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4年第20期 5月19日出版
文/李松
5月9日,中央纪委网站消息称,中央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魏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至此,今年已有多名与纪检监察系统有关的官员被查。除魏健外,还包括曾在中央纪委任职多年的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金道铭,原中央纪委委员、中科协原常务副主席申维辰,山西省监察厅原副厅长谢克敏等。
中央提出对腐败“零容忍”,理所当然也包括对纪检监察系统拒腐防变的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只有严于律己,才有底气去要求别人,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
早在去年5月,中国纪检监察系统就掀起“清卡行动”,迈出从自身做起、树立清廉示范的第一步。今年3月,中央纪委机构改革新增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旨在通过内部监督的方式对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进行监管。这一系列密集推出的举措,进一步加强了纪检监察系统自身队伍建设的力度。
魏健被查,体现了中央纪委在反腐工作中“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是反腐“零容忍”、“无禁区”的范本。
这对其他纪检监察干部来说,无疑是一堂活生生的警示教育课。同时,也会给公众注入了更多反腐的信心。
用铁的纪律扫除“灯下黑”,中央纪委发出这样一个明确的信号——没有人享有免于监督的特权,纪委自身也置于制度监管之下。
纪检监察干部是查办腐败案件的主体力量,他们常常会成为腐败分子拉拢腐蚀的对象。而事实也反复证明,纪检监察干部并非“圣人”,他们也会受到各种诱惑,甚至个别还会由此迷失自我、走上歧途。比较典型的是,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利用手中权力,对该查的案子不查,该重办的案子不重办,甚至把办案当成了“致富”手段。
就纪检监察干部而言,宜从魏健身上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自觉抵御腐败侵蚀,以保证“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顶层设计而言,更须做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建立一套完善的纪检监察系统“不能腐、不易腐”的制度,给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和一线办案人员戴上“紧箍咒”。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要反腐不留空白区,反腐不设保险箱,“打虎者”真正做到“权力自洁”,中国的反腐大业就值得期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