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克爱夜来香

标签:
夜来香我爱夜来香徐克泰迪罗宾黄百鸣港片娱乐 |
分类: 电影 |
《我爱夜来香》剧照,左为林子祥,中为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徐克,右为秦沛。两集《夜来香》充分展现了徐克式电影的鬼马卡通诙谐搞怪风格。《女人不坏》我迄今未看,不知水准如何。
第一次看《我爱夜来香》,不记得是大二还是大三了,是在学校大门对面的一家音像店租的vcd,用来播放的电脑肯定是老五的,因为那时好像只有他一人有电脑。我记得当时全寝室的人都笑翻了,自此这片便深刻地留在了脑海里。
《我爱夜来香》算是《鬼马智多星》的续集,我第一次看《鬼马智多星》反而是八九年之后的事情。我搬到财大北边之后,在小区附近的一家音像店无意中发现了这部片子的dvd,应该是正版的,但盘面被划得乱七八糟,效果自然不好,还是被切割掉部分银幕的满屏模式,看完后印象并不好,甚至有点失望。
后来收到两部片的新碟,花了两个晚上重新看完。我觉得我还是喜欢《我爱夜来香》多一点,我个人觉得《我爱》剧情比《鬼马》流畅圆满,笑料更为丰富;而且《我爱》中还有林青霞,她在片中造型多样,风采迷人,实在足以倾倒众生。
《鬼马》在台湾上映时改名为《夜来香》,颇为轰动,徐克也因此片荣获金马奖最佳导演奖。“夜来香”即是林子祥在片中的角色名字,另一位主演是香港影坛奇才泰迪罗宾,两人一高一矮,一个演私家侦探,一个演警察神探,用泰迪罗宾自己的话说,也堪称一对“最佳拍档”(新艺城的另一个名牌,即由曾志伟首导,许冠杰和麦嘉主演的《最佳拍档》系列)。《鬼马》明显借鉴了好莱坞早期的侦探片手法,情节曲折意外,对80年代初的观众来讲,一定充满新意。那时新艺城又好豪华包装,特别注重美术设计,布景、道具、服装俱奢华富丽,更加入大量靓丽女星,展现妖娆性感风姿,因此本片所呈现的精美影像,放在当时无疑也特别养眼。而徐克执导此片的风格也和他前三部作品不同,他出道时拍摄的三部曲或迷离阴郁,或血腥暴烈,只有到了此片,徐克才变得从容自信,做到幽默诙谐,疾徐有致。像《地狱无门》中其实也有那种撞板式的搞怪,但属于一种黑色幽默,又兼人物造型核突,很让难人笑得起来。而《鬼马》的创作就很放松,属于彻头彻尾的“娱人娱己”,片中的夜来香和罗宾不但整人,亦被人整,全片并不附加什么重大意义,只求把故事讲得圆融,所以石琪先生评价该片“潇洒流丽,妙趣横生”。
《鬼马》一片的人物形象和动作均卡通化、趣怪化,人物间的关系错综相联,环环相扣,剧情不断陷入误会、碰壁、尴尬和难堪局面。像本片最后,两帮匪徒在黑暗中一阵混战之后,像多米诺骨牌一般,一个接一个用枪对着敌方的人,不觉中数十人站成一个圈,造成强烈的滑稽效果。徐克后来的作品差不多延续了这种搞笑风格,最典型如《花月佳期》。
在《鬼马》中,徐克已经暴露出对光影的迷恋和游戏心态。比如罗宾出场一段戏,“大影叠小影”,待至三个人逐次从阴影中走到光亮处,才看清最前面的矮子罗宾,这个片段出人意料,搞笑效力十足。我自己特别喜欢徐克在《黄飞鸿》系列中对影子的处理。如第一集中十三姨暗恋黄飞鸿,却因他的不苟言笑不敢亲近他,有一段戏讲十三姨要帮黄飞鸿做西装,在帮他量身材时,情不自禁地抚摸起他留在墙上的影子;第二集中,因时局动荡,黄飞鸿要教十三姨学自卫术,十三姨却走了神,将两人的影子想象成他们在跳西洋舞蹈;第三集中,十三姨躲在窗外偷听黄家父子对话,黄飞鸿在父亲面前欲言又止,最终不能将有违伦常的与十三姨的婚事跟父亲提起,窗外的影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等等,都极具趣味性。
《鬼马》讲几个老千设下骗局,欲利用夜来香拔老虎须(想敲以麦嘉为首的黑社会的竹杠),结果反被夜来香和罗宾识破,并被他们俩利用。《我爱》的故事更有时代感:夜来香原来是天字第99号特务,得到上级指令,要夺取德国人的武器蓝图“野兽”。此片与二战背景相结合,不但出现爱国特务、日本人(徐克扮演的广岛太郎)和汉奸(秦沛扮演的肥猪),连德国的盖世太保都不远万里来到香港,同样呈现多方利益纠结的热闹场面。这样的故事格局,我个人觉得比《鬼马》更有纷乱感和吸引力。《我爱》换成泰迪罗宾导演,这个奇才因特别钟情《北非谍影》,便把《我爱》一片变成《北非》的搞笑版,并且在怀旧和搞怪等各方面都做到极致。我个人感觉,也许有了第一集的成功,《我爱》手脚放得更开,相当无厘头,像出字幕的开场,夜来香一直倒咖啡,小小的杯子却永远装不满,非常离奇。片中的对白也似乎更为机智风趣,如“我是女人”的暗号,便让罗宾闹了不少笑话。而片尾的机关戏,作为全片的高潮部分,搞笑之放肆更达致癫狂境界。片中罗宾与林青霞有一段跳舞对手戏,令我想到吴宇森《纵横四海》中坐在轮椅里的发哥和钟楚红的一场舞蹈,都拍得幽默流畅。
这两部片的编剧第一署名都是黄百鸣。那时他的创意真是多,经典的《搭错车》也是他编剧的,他还曾参演了《开心鬼》系列和不少合家欢式的贺岁片。八九十年代真是一段辉煌的岁月,如今的黄百鸣仍奋战在影坛,并借《家有喜事2009》再次杀回幕前,精神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