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刊发了王海翎,石钟山,高建群,海岩,毕淑敏,张敏,李寻欢等多位作家的美文.而每一次约稿经历,都是一段小插曲.
最让人感动的应该是开门红的王海翎吧,因为创刊的时候正值她的<新结婚时代>热播,因此编辑就想到了要请他写一篇关于婚恋感受的文章.没几天,文章到了,附着一封信,大意是向编辑道歉,说因为事忙误了几天,不知道有没有耽误编辑的工作,文章合适与否,请定夺之类.
我看了编辑转递的信,只有一句话感慨:大家当如是.
石钟山的稿子是我亲自约的,因有一饭之缘,就直接打了电话.他非常痛快地答应了,也非常准时地交稿了,同样撂下一句话,用不用没关系,随便删改斧正.
为了这句话,我祝他以后每部作品都可以像<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么燃烧,<幸福像花儿一样>那么幸福.
创刊号上还选发了一篇石钟山夫人祈周虹的文章,顺口八卦一句,他们的三口之家真是幸福温馨,可以上八宝粥广告那种.
李寻欢一半是合作过的老板,一半是哥们儿.因为他现在太忙,太富,名气也越来越大,轻易不敢约他稿子了.不过那期是编辑约了李银河的稿子,临期脱档,我想着朋友们谁可以抓来顶缸,顾不得路金波同志脾气大,还是邀他江湖救急了.他的题目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简介说自己是榕树下负责人.我记得去过他公司,明明写着"聚星文化公司'的,好大排场.问他,他说'是树,还在地下;不是星,没上天."那好,在地下就很好找了.
最失落的一次是约严歌苓,我非常喜欢她的小说,所以主动说:她的卷首我亲自约.先写了一封长信,没见回复;又打了电话去,说明来意,严说没收到信,让我把约稿函重发一遍,再附一篇样文.我于是又重写一封信,发了去.过后再打电话时,没人接了,估计又回美国去了.这次真有点浪费感情.
但这番经历比起编辑约王朔来,真是小巫见大巫.编辑是新人,正式上班第一天,我给了她一个电话,说:你的第一个任务,是约王朔写卷首.隔了两天,她汇报了约稿的经历,以下为引用她的原话:
"28
可怜的编辑,上班第一天遇到的第一个作者就是这样,连我都无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