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闪行南阳邓州之  花洲书院访古

(2010-10-15 11:58:26)
标签:

范仲淹

邓州

花洲书院

《岳阳楼记》

新浪河南

新浪河南博客

旅游

分类: 一直在路上

南阳邓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南,古有“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地称‘陆海’”之说。邓州古城东南隅,坐落着一所历史悠久的千年学府--花洲书院。乍提起河南邓州的花洲书院,也许知道的人并不多,因为它毕竟没有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等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声名显赫,但提到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人们一定会耳熟能详。其实《岳阳楼记》就诞生在这里。范仲淹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谪知邓州后,为造就人才而创建。1046年范公应挚友滕子京之邀,在花洲书院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范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遂成为天下之千古绝唱,花洲书院也随之名扬海内外。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1045年,范仲淹谪知邓州,为学风不兴而忧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带环境幽静,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学场所,于是在百忙中谋划、筹资,创办“花洲书院”,并且,公余到书院讲学。一时邓州文运大振。范仲淹的儿子官至观文殿大学士的范纯仁,以及官至崇文院校书的张载、曾任邓州知州韩维,均“从师范仲淹学于花洲书院”。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任叶县尉。曾到花洲书院瞻仰范公遗迹。作诗云:范公种竹水边亭,漂泊来游一客星。神理不应从此尽,百年草树至今青(《山谷诗注·百花洲杂题》)。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整修了花洲书院。从南宋到明朝,花洲书院屡圮屡修,曾为邓州州学。《嵩阳书院》记载:元朝时,曾作翰林院编修的蒙古族乃贤,“世居南阳,曾游学花洲书院”。明嘉靖、万历年间,知州张仙、夏忠等相继对书院进行整修。到了清朝,历任知州更加重视整修花洲书院,办学规模越来越大。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现在的花洲书院,历经重修重建,总占地面积4.47公顷,建筑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书院建筑是花洲书院内主体,为五进四院,中院更有全国少有的小巧精致的泮池,状元桥,成为书院一大特色。书院西侧并列为二进一院的范公祠。范公祠北为新建四进三院的名人馆,中院有古三眼井——范公井,整个建筑风格为清代北方建筑。百花洲位于书院东侧,紧临邓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墙。布局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别有洞天组成。别有洞天假山将南北隔离,洲北湖内大小三岛,岛上再现范仲淹任知州时与民同乐的嘉赏亭及菊花台等。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乡清代江南园林风格。从而使花洲书院形成完美一体的中国典型书院园林。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当初与范仲淹一同贬官的,还有其挚友腾子京。腾子京贬官岳阳后,重修了江南名楼———岳阳楼。新楼落成,腾子京遂派特使,千里迢迢寄信仲淹,恳请其为岳阳楼作记。范仲淹接信后,也不推辞,开始对照岳阳楼文图,反复揣摩,酿酝文稿。

  庆历六年(1046年)的九月十五这天,范仲淹端坐于花洲书院的春风堂前,挥笔写下《岳阳楼记》。而花洲书院也因了范仲淹,因了《岳阳楼记》,从此成为天下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一处文化圣地。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闪行南阳邓州之 <wbr> <wbr>花洲书院访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