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瞭望》评论:决策失误须担责

(2014-05-24 10:18:57)
标签:

责任心

威慑力

绩效考核

世界

同时

分类: 评论

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4年第21期  5月26日出版

文/李松

5月18日,媒体曝光吉林省吉林市投资3亿建的客运站,因地理位置较偏远,也没有公交线路等配套设施,导致乘客和车辆不愿去,仅有几趟省外车辆仍在运行。目前,当地另投10亿新建客运站。

无独有偶。江西赣州2009年立项建设的钟塔主题公园,日前以停建的方式宣告计划失败。该项目已累计投入4.5亿元,年收入却仅有30万元。

 这些耗资数亿的民生工程,由于决策失误而成为了“闹心工程”。近年来,此类现象在全国各地屡见不鲜。
        决策失误造成巨大损失,自然令公众痛心,因为损失的是公众的血汗钱。但现实中,却几乎没有谁被追究行政责任,更别说承担法律责任。 

从以往情况来看,不论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造成多大的损失,往往一句“好心办坏事”评价,或轻描淡写的一句“交学费”,便将所有责任轻而易举地抹去,至于那些带有领导班子集体性质的决策失误,“法不责众”更是挡箭牌。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然而,长期以来,有些地方在这方面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

 在项目建设中,有些地方在缺乏准确全面信息、没有经过专家咨询和论证的情况下,由“一把手”拍脑袋决定,主观随意性大。同时,在现行决策机制中,决策及相关信息的垄断,民意处在被架空的境地,无法被纳入决策框架,以致公众对决策的过程、内容知之甚少,监督无从谈起。

更主要的是,有些地方缺乏有威慑力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久而久之,一些领导干部对决策缺乏足够的戒心,对一些新建项目说停建就停建,公路刚开通就被“开膛破肚”,而且“大手笔”越来越大,热衷于“中国第一”、“亚洲之最”、“世界最高”等大项目,越是如此,决策失误的风险和损失越大。

 将钱“用在刀刃上”,是起码的财政伦理。决策者不但需要为决策失误承担风险,而且应把决策效益列入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责任追究是避免决策失误不可或缺的手段。没有问责,决策失误就不会停止,无人担责就必将继续。因此,有必要给决策者戴上决策失误问责的“紧箍咒”,让决策者为自己的决策失误“买单”,使那些决策班子或个人,在决策时慎之又慎,以增强他们决策时的责任心,降低决策失误的产生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