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观--”人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因材施教“

(2013-06-08 14:29:04)
标签:

教育

分类: 《综合素质》大纲整理

“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完整发展,即体智德美诸育的完整发展。其次是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各种基本素质可偏移不可偏废。其三,还指人的多方面发展,即人的各种基本素质中的各素质要素和具体能力在主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力求尽可能多方面地发展。”全面“是相对的非绝对,更不是全面平庸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自由,个性的发展。

”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当前发展,还要关注人的长远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被育之人、育人之人,还要关注所服务之对象--国家和人民,为国家服务、为人民服务,不断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正确的儿童观:

儿童拥有各种合法权利

儿童的成长受制于各种因素

儿童发展的潜力要及时挖掘

儿童是连续不断发展的

儿童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幼儿的本质属性:

  1. 幼儿是人
  2.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
  3. 幼儿是权利的主体

幼儿发展观:

  • 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
  • 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
  • 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因材施教:

为何要因材施教?个体差异
  1.因材施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因材施教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要求。
  2.幼儿的因材施教 

实现角色转换(指导者和协助者,促进者,创造者,建议者,记录者)

深入研究儿童(亲密接触每个儿童,仔细观察每个儿童,准确评价每个儿童,全面分析每个儿童)

构建独特环境

开展小型活动(小班化,小组教育,个别教育)

考虑儿童的学习方式

利用儿童的强项

实行多元评论(横向和纵向,把重点放在儿童活动的过程和儿童所付出的努力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