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2022-11-20 22:55:25)
标签:

洪江古商城

窨子屋

民居建筑

桐油

居民与游客

分类: 驴行踪影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封面·洪江古商城的寻常人家

洪江古商城的房子,人称窨子楼,或者窨子屋。此前我一直都没有听说过有这种民居建筑,后来一查,说是“一颗印”民居。中国民居的类型中就有“一颗印”的样式,但一颗印流行于云南的昆明地区,而且是彝族居住区普遍采用的一种传统住宅形式,又称窨子屋(印子屋?)。从格局上来看,它有些像江南的四水归堂民居。江浙、安徽、湖南,都以不同的格式来建造这类民居。简单地说,就是四面瓦加上一个天井。它和“一颗印”在结构上没有太多的冲突,只是,一颗印更规整,更加小巧而已。而四水归堂可以扩展得很大,成为联排建筑。本地的阳新地区就有不少类似的联排建筑,比如排市的石坑,阚家塘都是如此。

我曾经给旅游专业上过一门课,叫做“中国古代建筑与园林”,是以知道一些园林和建筑的不同形式,而且,我个人也对民居建筑有很浓厚的兴趣。这次我们到洪江古商城,虽然进入了一些景点,但当时并没有认真的观察,这还是回来之后查资料,才知道原来还有叫做“窨子屋”的民居类型。不过,在洪江古商城,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住在窨子屋里头,它还有一部分木板楼以及可能是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估计只有有钱人,才可能建筑这样的砖石结构的大房子。

虽然这是一个旅游景区,但洪江古商城的人依然平静地过着他们自己的生活。在那些古老破旧而且狭窄的街衢之中,在青石板的路上,你可以看到孩子的奔跑,看到人们从容不迫地晾晒着他们的衣服。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老女人,拄着铁制的拐杖,一步一摇地蹒跚于湿滑的路上。我在想啊,这个老人为什么要如此艰难地步行在一条没有任何商业气息的道路上,她来自于哪里,要去往何处呢?这真是个找不到答案的问题。

有一座徐复隆商行,从前是个油号,也就是卖油的。当然,洪江古商场卖的油不是食用油,而是桐油。二战时期,桐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抗战时期,我国曾经和美国达成一项《桐油借款条约》,以22万吨桐油,换得美国进出口银行的2500万美元的贷款。因为世界上只有中国才出桐油,所以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很昂贵。桐油不仅有军用价值,民间制造也离不开桐油,它是一种很好的防水保护剂。因而,卖桐油是一件很发财的事情。

我们到徐复隆商行,发现里头有一位老人埋头在刻木雕,桌子上摆了标记牌,说是一位聋哑人,名叫查清,自学成才,擅长竹雕和木雕云云。看了他的作品,不外乎福禄寿喜,美女宫娥之类。不过他身后的一幅照片很漂亮,是洪江古商城的瓦面,看得出来是一位很有想法的摄影师拍摄的。我拿着相机对他拍照,这位雕刻家对此显然习以为常,没有停止手中的工作。

不过看得出来,洪江古商城的人对于外来的游客,态度很漠然。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们曾经到黟县的古民居做过调查,当地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地方被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因为他们不仅要负责保护自己古老的居所,而且也得不到多少补助。大部分收入都被景区的开发商给提走,而那些高端的商户,比如卖歙砚,卖鼓动也不是当地人所开办得起,基本上承包给了外地人。

2011年,婺源的村民与村委会,旅游公司发生了冲突,并阻拦游客进村。用烧油茶籽壳,大量放烟的办法来干扰摄影师们的摄影。婺源县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 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达530万人次,门票收入1 . 33亿元,综合收入达23亿元。但村民们的收入却很少,据记者调查,作为婺源旅游产业链的源头,村民每年所获红利也就值两三张门票(现价60元/张)。备注:这则材料来自2011年12月9日《中国艺术报》,记者,凌辰泗,编辑,李钊。

在一个巷子里,我看到了一群鹅,房屋中的小孩用一种呆滞的眼神看着正在拍照的我,不知道在思索着什么。当我路过一些人家的时候,总是喜欢拍下里面正在从事日常活动的人。那年在闽南的土楼,我就拍了很多张这样的照片,情况和洪江古商城一样,房子里的人对这种事情没有表示任何的热情,兀自在干着他们应该干的事情。

这里人的生活习性似乎与我们也有些不同,在古商城的最高点拍照后,路过一排民居,不是窨子屋,而是木楼。从窗户中看进去,圆形的饭桌上摆着一碟油饼,一碟果子,而且很特别的是,居然还摆放着一碟切开了西瓜。手机上记录的时间是上午的9点57分,这是怎么吃饭的?下了高台之后,一家门楼下刻着“隐居自乐”石匾的房前,奶奶和孙女正在吃饭,我看了看手环,正好是上午10点钟。走过去问,吃的是早点呢还是午餐呢?老太太说,是早餐。看碗里,是油盐饭。现在才吃早餐,那么中餐啥时候吃呢?

将要离开洪江古商城,我在一条巷子里看到了一群孩子,男男女女坐在屋前的台阶上,愉快地谈着话。看到我在拍照,一位男孩竟然用书包遮住了他的脸,引起同学们的哄笑。在洪江古商城里,这是我看到的最温馨,最热情的场面了。

本系列到此结束,接下来的时间留给世界杯吧。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湘西行(九)洪江古商城里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