体验的。画家倘能用这样的态度来对付更可爱的、更有价值的、更伟大的对象而创作绘画,我想他也许可以在生活中——尤其是今日新中国的生气蓬勃的生活中——发见更多的画材,而作出更美的绘画。

丰先生鼓励人们学画,因为那是对于眼睛的滋养,是观察美发现美的训练,是使人生的趣味丰富起来的方法。

在《图画与人生》中,他说,人因为有这样一双眼睛,所以人的一切生活,实用之外又必讲求趣味。

美术是为了眼睛的要求而产生的一种文化。

图画兼具欣赏与实用两种效果。欣赏是美的,实用是真的,故图画练习必须兼顾“真”和“美”这两个条件。

图画的精神,可以陶冶我们的心。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3、故园之亲:

以前看子恺漫画时常常看到“缘缘堂”的字样,不解其意,现在才知道,原来那就是他们的家。

在《辞缘缘堂》中了解到,他们的家坐落在石门湾,位于浙江北部大平原中,运河之旁。运河北通嘉兴,南达杭州,在这里打一个弯,因此得名。这里家家养蚕,人人会“翻丝绵”,男女老少甚至乞丐都穿丝绵。这里水路通达,出门探亲访友全是乘船,绝不用脚走路。这里气候温和,从冬到夏是渐渐地推移,绝不会有“捧着火炉吃西瓜”的事。这里占尽天时,物产丰富,四时蔬果不绝。

谁不说俺家乡美!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4、战乱之苦:

毫无军事装备安乐平和的石门湾被日军飞机轰炸,可爱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缘缘堂也未能幸免,在炮火中坍塌。丰子恺先生携家眷辗转流徙逃难十年,再回到家乡时,昔日的繁华早已不在,只剩一片废墟。

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即旧历十月初四日,是无辜的石门湾被宣告死刑的日子。古人叹人生之无常,夸张地说:“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石门湾在那一天,朝晨依旧是喧阗扰攘,安居乐业,晚快忽然水流云散,阒其无人。真可谓“朝为繁华街,夕暮成死市。”——《辞缘缘堂》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5、佛法之深:

说到丰子恺先生与佛法的渊源,我想不能不提到李叔同的名字,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丰子恺在杭州师范读书时,李先生在那里教音乐和美术。可能是因为丰子恺在学临摹雕像的时候表现突出,后来又私下里跟李先生学日文,当李先生开始学佛,有日本朋友来访时,都交给丰子恺接待。李先生出家后将自己以前珍贵的照片和书籍分送给包括丰子恺在内的三个学生。

从《怀李叔同先生》中知道,李先生一生奉行的是“认真”二字。出身于富裕家庭,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出生不久父亲逝世,随后家庭变故,青年的他携生母迁居上海,以“才子”之名享誉上海滩,衣着服饰一丝不苟,那时的他是一个翩翩公子。后来到日本,钻研西洋艺术,音乐、美术、文学、戏剧全都研究,创办春柳剧社,束腰、穿长裙亲自扮演“茶花女”。回国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和杭州师范当音乐、图画教师,朴素地穿布衣布鞋,与洋装时代的李先生判若两人。每次上课都提前到教室准备好一切,若是有人上课开小差,或随地吐痰,或重重地关门,他都会在课后轻而严肃的批评。后来忽然信了道教,入大慈山断食十七日,面容消瘦精神很好。不久又学了佛,直到在福建泉州圆寂,初修净土宗,后修律宗,这是佛门中最难修的一宗,一举一动都讲究规律,严肃认真之极,佛门中称他为“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有次去丰子恺家里做客,在藤椅上就坐之前,先将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才慢慢坐下去,原来是为了不伤害椅子里的小虫,给它们避开的时间。

丰子恺先生说李先生并不是“走投无路,遁入空门”,而是为了人生根本问题而做和尚的,是痛感于众生疾苦而“行大丈夫事”的。他自己也曾吃素,被人称为居士,但他非常反感与那些打着信佛的旗号,实际上却自私自利的人为伍,认为那是对佛法的亵渎。

真是信佛,应该理解佛陀四大皆空之义,而屏除私利;应该体会佛陀的物我一体,广大慈悲之心,而护爱群生。至少,也应知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之道。爱物并非惜物的本身,乃是爱人的一种基本练习。不然,就是“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的齐宣王。上述这些人,对物则憬憬爱惜,对人间痛痒无关,已经是循流忘源,见小失大,本末颠倒的了。再加之于自己惟利是图,这真是世间一等愚痴的人,不应该称为佛教徒,应该称之为“反佛徒”。——《佛无灵》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