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嘿嘿,又是补作业)
昨天是元宵节,下午跟老公出去逛,在车上听广播里有人点播这首歌《你在他乡还好吗》。李进的版本,静静地听完,很有感觉,想起以前的事情。
大一放假回家,见到峰。他说我好想家,下了火车的那一刻,真的好想跪在地上亲吻故乡的土地。我可没有这样的冲动,不知是幸还是不幸。
一直以来,我总感觉自己是没有故乡的。父母的故乡在湖南,上大学就离开家了。大学毕业后先是父亲来到西安,母亲在沈阳。好容易找到一个机会对调,母亲才来了西安。姐姐出生不久被送到湖南老家,直到我出生后才接回来。说到这里,讲个插曲:我们家有个笑谈,接姐回来那天,妈妈背着我,奶奶领着姐,快到家时,妈告诉奶奶怎么走,她要回去做饭,先走一步。结果回到家做好饭,还不见回来。这上哪找去,急死了!世上还是有好心人呀!有人把她们送回来了。原来奶奶走过了家门,找不到了,问到好心人,踩着三轮车亲自将她们送到门口。我们的厂是从大连迁到西安的,厂里大多是东北人。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一直在家属院里,听到和说的都是东北话(还是大连味儿的),不会讲西安话。后来换了小学,周围西安人多些,大家都讲西安话,刚开始还挺自卑的。不知为什么,也不愿意学着说,慢慢改掉了东北味儿,就只会说普通话了。
余老师说所谓故乡,在什么地方住的久了那里就是故乡。可是,在西安时,家里不说湖南话,不说西安话;菜系保持着苏州的清淡,(我姥姥是苏州人),不吃西安小吃,(妈说她小时候就是这样,从不让吃零食的)。这么多年后,老爸入乡随俗,每天早上一大碗面条;老妈比较顽固,至今不爱吃面食。今天在携程上看到一个人去西安的游记,拍出来很多西安的小吃,比较陌生,不知其味,比较茫然,下次回家一定都去尝尝。
大学沈阳4年,毕业西安5年,深圳又10年。忙碌、平淡的生活,已经习惯于不去想起什么。偶尔,过去的某个画面和片段不经意地悄悄涌入脑海。我的朋友们,你们在他乡还好吗?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