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妹子和她的地道川味美食龙抄手。


标签:
龙抄手我爱厨房韩伟微博同城会美食圈杂志美食 |
分类: 郑州美食全搜索 |
话说超喜欢川地美食的厨房同学曾经专程去成都和重庆寻访川味美食,昨日王鹏同学推荐了位于二七商圈新开业的一家龙抄手川味美食广场,中午晚上连着两顿都被这家店川人川味十足的店里度过的。。。。。。。
抄手,北方多称为馄饨(亦作馄饨),山东有的地方称馉饳,广东则称之为包面、云吞。馄饨原是民间用来祭祀的食品。宋代《武林旧事》中记载:“享先则以馄饨,有‘冬馄饨,年馎饦’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馎饦’”。其实,南宋以后,馄钝早已传入市肆,是当时的美点之一。北齐颜之推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南宋的《梦梁录》、明代的《长安客话》,以及清代的许多历史笔记对此都有记载。
此类小吃,无论南北东西,全国皆有名食,如天津的锤鸡馄饨、湖州的大馄饨、绍兴的虾肉蒸馄饨、无锡王兴记馄饨、广州的鱼肉云吞、四川有成都龙抄手、重庆吴抄手、温江程抄手、内江鸡茸抄手、万县的海包面等,知名度都相当高。
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创办人张武光与其好友等在当时的“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之事,切磋店名时,借用“浓花茶园的“浓”字,以谐音字“龙”为名号,也寓有“龙腾虎跃”、“吉祥”、生意兴“隆”之意。“抄手”是四川人对馄沌的特殊叫法,抄手的得名。成都的“龙抄手”1941年开设于成都的悦来场,上个世纪50年代初迁往新集场,60年代后又迁至春熙路南段至今,迄今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
很大一碗的龙抄手10元一碗,每个抄手都大的像个小包子感觉还挺实惠的。
做抄手要讲究两点,一是汤要清。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说:“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肥汤,可以瀹茗”。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也说:“小馄饨,小姑龙眼,用鸡汤下之”。《东京攀梦华录》中也提及:“唯馄饨只一种,亦贵清汤。昔年都中致美斋馄饨汤,可燕以写字”。二是馅要细。元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记有一煮馄饨法:“细切肉臊子,入笋米或茭白、韭菜、藤花皆可,以川椒杏仁酱少许和匀裹之,皮子略厚小,切方,再以真粉末擀薄用。下汤煮时,用极沸汤打转之。不要盖,待浮便起,不可再搅。馅中不可用砂仁,用只嗳气”。龙抄手汲取了这两点经验,讲究汤清馅细,除此以外还特别注意制皮薄,和面时,加入适量鸡蛋,食起来面皮具韧性有嚼头。为了使馅心细嫩,采用纯猪肉,加水制成水打馅。另据四川的特点,配以清汤,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等多种味别。
店面以大厅为主,干净简洁,木制的桌椅板凳看上去还不错。
店面的灯光很不专业的用了白色的冷光源,记得厨房同学说过很多次了,餐厅里的最起码要求是要用暖光源的,暖色光源让消费者心情愉悦同时菜品看上去也更有食欲。。。
现在还是南航空姐的四川绵阳川妹子很喜欢家乡的麻辣美食,和朋友们合作加盟了四川很有代表的龙抄手品牌,厨师和原料均来自原产地,这味道能差吗您想?
酸辣粉味道是我喜欢的那种正宗川味的,不过粉条稍硬一些,感觉应该泡一泡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