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的坎坷回归路

标签:
徐克顺流逆流蜀山传七剑铁三角娱乐 |
分类: 电影 |
徐克的坎坷回归路(上)
文/黄文杰
徐克曾监制创作《新龙门客栈》这样的经典影片。该片是我看过的第二部林青霞电影,当时惊为天人。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香港影人进军好莱坞,大名鼎鼎的导演徐克,就是其中之一。和他的老朋友吴宇森亦步亦趋地一度站稳脚跟不同,徐克拍摄的两部英语片《反击王》和《雷霆一击》反响及票房都不如人意,不得已铩羽而归。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截然不同的局面,在于徐克向来喜欢玩弄太多花样,因此拖跨剧情,剧力不足,动作风格又不够鲜明突出;而吴宇森的明智就在于收缩叙事线索,故事简单明了,集中渲染风格化的动作场面,反倒较为顺利地征服了西方观众和好莱坞制片商。
之后的徐克陆续导演或监制了《黑侠2》、《僵尸大时代》、《散打》等影片,推出后差不多都无声无息,不能重演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拍摄于世纪之交的时装片《顺流逆流》是其中成就最高的作品,该片重现了徐克多年前跳荡不羁的飞扬神采,融动作、奇情与喜剧于一体,拍得火爆威猛,潇洒流丽,更借两位男主角(分别由谢霆锋与伍佰饰演)勇敢承担责任的精神,以及片中两位新生儿的诞生,寄寓了徐克对新时代来临的信心与美好憧憬。但在已经大为衰退的市场环境里,这部电影在当时也未受到太多关注,近年反倒受到细心影迷的追捧,才逐渐获得了应有的尊重。
除了上述影片,另外两部作品《蜀山传》和《七剑》则是徐克重回武侠旧路、试图突破自我之作。尽管徐克素来被认为充满“猴性”,创作上从不循规蹈矩,一直不断尝试新题材和各种类型,但武侠,毕竟是徐克最钟情、才情发挥也最充分的领域:他的大银幕处女作就是武侠题材的《蝶变》,后来更因导演/监制的《新蜀山剑侠》、《倩女幽魂》、《黄飞鸿》、《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新仙鹤神针》等掀起新派武侠电影狂潮,成为公认的一代武侠片宗师。然而到了新世纪,《蜀山传》和《七剑》却没有带给世人更多的惊喜。
作为1983年《新蜀山剑侠》的重拍版,《蜀山传》过分依赖电脑特技,沉溺于陈列那些生造出来的梦幻般的漫画情境,卖弄一个个奇特诡异的造型(《七剑》对七把剑不同的造型与特质的强调,也有这种形大于质的毛病),显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不竭的创意与灵感,却忽视了故事的紧凑和情感的细致,《蜀山传》也因此成为一部绚丽灿烂却不能打动人心的“天书”[1]。如果说《蜀山传》还保留了徐克澎湃潮涌的想象力的话,《七剑》则令人失望地失去了徐克最重要的随心所欲特质。《七剑》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反徐克的:平铺直叙的情节演进,平稳沉滞的运镜,平白浅露的对白,平实朴素的动作风格。以往评论总嫌徐克电影太闹太跳,这一次徐克“太平”了,但过去那个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挥洒自如的徐克不见了,又让仍然迷恋于他旧日作品的影迷们不能完全接受。
2007年徐克与林岭东、杜琪峰联手推出了《铁三角》,明眼人都能看出影片第一段那种跳跃自由的叙事风格是徐克独家手法,徐克终又显现了他的昔日风范,可是更多的人为杜琪峰那个充满黑色幽默、玩转得流畅巧妙的结尾兴奋不已。势易时移,当初曾为徐克打工的杜琪峰俨然已是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成为影迷们拥戴的新偶像;而一向领风气之先、塑造观众口味的徐克,却与变化太快的世界展开了艰难的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