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群冰书大挑战——深圳子健妈

标签:
杂谈读书冰书挑战 |
分类: 读书笔记 |
其实我比宁爸更早看到这个活动,因为我关注着“相约在成长的路上”。原来有圈子的时候,相约圈里一个“飞鸟集”也搞得风生水起,飞鸟飞到全国各地,收到的小朋友们各显神通,在上面写写画画,感觉非常好,意义更是非凡。现在圈子取消了,相伴成长的活动却依然这么热火,很了不起!前一阵子浏览博友动态时,看到了这个冰书挑战的活动,只是我最近比较忙,而且并不善于总结,从来也不会积极参与,所以看到了只当没看到。被宁爸点名后,本来不想接招的,但是被“晴添笑语”和“一一爸爸”的热情所感染,也再次被“阳光帅小伙”心晖妈妈鼓励,我就不好意思推脱了,再推脱就让人觉得我是鼻孔朝天,拿着捏着,就显得我多傲气多有本事似的。其实不然,呵呵。用周五和周六两个晚上准备,今天终于可以交作业了。
像我们这个年纪的大多数人一样,我的初中也是在武打和言情中度过的,一般是男生看武打,女生看言情,我是武打言情通吃。记得看到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小学毕业时从老妈厂里借回来的《七剑下天山》,高中时也没断,有一次自习时看《流星蝴蝶剑》被老师发现没收了。言情主要是琼瑶,成天不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就是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成天都神游着呢,学习能好才怪。
远的不说了,扒拉一下近几年看的书,印象深刻的挑几本列如下,跟朋友们分享。
家教篇:这是我们这些家有小学生中学生的家长们最关心的话题了,记得我曾经跟“晴添笑语”天天妈说过,看了那么多育儿书,我的心得就是两个词,放手和尊重。我不知道我对子健的教育是好是坏,我也不枉费精力去猜测的他的未来是好是坏,只有一点我谨记着:不把他当做我的私有财产,他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把我的思想强加于他。我们在抱怨教育体制的弊端时有没有想过,其实这也是一只巴掌拍不响的道理,如果多一些人从容一点,多一些人不那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多一些人顺其自然,能不能算我们对教育改革做的贡献呢,会不会就少了一些因为压力过大而走向绝路的青少年呢?
表弟说:你只有做喜欢的事情,你才有热情才能做好。我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拿高分,但是我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音乐上,因为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表哥在反思后说:最关键的一点,你心中有热情有梦想。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可是我找不到,我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把梦想遗失了。
全书分为六章,分别是生活篇:越玩越出色;阅读篇:泡在书海里;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品格篇:我们要彼此听话;心理篇:让天使自己飞翔;沟通篇:换个方式表达爱。
看到这个肯定有朋友大笑,你有没搞错啊,《射雕英雄传》放在这里?!哈哈,最近微信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得太好了,请看:同样是英雄的后代,为什么高智商的杨康失败了,而智力平平的郭靖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呢?作者分析说,一、母亲成就孩子性格;二、父亲成就孩子未来;三、人生需要四种人,高人指点,贵人相助,友人欣赏,小人监督;四、暂时的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五、内外兼修,才是王道;六、读万卷书,不如读烂一本书;七、要我学不如我要学,我要学不如我爱学。这是失传已久的教育真经呀,亲爱的童鞋们,赶紧回家重温一遍射雕吧,我已经做好准备了!
摄影篇:我的爱好摄影不是想成名成家,没那才气和财力,也没那耐心和刻苦。就是单纯的拍着玩,顺便能给自己带来点愉快的回忆,给朋友们带来点赏心悦目,那就很开心了。所以不管拍得如何,照片总是不断。有几次小拳头妈妈和亦卓妈妈夸我拍得好看,借此机会我就分享一点我浅薄的经验,各位不要嘲笑哦。
首先就是要多拍。多拍才能找到感觉,人不常说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还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什么的,意思就是要多练。再说了,一张拍不好没关系,百里挑一还不行吗,那么多照片里怎么着都能划拉出几张好看的吧,哈哈!多拍多看多比较,兴许你就能发现了,这张不错,好在哪里,那张不行,坏在哪里。
再一个就是学习了。除了多看高手的作品,看书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不爱钻研那些数字的东西,拿着单反当傻瓜,一切凭感觉,这样一来学习构图就很讨巧啦!所谓构图,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你这张照片要拍的主题是什么,你想表达什么,怎么突出它,怎么排列它,怎么让它看起来很舒服!
三是后期处理。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是苹果公司举办的手机摄影大赛,得胜的关键有两点,其一是构图,其二是强大的后期制作。咱们学不会专业的后期制作,用美图秀秀或者光影魔术手,加个边框玩个拼图之类的还是绰绰有余,也增加了美观和看点。
旅游篇:常常问自己,为什么要去旅游,是钱多烧得慌?是人闲的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曾经有博友说带着孩子去旅游,能更好的培养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那种玄幻的东西我不懂,我的感觉是“在路上”会增加许多经历,或者有趣或者磨难,或者开心或者难过。子健现在仍然记得五年前他在祁连山上的晕车,在青海湖边玩小铲子小石子,记得四年前在张家界走长长的金鞭溪,在大峡谷滑石梯,记得三年前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喂动物,记得一只骆驼突然咬住了爸爸的胳膊,记得三清山上我们在追赶落日,记得深更半夜我们在从化大山里转悠……这些事我想他一辈子都不会忘。有这么多回忆,多好!
不是羡慕花甲老人可以环球旅行,是喜欢他们这种“恋爱”的状态,从一地鸡毛的琐碎中脱离出来,为了一件事有意义的忙活着。自从和老伴开始环球旅行,仿佛是开始了第二次恋爱。这样讲很煽情,但我依然用这个词,这是自己的真实感受。老年人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其实把情感表达出来,让对方了解自己、自己也了解对方是必要的,这是婚姻生活中保持良好感情的一个前提,也是我们自己的婚姻生活走过来的亲身体验。
童书篇:子健的睡前故事时间从来没有间断过,讲了好多遍的《金色童书》《卡梅拉》《青蛙弗洛格》《神奇校车》,还有什么《虹猫蓝兔》《秦时明月》等等,如果洗完澡之后不读会儿书就去睡觉,就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从2012年开始,我们读了好多小说,杨红樱的笑猫日记系列、校园童话系列,只要能在图书馆找到的,几乎都读过了。当然了,目前为止,还是我读他听的时候多。我原本以为这样会造成他的依赖性,会导致他的阅读障碍,但是经过一两次的实践证明,只要你读的时候他是认真的听而且积极的响应(基本上都会这样,因为没意思的书我们就不读),那么一定会有好的效果。这学期子健开始写作文了,他脑子里有许多词要蹦出来,尽管有些字他不会写,也不会用拼音代替,都写的错别字,但是你读起来只会认为他那些词用的挺是地方。很久之前讲的故事,他也会把自认为精彩的部分随意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你不得不赞叹他的记忆里怎么那么好。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可囊括世界。”子健有一次问我,妈妈,为什么我想到一件事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那个画面。我夸奖他,这就是你在发挥你的想象力。读书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展开想象的翅膀,跟随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突然想到就好像武林高手在修习内功一样,气息随思绪游走,终有一天厚积薄发,打通任督二脉。
《哈利波特》
男孩子一定非常希望自己也来到一所魔法学校,学好本领去惩恶扬善。读过书之后,每一部电影子健都看了好几遍,足见他的喜欢。
《我是夏壳壳》
我不记得跟子健读这套书时笑了多少次,那真是一段快乐的时光,特别适合爱冒险爱探险的男孩子。这个系列一共六本书,《戴牙套的青蛙王子》《爸爸变成甲虫飞走了》《小河花妖》《欢迎来到魔法池塘》《小人守护者》《老师,操场上有个小妖怪叫我》,书名是不是就很有吸引力!
《巴巴爸爸》
我们小时候就那么出名的一套书,子健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拿出来翻看。它的故事很现实的,比如环境污染、拆迁、太空探索等。
《小猪唏哩呼噜》
唏哩呼噜是中国儿童文学史上著名的一只小猪,是一只不平凡的小猪,被大狼叼走,大战月牙熊,为鸭太太做保镖,还帮鸡太太捉鬼,哈哈,是一只可爱又可乐的小猪。子健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唏哩糊涂的老爸”,写得还挺有趣的,只是这个题目未免。。。我说,你应该写稀里糊涂,你爸可不是小猪!
《冒险者的家》
小小建筑师系列是一套将趣味性、知识性和审美性完美结合的少儿科普图书,向小读者讲述了建筑设计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工程学原理。
收到书没几天,子健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幅画,他说,妈妈,我画这幅画时受到了那个树屋的启发。啧啧,多好呀,孩子能受到这样的启发,谁能说这不是一本好书呢!
我就不指定谁接招了,感兴趣的博友们主动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