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暑假东北之旅 (6)虎山长城——上篇

标签:
旅游丹东虎山长城杂谈 |
分类: 祖国各地 |
百科: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依据1992年通过的《虎山长城修复设计方案》,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虎山长城现已修复1250延长米,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十二景,恢复了当年明长城之首的壮观气势。
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丹东历次被外敌入侵,虎山首当其冲,总被视为军事要塞,最先遭到攻击,任何一个懂得军事的人都知道,占据制高点,就等于控制了战斗的主动权。
景区内的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而努尔哈赤称王以后,为了保住其的“龙兴之地”,他颁布了法令严禁山海关以内的人到关外来。关内的人也不许在满人发祥地的范围内耕种、狩猎。因此,他兴修柳条边,在修柳条边时他下令将包括虎山长城在内的大部分辽东长城拆除掉了。然而历经几百年虎山长城几乎是濒于湮没了以至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都将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误认为是“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其实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曾有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就已明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虎踞龙盘”这座雕塑是2007年9月完成的。雕塑主体高度8.8米,材质为红色花岗岩,底座高度为1.5米,材质为花岗岩。
这是最险的一段台阶,尤其是下山时比较困难。
子健和爸爸先爬到了制高点,通过望远镜,有人说看到了朝鲜那边一个人光着屁股在河里摸鱼,不知是真是假,反正他们没看见。
中朝边界划分,不以鸭绿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而是以河岸为界。在鸭绿江中,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境"。乘船可以环绕朝鲜岛屿航行,可以靠近朝鲜岸边航行。船只可以在靠近朝鲜一侧停泊。
鸭绿江中的岛屿大多数是朝鲜的,不少就位于主航道中国一侧。由于分支河道长年淤积,个别地方只剩下一条小沟,距离只有"一步"左右。比较著名的是虎山长城(万里长城最东头)景区的"一步跨"。
可惜天快黑了,我们没有时间去看那个“一步跨”,亲自感受这条著名的界河的魅力了。
以上文字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