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国文的春天?
(2013-10-24 19:28:08)
标签:
2013东方云子教育语文外语杂谈 |
国考报名如火如荼,几千人争一个职位只为削尖脑壳成为旱涝保收的铁饭碗的手捧者——国家公务员。赶巧,这个时候,一个被冠冕堂皇为高考改革(其实不叫改革,只是调整)的英语和语文分值比例增减话题,被媒体和网友炒得热火朝天,甚至有人发出感慨国学有希望了,语文开始回归它的重要地位了。
语文和英语的“巅峰对决”,以语文分值的暂时胜利被国人自豪。这有点匪夷所思。之前的本末倒置,为何没人抵制?媚外,成为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的借口。任何一个自主独立的国家,都以本国语文为至高无上的教学霸主,打好母语文的基础是现代人生立足之根本。在本博主的骨髓里,“语文”就是国文,就是百科之王,如同中医为中国的国医一样,它们是中华文化、医药的命脉和根系。最近20年,国文一再被冷落被边缘,导致文言文被漠视,误导了网络时代青少年和中年人的文化价值观,向浮躁肤浅的快餐文化看齐成为时尚,疏远畏惧以文言形式承载的古典文献和蕴藏传统文化的典籍,却心安理得。人们与浮躁狂舞,似乎学好外语,能在老外面前在电视上秀英语是值得骄傲和炫耀的资本。诸位,随意放眼当下的主流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最为一致的广告招牌和内容正是关于英语速成、会说中文就会英语的神奇学习法。
不才一直很羡慕先父那一代人,他们在理工领域的突出能力,只是工作选择后的体现,并不意味着国文知识的欠缺和脆弱,他们在写字、动手等方面的业余综合能力之强,吾辈望尘莫及。再说说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代自然科学家、大师们,他们共同点很多,其中包括国文、艺术修养和传统文化素养较高。不夸张说,钱学森这一代大家、前辈,国学素养好,外语好,专业功底深。
今天,如果我们还未意识到国文和国粹(京剧武术书法国画中医等等)对中华民族复兴的极端重要,那么,我们想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会遥遥无期。
浏览今天的凤凰网,其热门调查中,“你是否支持高考降低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的做法?”引来16万2千400多人的参与投票,其中,高达82.93%的网友表示支持。投票截止2013年11月20日,虽然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支持比例不会有大的变化。这一民意恰恰证明国文理直气壮回归霸主地位的必然。如同重点重视保护妇女儿童权益被国人共识一样,把语文放在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绝对不会有中央领导人和国民反对,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学生语文水平的全面提升,提高文言文考试分数所占总分的比例,让学子们在霸主的光环下扎实学好国文。
反之,对待英语教学,可借鉴不少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只作选修课而不作为必修课,或者借鉴我国过去考生物课只占很低的分数比例的做法,规定英语只占30分,课本难度减小注重学生有兴趣的轻松学习,那些想立志入大学外语系或外国语大学专攻外语专业的学子,可进入各地办的外国语学校读书,或者参加专业的课外辅导班学习。这有点像学习钢琴、小提琴、绘画、书法、围棋、舞蹈班,均为正常教学之外的个人兴趣,你将来选择这些为生存的技能,那你就辛苦一点,课余和家长一起找专家和老师辅导、训练。
不要幼稚地以为提高了高考语文分值就意味着枯木逢春,语文受宠时代来临,远远不是。提高分值确实是个好开端,但关键在于日常学习和测试真正把国文学好,在全社会全民营造学习国文为荣的氛围。
想起以前的同事,一个画家、美术工作者,画画是他的专业和最爱,写文章是他的特长,但外语(英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等等)一窍不通,因此他在副高职称的冲刺上屡屡因外语考试拖后退而失利。直到他年过五旬,符合免考外语的条件后,这位资深艺术家才勉强依靠年龄的“优势”跌跌撞撞混进了副高。 在俺和诸多文化教育艺术界人士看来,职称评定对画家艺术家要求考外语是荒唐的,不懂外语完全不影响画家的创作和视野,也不影响其在海外从事艺术交流和展览,因为花钱请对口的翻译很容易。
国文,愿主和神和老天老祖宗保佑你,大摇大摆地显示你的魅力吧。国文万岁。期待国文的春天早日再现。
(东方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