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背包客旅行穷游手机博客杂谈 |
分类: 新疆 甘肃 |
不怕死冒着严冬前往喀纳斯的青旅小分队由五人组成,除我之外,还有明安、明安的女性朋友阿诗、老江和出发前临时插进来的老任。我们在乌市乘坐新疆时间晚上六点的卧铺客车前往布尔津,车程十小时。
明安是从越南来华读书的留学生,来中国七年了,中文系本硕连读,现在研三。起初谁都没有发现明安是外籍人士,因为外表完全看不出区别,中文说的也自然,只是腔调非常像广东或香港人,在青旅时也因此一直被当成是广东人或港胞。直到明安的朋友阿诗到达青旅后,两人的交流让我开始起疑——乍听是粤语,细听就不像粤语了,而且一句也听不懂。我估摸着是越南语或是泰语,最后得知是越南语。明安说这是因为越南语有六个声调,粤语有八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所以越南人说中文的感觉很像广东人。明安说越南语和泰语都属于高棉语系,确实不好区分,就连他自己乍听到泰语时也会误以为是越南语,细听才能区别。
明安的女性朋友阿诗,和明安一样也是从越南来华留学的学生,在长沙读硕,专业是应用语言学。前天晚上从长沙坐飞机到乌市。阿诗说起越南话时感觉特别嗲,让人听着骨头都酥了,比台湾女孩子说国语的感觉“软”多了。莫非越南女生说话都是这种感觉吗,估计男同胞们很难抵挡的住。
老江是公交公司职员,三十岁不到。单位搬家放了员工们一个月大假,利用长假出来旅游。老江表情总是很严肃,说话很谨慎,看上去非常难以相处,但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老任是在我们临走当天到达青旅,也想去喀纳斯,于是与我们同行。
新疆时间凌晨四点,我们五人抵达布尔津。温度很低,冷的刺骨。我们转悠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之前联系过的青年旅社,休息到天亮,出门联系包车前往喀纳斯。
司机师傅是哈萨克族人,师傅说这里是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人与汉人约各占一半。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与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相通。一路上车里放着哈萨克语音乐,轻快又富有节奏感,让人忍不住想跳起舞来。
向喀纳斯驶去的道路两旁以草原为主,现在的时节已满是金黄。遇到羊羔群在悠然自得的吃草,甚至肆无忌惮的在公路上来回晃悠。远处是清晰可见的雪山,听师傅说是阿勒泰山。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到达山顶,翻过山到另一边,进入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雪白世界。位于山中的喀纳斯,已经降过数场雪,处处是白茫茫一片。许多地方的道路也被雪覆盖了。这里的雪纯白无暇,像是新鲜出炉的奶油。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亮闪闪,仿佛钻石一般。气温很低,前几天在乌市买的毛裤、毛袜、厚鞋垫全部派上了用场。全副武装后觉得暖和多了,抵挡的住。
往年的喀纳斯冬季是不收门票的,从今年开始收冬季门票,150元加禾木村建设费20元,学生门票120元,建设费不变。区间车已经停运,只能靠包车进入。因为是边境区域,我们被挨个查了身份证。
一路驶进喀纳斯,途径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到达喀纳斯湖边。这里的美丽不负盛名,冬季的喀纳斯湖有着与秋季截然不同的模样。一些树的叶子已落,另一些则仍然郁郁葱葱。这里处处被厚实的积雪覆盖,白雪点缀下的山体有着独特的美感。湖水湛蓝,泛起层层涟漪,湖中石子清晰可见。与之前见过的许多关于秋季喀纳斯湖景的感觉完全不同,冬季的喀纳斯是另一番模样。本因包车费加门票费的高昂开支而郁结的心情此时已被一扫而空。
沿着湖边被雪覆盖的木栈道行走。时不时回头看去,仍禁不住感叹喀纳斯湖景之美。继续前行,发现部分湖水结冰了,伸出脚试了试,非常滑。明安大胆的站上去跳了跳,很结实。
晚上住在景区里的图瓦人村落,在图瓦人的家庭旅馆里。这里的花费很高,因为冬季喀纳斯大部分旅馆都歇业了,加之冬季房间里需要生火,旅馆价格比夏季要贵一些,我们找到最便宜的是70元/床,五个人睡在同一个大房间。旅馆的食物价格贵的离谱,最便宜的菜是炒土豆丝,一盘58元;荤菜都是好几百,大菜是上千的。看着那份菜单真的会误以为自己多看了一位数。还好我在布尔津自备了干粮。
晚上聊天。和明安聊了许多关于旅行、关于越南的事。旅游经验丰富的明安和老江给我接下来的行走路线提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一直畅快的聊到十二点后,大家才陆续睡下。
明安是从越南来华读书的留学生,来中国七年了,中文系本硕连读,现在研三。起初谁都没有发现明安是外籍人士,因为外表完全看不出区别,中文说的也自然,只是腔调非常像广东或香港人,在青旅时也因此一直被当成是广东人或港胞。直到明安的朋友阿诗到达青旅后,两人的交流让我开始起疑——乍听是粤语,细听就不像粤语了,而且一句也听不懂。我估摸着是越南语或是泰语,最后得知是越南语。明安说这是因为越南语有六个声调,粤语有八个声调,而普通话只有四个声调,所以越南人说中文的感觉很像广东人。明安说越南语和泰语都属于高棉语系,确实不好区分,就连他自己乍听到泰语时也会误以为是越南语,细听才能区别。
明安的女性朋友阿诗,和明安一样也是从越南来华留学的学生,在长沙读硕,专业是应用语言学。前天晚上从长沙坐飞机到乌市。阿诗说起越南话时感觉特别嗲,让人听着骨头都酥了,比台湾女孩子说国语的感觉“软”多了。莫非越南女生说话都是这种感觉吗,估计男同胞们很难抵挡的住。
老江是公交公司职员,三十岁不到。单位搬家放了员工们一个月大假,利用长假出来旅游。老江表情总是很严肃,说话很谨慎,看上去非常难以相处,但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人。老任是在我们临走当天到达青旅,也想去喀纳斯,于是与我们同行。
新疆时间凌晨四点,我们五人抵达布尔津。温度很低,冷的刺骨。我们转悠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之前联系过的青年旅社,休息到天亮,出门联系包车前往喀纳斯。
司机师傅是哈萨克族人,师傅说这里是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人与汉人约各占一半。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与哈萨克斯坦的语言相通。一路上车里放着哈萨克语音乐,轻快又富有节奏感,让人忍不住想跳起舞来。
向喀纳斯驶去的道路两旁以草原为主,现在的时节已满是金黄。遇到羊羔群在悠然自得的吃草,甚至肆无忌惮的在公路上来回晃悠。远处是清晰可见的雪山,听师傅说是阿勒泰山。
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到达山顶,翻过山到另一边,进入了与之前截然不同的雪白世界。位于山中的喀纳斯,已经降过数场雪,处处是白茫茫一片。许多地方的道路也被雪覆盖了。这里的雪纯白无暇,像是新鲜出炉的奶油。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亮闪闪,仿佛钻石一般。气温很低,前几天在乌市买的毛裤、毛袜、厚鞋垫全部派上了用场。全副武装后觉得暖和多了,抵挡的住。
往年的喀纳斯冬季是不收门票的,从今年开始收冬季门票,150元加禾木村建设费20元,学生门票120元,建设费不变。区间车已经停运,只能靠包车进入。因为是边境区域,我们被挨个查了身份证。
一路驶进喀纳斯,途径卧龙湾、月亮湾、神仙湾,到达喀纳斯湖边。这里的美丽不负盛名,冬季的喀纳斯湖有着与秋季截然不同的模样。一些树的叶子已落,另一些则仍然郁郁葱葱。这里处处被厚实的积雪覆盖,白雪点缀下的山体有着独特的美感。湖水湛蓝,泛起层层涟漪,湖中石子清晰可见。与之前见过的许多关于秋季喀纳斯湖景的感觉完全不同,冬季的喀纳斯是另一番模样。本因包车费加门票费的高昂开支而郁结的心情此时已被一扫而空。
沿着湖边被雪覆盖的木栈道行走。时不时回头看去,仍禁不住感叹喀纳斯湖景之美。继续前行,发现部分湖水结冰了,伸出脚试了试,非常滑。明安大胆的站上去跳了跳,很结实。
晚上住在景区里的图瓦人村落,在图瓦人的家庭旅馆里。这里的花费很高,因为冬季喀纳斯大部分旅馆都歇业了,加之冬季房间里需要生火,旅馆价格比夏季要贵一些,我们找到最便宜的是70元/床,五个人睡在同一个大房间。旅馆的食物价格贵的离谱,最便宜的菜是炒土豆丝,一盘58元;荤菜都是好几百,大菜是上千的。看着那份菜单真的会误以为自己多看了一位数。还好我在布尔津自备了干粮。
晚上聊天。和明安聊了许多关于旅行、关于越南的事。旅游经验丰富的明安和老江给我接下来的行走路线提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一直畅快的聊到十二点后,大家才陆续睡下。
前一篇:背包旅行第48日—布尔津
后一篇:背包旅行第50日—喀纳斯第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