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带灯》

(2017-03-19 06:00:07)
标签:

杂谈

读书

分类: 读书笔记
作者:贾平凹

带灯原名叫萤,萤火虫的萤,因为丈夫在樱镇小学,所以她市农校一毕业就要求分配到樱镇政府。她人长得漂亮,也爱收拾打扮,走在樱镇的街上显得那么与众不同。她喜欢读书,别人喝酒、打牌时,她都在读书。有一次在古典诗词中读到“萤虫生腐草”,觉得心里别扭,就琢磨着给自己改名,想到萤火虫是夜行自带了一盏小灯,就宣布自己改名为带灯。

镇政府的工作琐碎而零乱,带灯活得很累很焦虑,像被绑在了一架破旧的马车上,疲于奔命。镇政府最重要的工作是发展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因为维稳是一票否决制,牵涉到镇政府的工作成绩,职工的奖金,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专门成立了综合治理办公室,让工作了几年熟悉了农村工作的带灯当主任,手下有个大学毕业分配来的竹子。综治办的工作除了抓精神文明活动和办理低保、发放救济面粉、衣物等,重中之重是围追堵截抓上访。现在讲究是法制社会,但是真正的法制观念和法制体系又没完全建立,人人都知道要维护自己的利益,该维护的维护,不该维护的也要胡搅蛮缠着。樱镇的老上访户们有的是真可怜,儿子被诬告成杀人犯判了无期徒刑,老两口无处伸冤多次上访。有的是真可恨,为了一棵树或几分地就斗嘴打架镇上解决不了或嫌分配不公就上访。有的是真狡猾,敏感地知道了上访是镇政府最怕最头痛的事,他们偏要借机捞点好处。有的是真多事,不但自己上访,还伺机鼓动着要代替别人上访目的是从中渔利。漂亮干练的带灯,已被磨平了棱角,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对付着这些上访户,能哄的哄,能利用的利用,能给钱打发的就给钱,实在解决不了的也只能放着拖着糊弄着,打着骂着要挟着,必要时还得出动公安局抓人。

读《黑白》时的一段内容浮现在眼前,南城被日军轰炸,陶羊子亲眼目睹了妻子和朋友死于非命,他魂不守舍地为妻子收尸后想到要去昆城向师傅也是岳父任守一报信,于是踏上了艰难的逃难征程,昏倒在浙西的大山里,被一个女猎人救了,后来成了他的妻子。等身上的伤养好后,他们离开大山来到镇上生活,妻子编些竹器售卖,陶羊子教孩子们读书下棋,虽然时常听到不远处传来的轰炸声,但是镇上的人秩序井然,而且尊师重教,不由得让人想到这是一个世外桃源。
 
不知道是作者描写的侧重点不同,还是江南的富庶让民风淳朴,位于秦岭大山里的樱镇却是经济落后,穷山恶水多刁民,村干部作风霸道,中饱私囊,民怨深厚,“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樱镇的积怨爆发了,不是上访惹得祸,上访户毕竟都是些平头老百姓,无权无势。这回惹祸的是镇上两大家族,元家和薛家打了起来,一家伙就搞成了恶性斗殴事件,一死五伤,还殃及无辜。两大家族在樱镇都是有权有势的恶人,这次斗殴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是两家祖上不和,而是为了争夺沙厂的利。作者用细致的描写将斗殴事件呈现在读者面前,仿佛身临其境,眼睁睁地看着薛家的换布怎么提了钢管把元老三打倒在地,元黑眼、元斜眼们又是怎样拿着杀猪刀气势汹汹地来报仇,几个打红了眼的男人,棍刀交错,逮住了对方就往死里打,毫不考虑后果。聚集在周围的人们,要么当看客,逃得逃躲得躲,要么趁火打劫,以泄私愤。这时镇政府的人都醉倒在饭馆里睡觉,只有带灯和竹子在现场拉架,两个弱女子如何阻止这场恶斗呢?带灯腰上被元老四踏了一脚,还被甩到厨房台阶上头破血流。竹子用牙死死咬住换布的手指,门牙被换布生生拔下一颗。等到镇政府的职工和派出所公安人员赶到,为时已晚。

接着爆发的是带灯。县里的调查组深入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恶性事件发生时书记镇长都不在家,主持工作的副镇长负直接领导责任,而在现场的带灯和竹子因为组织不力劝架缺乏有力措施致使事态恶化乃至完全失控,给予行政降级处分,带灯还被免去综治办主任一职。带灯表面无甚异常,可是每天夜里都会梦游,还思维混乱地给竹子说着前言不搭后语的事。竹子害怕了,向书记和镇长报告,书记镇长轻描淡写,梦游?睡不着觉溜达呢!精神异常?记性不好吧!甚至怀疑她们是不满了处罚在要挟领导呢。竹子被逼无奈,也打起了上访的主意。对于书记和镇长来说,最重要的工作是政绩是升迁,任何阻挡他们往上爬的事情都是绊脚石,都要毫不犹豫地一脚踢开。为樱镇引进大工厂是从无到有的大成绩,哪管它是否污染环境。发生洪涝灾害的汇报要讲究策略,死亡人数从12人变为1人,还要把这个人塑造成为工作献身的好典型。恶性打架事件和上访事件,没有他们的责任,都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怜的带灯,今后该如何是好啊。
 
这本书作者的叙述方式与以前大为不同,从头到尾没有章节之分,都是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有个小标题,就好像我们写日记一样。开始很不习惯,后来想乱如麻的工作、生活、各种事件纠缠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写才能清楚明白。每隔几段就有一篇“给元天亮的信”,元天亮是樱镇最有名的一个人,做到了省委秘书,而且写出了几本书,是带灯的偶像,带灯也把他当作了精神的寄托和倾诉的对象。
 

《带灯》

《带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子健的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