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4年29期 7月21日出版
文/李松
自2014年7月11日起,重庆市对设在历史建筑、公园等公共资源中的会所再次进行拉网式摸排,全面进行清理整治,以确保9月底整治工作取得成效。
“私人会所”是只对少数人开放的场所,是“圈内人”的自留地,有的置身公园,十分招摇;有的占用古建,豪华气派;有的深居陋巷,极尽奢华……这些会所助长了奢靡之风,有的甚至成为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场所。要彻底治理“四风”问题,就须对“会所歪风”施以重拳。
自2013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以来,各地对一些高档会所或关停整顿,或调低菜价,或拆除豪华装修,走平民路线,这无疑是对“会所歪风”的一次沉重打击。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中央禁令的高压态势下,一些高端会所却潜入“地下”,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比如摇身一变为茶楼、庄园、农家乐等等,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也随之转入此类隐蔽场所。
如果制度缺乏足够刚性,“会所歪风”就将卷土重来。今年5月,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又发通知,要求继续把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反“四风”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整治范围和纪律要求,坚决刹住“会所歪风”。
这次通知细化了整治范围,明确重点整治“只对少数人开放的场所”等四类会所,这意味着扫“四风”行动更加深入,不留死角,不留余地。
按照中央要求,对“会所歪风”治标更要治本,不但要关闭那些藏污纳垢的会所,而且要建章立制,对各类会所的设立、经营进行有效监管。最关键的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彻底斩断会所与官场千丝万缕、盘根错节的利益链。
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前提是健全权力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不能仅停留于党员领导干部承诺拒绝“会所歪风”,还必须依靠健全的财务管理和严格的审计制度,严控各级政府机关部门的经费开销;需要纪检监察机关明查暗访加强监督执纪,并鼓励和引导群众、媒体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更广泛的监督,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体制机制。
同时,对违规违纪者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例,做到警示一群,教育一片。只有从源头上真正刹住“会所歪风”,才能给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