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933
  • 关注人气:60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就是为它而来》

(2017-04-02 06:00:31)
标签:

读书

旅游

杂谈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颜长江

在一排排眼花缭乱的游记中,它以朴素的面目跃入我的眼帘。

给我的感觉,它并不是游记,我们外出旅游不外乎有这么几种目的,要么为了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要么为了体会不同的民族风情,要么为了逃离眼前苟且的生活,要么为了放松身心积蓄能量。这本书却不是,虽然也是作者走南闯北的摄影和文字记录,但它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古意”,古道、古河、古亭、古庙等等,江南的富春江,从济南到无锡的古运河,从武昌到金陵的长江,浙闽地带的徐霞客踪迹,沿着古人的道路去重走一遍,看到的却是消失和破坏,读来觉得新奇也更发人深思。

在《剩下的山水》中,他说,我没看到黄公望笔下的富春江。

老照片与新照片都在同一机位拍摄,你会看到江南意象的消失,假古董与摩天楼的产生,看到中国人审美观的巨变。

比如在苏州,只能看现代城市和伪古董中的那几个苏州园林,乌镇、周庄、朱家角等著名水乡,也是截出一段好的供人旅游。我机灵地走出旅游的区域,走向村庄的纵深,于是你看到了真正的水乡生活,在满是污水和垃圾、水浮莲的河涌旁。

在《运河残游记》中,他说,站在微山县城,当年繁华的夏镇港口边。只有肮脏的河道,遗弃的码头。没有任何能让你回到二十年前的“文物”。

塔很素。说是唐塔,上三层后来倾颓,宋又补修。本已无建筑物,现正大兴土木中。运河,和河边之城,只要是人的作为之处,多有脏乱差之象。想必当年也如此。但当年有塔之余,还有寺,寺后有城墙,有驿站,有因运河和驿站而兴旺的南门古街。这一派和谐之境,现在怎么也没了。运河沿途,没有几件古物了。

在《我的大河》中,他说,诸城无味,拍照艰难。痛感城市在文化上已毫无凭据,除了供人活命,已别无趣味。看着所谓世代居住的人们,感到更像是外来客,像是流浪者来到一片沙漠定居一般。人世与心目中的长江、土地剥离,成为这个时代强加给这块土地的怪物。

在《拯救之路》中,他说,回到拖拉机那里,却看到一车背囊高耸,中间“埋”着三个女青年。这应是昨天那群西台上的驴友。我设法把自己“插”进车厢。她们脸色麻木,不愿说话,明显是被专业级的行李累坏了。真是心为物役。她们赖上我的车,可连一句应景的话也没有。
我感到好笑。驴友这词真好,他们往往照书办事,不与自然与人亲近,只管可怜巴巴走路,很像,驴。
记得我的朋友,四川最出名的探险家杨勇,在个人用品上,从来就是轻装上阵。记者问他穿什么鞋,他说解放鞋。那全副武装的家伙们,是业余的。

在台顶,没见一座旧建筑,很是遗憾,现在,就更受刺激。五台寺庙,哪一处不是国宝!


《我就是为它而来》

《我就是为它而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