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纳成就孩子的一生》

标签:
育儿读书公益阅读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感谢喆妈公益阅读提供的赠书,让我又多了一次与好书亲密接触的机会!
申请试读机会的时候,我留言:深怕自己某种无知的教育方式,将孩子养“残”了。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们不可能重头再来的时候,尽可能多的从书本中获得经验教训,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全书分为五大篇,分别是教育反思;美国人的教育理念;接纳使孩子成才;家有儿女长在美国;育儿问答。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篇教育反思。
开篇就是一个在国内长大的表哥与一个在美国长大的表弟之间的对话。表哥代表了我们千千万万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一辈子稳稳当当的。表弟是在自由开放的观念影响下长大的新新人类,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
表弟说:你只有做喜欢的事情,你才有热情才能做好。我不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去拿高分,但是我愿意付出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在音乐上,因为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表哥在反思后说:最关键的一点,你心中有热情有梦想。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可是我找不到,我想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把梦想遗失了。
平庸儿子与天才儿子。伟妈夫妇两人都是智力超群之人,她相信如果能下功夫培养,自己的孩子一定会成为天才级人物。可是花了许多功夫,大儿子大伟不但毫无天才迹象,而且是个性顽劣又贪玩,一让他学习就哭闹。伟妈对他失望透顶,把希望寄托在二儿子小伟身上。小伟不负众望,如愿考上哈佛大学。
在小伟取得各种成绩的时候,大伟是各种疯玩,高中毕业后他上了当地的州立大学,选学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课余时间跟几个同学自编程序,专攻破解黑客入侵。之后的人生路是风生水起,被大公司录用,辞职自己开公司,开发出了有价值的产品,被大公司收购,在大公司做CEO,身家千万。
这时候的小伟呢,进了大学后就开始不停地玩游戏,他说: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好好玩过,现在玩玩也是应该的,反正我已经考上哈佛了,现在也该尽情玩了。甚至大学毕业后也不去找工作,还玩。父母逼急了就说要去非洲。
我们国家的大学生应该会对小伟的经历深有同感,小时候没机会玩,长大以后,父母再也管不到的时候,总要把那些玩少了的时间找补回去。还不如让孩子先玩了得了!
小文是乖乖女,前半生的路都是父母设计好了的,包括考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出国等等。可是她根本不喜欢这个专业,根本不知道自己读博士是为了什么,你能说她的一生是幸福的吗?
我们往往把目光紧盯着孩子的成绩,用各种各样的伤害紧闭了沟通之门,一旦孩子考上大学好像就如释重负了。殊不知,那时候才是他们开启自己的人生的第一步。人生路漫漫,且行且珍惜呀!
不会说“谢谢”的孩子。想起来有天早上在楼下,我急急忙忙的走着去赶车,前面有两个台阶,一个女孩子推着一辆自行车,低头小声说“帮忙抬一下”。要不是我耳朵好使根本就听不见,虽然人家没看我也没说“请我”,我还是主动帮忙了,抬上去人家直接就走了,我很想冲着她的背影说一句“不用谢!”
违背孩子生长规律的早教很可怕!尊重孩子的个体生长发育规律,陪伴孩子成长,不去拔苗助长,不去人为干扰,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由此探索自然和世界,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早教了。
“虎妈”会给孩子留下了终生的创伤。“有个朋友小时候住在职工大院里,当别的小朋友都在院子里跑跳玩耍的时候,她只能在屋里学习。如果她朝窗外看上一眼,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招来妈妈的谩骂和殴打。”
还好,这个女孩子考上清华,毕业后出国留学。只是,从她踏出国门的那一刻起就跟妈妈断了联系。
我在吃晚饭时把这个故事讲出来,目的是跟大家分享这样的观念: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孩子心灵所受的创伤,恐怕一辈子都难以愈合。老爸听完以后说,这个不应该,她应该感谢她的妈妈才对。小孩不听话就要打,尤其是那些农村的孩子。嘉禾人研究出一种方法,只伤皮不伤筋骨,就是用那种长出小芽芽来的竹子抽你,可疼了。老妈也半开玩笑地插了一句,就是要打!
天,我家这二老算是老牌知识分子呢,可是面对教育孩子的难题也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简单粗暴的打!说句丑话,我跟姐小时候都挨过打,尤其是姐。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的老爸老妈,在厂子里都是贴心的领导干部,打起人来可毫不手软,疯狂的面孔完全是天使中的魔鬼。姐姐有两次挨打的场面我至今难忘,想想就心痛,何况是她自己。我自己最严重的那次是因为把老爸养的花搞坏了,屁股遭到毒打。我一点都不喜欢养东西,也许潜意识里是怕犯错误挨打!
现在想来,老爸打姐的原因主要是好面子,因为邻居之间很小的一桩事情,完全可以用理解和宽容来呵护自己小孩的,可是他怕被人瞧不起,采取了非常极端的方式。这很难说跟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无关,爷爷很早就去世,奶奶一个人拉扯着大姑和下面六个小子,哪有时间跟你谈心、说爱,不听话就打,打到你不敢再做为止。
而老妈打姐的原因,是觉得始终与她格格不入。姐出生的时候老妈只有一个月产假,姐姐不满月就被送回了老家,直到两岁多我出生后才把她和奶奶接回西安。老妈跟我说过,她总觉得跟姐格格不入,似乎怎么都不能走进她的心里。其实我也感觉到她并不怎么喜欢我,我们之间没有特别亲昵的姐妹关系,反而经常吵架或者打架,经常跟对方说刻薄的话(因为没有从父母那里学到赞美的方式)。由于我的“告状”,更加深了我们的疏离。姐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我偷看她写给同学的信,具体怎么写的我不记得了,但是那种隔阂始终存在于她的心里。看过这本书之后,我试着用心理学的方式解读,那就是她从小缺失了母爱,缺乏安全感。现在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养儿方知父母恩,我们会尽力去理解父母的行为,我俩之间的互动也多了起来。
子健出生后,尽管很辛苦,老爸老妈都心甘情愿地留在深圳照顾我们,而不是像有些父母那样要求把孩子送回老家去。老妈是怕了那种生疏和隔阂,不希望在我们下一辈身上重演。老爸其实心底是最爱我们的,只是不会表达甚至是错误的表达,让人太伤心了。因为子健有时候的不礼貌和大喊大叫等恶劣行为,老爸生气地对我说,你们小时候绝对不敢这样,要不然一个巴掌扇过去。我承认子健的行为是不当的,但是我更不喜欢老爸的“权威”,有几次我气不过就跟他争论起来,你以为那样好吗?他说,有什么不好!我无语。
我把他当反面教材,跟子健说话尽量都心平气和的。但是他还总拿我偶尔打他的那几次说事儿,提到虎妈的行为,他气呼呼地说,我妈有时候也拿棍子打我!只有一次好吗,还是打手好吗,那棍子也早就被我扔掉了好吗,他可还一直记着呢!
多好玩的图书馆呀!
为了配合美国总统选举的进程,学校对孩子们进行了深入的选举意识和选举内容的学习培养。一年级的小学生们通过讨论、辩论、投票的方式选出了“我们班的宠物”。
从小训练孩子们参与国家管理和建设的精神,让孩子们拟出就职纲领,题目是《为什么我会成为一个好校长》。同学们天马行空,展开自由的想象,有的说,如果我是校长,我就在学校的每个角落摆上饼干和巧克力;有的说,如果我是校长,我会取消学校所有的课程,每天只上课间活动和午餐两门课。三猪(作者的小儿子)说,如果我是校长,我就取消音乐课和体育课。音乐课光唱唱歌还行,一边唱歌一边跳舞很蠢。体育课呢就是不能跑步,跑得太累了,下一节课都没力气上了。哈哈!这样的文章没有标准答案,都可以畅所欲言。
我又跟大家分享了读书的内容,这个问题我向子健提出来,如果你是校长,你会怎么样?子健说,如果我是校长,我就取消数学课。然后体育课就玩篮球和飞盘。然后让所有的老师都温柔一点!
想要孩子拥有自信心,父母一定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消极评论他的长相,还要做到以上几点。
他(三猪)看着我很认真地说:妈妈,你遇到问题时不要说“不”,应该说让我试试,我会尽力而为。
都说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其实大人也要被“晚教”,接受教育自我成长是一辈子的事。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我们从孩子身上学到的领悟到的并不亚于孩子从我们身上学到的。
上医治未病,对于孩子玩游戏上瘾的问题,我觉得父母要在尚未上瘾之前就介入,不是去严格限制游戏时间,那只是治标不治本,而是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让他自己学着管理自己的生活,同时还要找到孩子喜欢参加的其他活动让他参与,让他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不要让游戏成为孩子唯一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不要在学习上给他超过他承受能力的期望和压力,从而使游戏变成了孩子逃避压力的避风港,那样的游戏瘾是最难戒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