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爱情

(2014-02-25 11:07:13)
分类: 散文

选自李松散文集《一个人在路上》(2013年,华夏出版社) 当当淘宝等网站及全国书店热销

文/李松

   北京雪后的日子,寒冷得透骨,休假在家,什么地方也不想去。我坐在书桌前,边看书边一杯接一杯地喝热茶。整个屋里就我一人,我的思绪在文字中断断续续地游荡。窗外走过的人们,高一脚低一脚地踏在雪地上发出的“咯吱咯吱”的声音,同打雪战的孩子们的欢笑声掺和在一起,使偌大的院子一大早就沉浸在一种沸腾的气氛中。我想,在大雪的净化下,现在整个北京肯定显得天高地远……
    这时,有脚步声在我的门口停下,随后传来“嘟……嘟……嘟……”的敲门声,节奏优雅而迟疑。我不禁奇怪,到北京后,除了房东每月固定时间来收房费,还没人来敲过我的门。现在离收房费的时间还早呢,再说,房东一般是老远就把破锣嗓里的声音送到我的耳膜,隔两三分钟才来敲我的门,而且总是把门敲得烂响,架势犹如鬼子进村。然而,今天是谁呢?
    开了门,我惊呼起来。站在门口的是三年未见的朋友舒娟,身后跟着她的男友杨柳。四年前我就和舒娟认识了。那时她二十五岁,和我同在云南的一所大学教书。那时我除了教书,就是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写报告文学度日。因为我们都是学中文的,所以有很多话能聊在一起。有时为一个文学上的观点,我们往往会争得面红耳赤。可能是因为学校所处位置太闭塞太压抑的缘故,我们在一起聊得最多的另外一个话题就是流浪。我认为我是一个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混合物。有几次,我曾和她说我准备辞职到北京或广州发展。每当这时,她就说好呀,接着会很认真地帮我憧憬那种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浪漫生活,感觉好像自己已经成为流浪中的主角了。
    1999 年8 月,我实在忍受不了云南那种死水般的教书生活,终于从人们悲悯和不解的目光中逃跑了,抛弃了铁饭碗,离开那座城市,只身来到遥远且陌生的北京。我开始并没有想过要在这里获取什么,只是一心想流浪远方,远离旧时的自我,以崭新的心情,自由地生活在他乡的阳光和风雨里。那时舒娟与杨柳正在恋爱,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杨柳是云南大学毕业分到我们学校教书的,不到一年,就和舒娟双双坠入情网,无比甜蜜的样子,煞是令人羡慕。因为没共同语言,我和杨柳也就没太多来往。舒娟一直不相信我会真的辞职,记得在我和他俩告辞的时候,舒娟反复问了好几次:“你真的辞职了?”
    到北京后,我和舒娟联系过几次,后来由于各自都繁忙,就失去了联系。三年未见,想不到他们居然跑到北京来了。

    我抱怨道:“为什么不先打个电话呀?”
    “打电话到你单位,听说你这段时间休假,就没给你家里打电话了。你的住址都是你同事告诉我的,不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舒娟说。
    舒娟告诉我,说杨柳已经辞职,也准备到北京闯荡。而她这次和杨柳一起到北京,也是想利用寒假这段时间看看情况,如果顺利找到工作的话,也想辞职,不想再回云南了。
    “没搞错吧?”这次轮到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后来看了杨柳的辞职证明,才相信他们根本没开玩笑。
    舒娟告诉我,在还没到之前,就已经托同学在航天桥附近租了一套两居室,每月房租一千五百元。“真够腐败啊!”我不禁惊叫。杨柳无奈地说:“已经一次性付三月的房租了。那里条件还可以,就是房租太贵,因为是同学帮找的,就抹不下面子。等租期满了再重新找便宜一些的,刚到北京也不想那么奢侈啊。”
    “找到工作了吗?”我急切地问。
    舒娟显得很忧虑:“我们已经到北京半月了。一来就为生计四处奔波,也没和你联系。杨柳已经面试过几次,都没聘上。我也想找一家报社做编辑或记者,不然我们带来的积蓄不够折腾多长时间。”
    走的时候,我让他们各自留下一份求职简历,有机会的时候也想帮他们一把。于是,我开始托朋友、上网查询、报上看招聘广告……
    一周后,舒娟打电话来,说她找到工作了,在一家报社,不过没有底薪,主要是靠稿费和拉广告拿提成,反正现在也没其它什么好去处,先干着吧。末了问我有没有认识的老板想写报告文学。我知道这是另外一种广告。接着我便和我认识的一些老板联系,最后有一个老板说,他正在生产一种绿色蔬菜,过两个月就上市,刚好想宣传一下,让舒娟下月和他联系。
    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舒娟,她很高兴,说事情办成了请我吃饭。要挂电话的时候,她告诉我,杨柳还在继续找工作,也没合适的,而且心情越来越糟糕,脾气也越来越坏,有时还和她吵架……我只好安慰她几句,也没太多在意。又过了三周左右。一天,我正在上班,电话响了,是杨柳的。他让我下班有空的话到他们那里一下,说他和舒娟吵架了,我是舒娟在北京唯一的朋友,让我去劝劝舒娟。
    我们相约在中央电视塔附近一个避静的饭馆见面。杨柳和舒娟,已经完全没有刚刚见面那天意气风发的样子。此时,我才知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了。吵架的主要原因是舒娟的寒假马上就过完,在回去不回去这个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两杯酒下肚,杨柳满面愁容地说:“想不到在北京这么难发展,都来将近两个月了,还没找到工作。舒娟是找到了,可工作又不尽人意,如果两个人都在北京漂泊,这种生存压力太大,我实在受不了。所以我想让她先回去,等我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再说,可她就是不回去,这样矛盾就出来了。”
    “我也知道这样在北京压力很大。”舒娟眼睛红红的,口气显得极为沮丧:“杨柳走后,单位也有人在猜测我早晚会辞职。可是一到北京,我发现根本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不但竞争压力大,而且生活成本高。以前想象的那种流浪生活,原来就是这么回事……”
    我在静静地听,无言以对。
    “所以我想与学校说说,让杨柳再回去,你说可以吗?”舒娟把求援的目光转向我,“按目前这种情况,我根本不可能辞职,也不想辞职。可是,杨柳又不愿意回去,他心里根本就没有我。”

    杨柳好像显得异常激动:“以前我根本就不想到北京,不都是你怂恿我辞职,才有今天的结果吗?现在即使单位同意我回去,我也放不下脸回去。我决定辞职的那时,就想过不管混得怎么样,也不可能有回头路走……”
我理解杨柳的感受,因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男人的面子,这时会成为不回去的最好理由。这点,舒娟体会不到。
    那晚,我们聊了很长时间。自始至终,杨柳一脸憔悴一身狼狈,舒娟低声哭啼六神无主,他们所有的相互抱怨,让我如坠云雾。人们都说北京是座雍容华贵的城市。这点在我走出北京西客站的那一刻就能感受到,北京是一座有沉厚积淀的千年古城,它的雍容华贵是它的历史感所带来的。但是到今天,北京雍容华贵的涵义在强调它建筑与文化的宏大之外,又着重了一点,那就是你凭什么进入它的雍容华贵?第一步,除了有钱,还有什么呢?
    如果现在舒娟很冒昧地辞职到北京,两个人都在北京漂泊,生存压力会极大。在杨柳不可能回去的前提下,那就意味着双方的爱情寿终就寝?最后我还是得表态。于是,我只好含糊地说:“干脆舒娟先回去,等杨柳稳定下来再说吧。”
    舒娟和杨柳沉默了一会,说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在送我到车站的时候,杨柳说了一句话:“如果我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就没这些情况了。”我认为,这绝对是真理!
    过了两天,舒娟要回云南去了。在车站,她含着泪水对我说:“我有一种预感,我觉得我和杨柳的感情算完了。实际我和杨柳的感情一直很好,本来打算下半年结婚的。我真后悔,我不应该怂恿他辞职,现在他总以此抱怨我。现在我才知道,生活是很现实的,浪漫需要有物质基础,爱情也是需要有物质基础……”
    舒娟就这样走了。
    又过了两个星期,杨柳给我电话,兴奋地告诉我,说他在一家公司找到工作了,尽管薪水不高,但解决生计应该没问题。并且告诉我,说他现在已经搬离原来那个地方,和另外一个人合租房,这样可以省一些房费。最后留下公司电话,让我有事和他联系。
    没多长时间,舒娟打电话来。在电话里还是哭哭啼啼的,说杨柳最近一直把手机关着,人没个影。“那你打到他公司找他吧。”我说。
    “他找到工作了?”舒娟很惊讶,“他可从来没告诉我呀,我还一直为他担心呢。”
    我为舒娟马上有一种隐隐约约的不祥。我只好把杨柳公司的电话告诉她,对她说了许多安慰的话。

   又过了一段日子,舒娟给我来电话,口气里充满忧伤和哀怨:“……杨柳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有时工作忙就住在公司里。我有时夜半醒来,打一个电话过去,杨柳那边还在工作。我问他吃饭了没有,杨柳说方便面正泡着呢,让我快睡。我就搁下电话一个人流眼泪。我想,他怎么就少了一份当初的热情和激情呢?难道距离就会造就这么多的鸿沟?有一天,我打电话到他公司,他说这样打电话去公司会影响他的工作,并且他还抱怨你把电话告诉我,当时,我就生气地把电话挂了。后来,我给他打过几次电话,他都不接,让前台小姐告诉我说他不在。我大哭了一场,闷头睡了两天。从此,我再也没打电话去,他也从来不打电话来找我了。我们三年的爱情就这么简单地结束了。在我决定回云南那刻我就知道,我把男友搁在北京,要守住他的心,真的很难。感情太靠不住了,
更何况是漂泊北京的感情……”
    舒娟讲完了她的故事,她自始至终都在告诉我,她不会再相信爱情了,曾经的海誓山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我相信,属于杨柳和舒娟两人的关系,又恢复到了以往的陌生。

    每次想起杨柳和舒娟的爱情故事,在酽茶一样浓的惆怅里,我发现北京依然是那么的孤傲!它在明澈着、映照着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让我们在一种大美之中,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不敢轻易地相信自己曾经所经历的一切,包括爱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
后一篇:下坠的姿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