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枪手

(2014-02-21 18:57:38)
标签:

正在

只是

村民

自由职业者

那帮

文化

分类: 散文

选自李松散文集《一个人在路上》(2013年,华夏出版社) 当当淘宝等网站及全国书店热销

文/李松

    枪手老秦是我流浪到北京后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在一位熟人的引见下,我在圆明园附近一个偏僻洁净的小酒馆里见到了胖乎乎的老秦,他先用有些浮肿而又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我,然后握住我的双手使劲左右晃动片刻,坐下,就算认识了。
    只记得那天,我们喝了许多啤酒,说了许多话,甚至还有一些琐碎事情,过后连我自己也没法记住。
    老秦住在圆明园中的一间小平房里,他是同另一位外地枪手合租的,每月每人二百元,后来那位枪手的妻子在老家遭车祸住院花了大笔钱,老秦就把全部租金自己承担了,用他的话说:“谁没有倒霉事儿?”老秦只是北京众多枪手中的一位。

    枪手是北京社会生活中的另类,也是一个极活跃的群体。他们与自由撰稿人略有不同,所谓自由撰稿人,是不隶属于任何一家新闻机构,而又从事采写新闻报道的自由职业者。枪手也属于自由撰稿人,不过他们是受雇于某人或某单位写稿,只领报酬不署名而已。我住在北大,常从北大西门出去,跑到老秦那里神侃。
    每次去,都遇到他在电脑键盘上敲字,显得很疲惫,见到我,第一句话总是:“好累!”
    与老秦混熟后,他便常带我去认识他那帮朋友,他们住在圆明园里。老秦说,他们都是来自外省,原先有单位,后来丢掉铁饭碗,远离家乡,来这里过他们称之为“三无”(无户口、无单位、无家庭)的生活。在那里,我看到一群群面有菜色、桀骜不训的年轻人,他们中不乏才华横溢的画家、作家、诗人、枪手、歌手……他们一边在刚够温饱的日子里喘息,一边在诗歌、色彩、音乐、啤酒、女人中陶醉。
    老秦告诉我,这一带正在拆迁,所以他的许多朋友都搬走了。北京资深自由撰稿人汪继芳曾以这里为背景,写过一篇题为《二十世纪最后的烂漫——圆明园艺术村纪实》全文发表在《钟山》上,引起很大的社会反响。

    “我们是最后一批撤离的村民了……”老秦看着附近正在清除的平
房说,语气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凄清和忧伤。
    北京是一个大世界,希望与失望相伴,追求与飘零共生。我在北京的自由撰稿人生涯中,与老秦的相识使我多了个知己。他和我一样从外省来,同二百万外来大军在各个行业里挣扎着、奋斗着,寻找和改变命运的机会,重新构建自己人生的大厦。同老秦接触时间一长,对他便多了些了解。以前他曾在吉林省一个小县城的机关宣传部工作,因与上司不和,后辞职成了一个“没有单位”的人。在那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还习惯有一个单位去上班,去领工资,生了病有人管,退休后有退休金……
    每提起当初,老秦总是神气地说:“我是我们那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老秦辞职后,干过推销、开过商店、搞过养殖,但都一事无成。这时,一位朋友把他介绍给省城报界的一个老总,说:“帮帮忙,我的这朋友
丢了饭碗,你给口饭吃,干什么都行。”老总碍于朋友面子,只好为难地答应了。
    开始他干一些收发、分报之类的活,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没劲,他便央求老总让他到外面采访,结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后来一发不可收拾,他写的稿不但老总喜欢,读者爱读,而且还有许多上了中央级报刊。老秦终于发现了自己的特长,他认为自己具有记者的敏锐、独立的判断、乐于吃苦的精神、驾驭文字的能力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认定自己天生就是一块当记者的料。这种自信,使得他尽管有老总再三挽留,也义无返顾地到北京闯荡来了。
    在北京,老秦先后应聘于几家大报任记者,终于实在受不了别人的约束,便干脆从报社搬到圆明园住,当起了为别人编书写书的枪手。
    那天清晨,传呼机嘟嘟地把我从梦乡叫醒,一看,是老秦在呼我,便想着有急事,匆匆跑到楼下回电话。一拨通,老秦粗大的嗓门吼了起来:“哥们,过来喝酒,我今天收到了一笔稿费……”我睡意全无,骑了车直奔圆明园去。
    老秦在他狭小的居所,准备了一只烧鸡、一大箱啤酒,另外还有不少好吃的东西。他显得很兴奋,一边喝酒一边滔滔不绝地讲着:“这两月我在为一个名人写书,说好只要满意就付三万,今天已全部领到了。我真正领会到一个不需要去单位领工资的人,身心是自由的,如果我每天都花几小时奔命于地铁公共汽车中,又怎能以充沛的精力撰写文章呢?在单位上,我最怕的还是难处的人际关系,常常是莫名其妙就得罪了一些人,于是工作起来就不明不白地遇到麻烦。有意去八面玲珑,又倍感委屈,弄得整日紧张兮兮,不知人生乐趣何在。现在好了,我在为自己生存着,揽到活,可以自由安排时间,每月下来,尽管辛苦,但收入不簿,也值……”
    老秦喝得满脸通红,忽然他顿了顿,双眼变得湿润起来:“唉,每个人心里流血,只有自己才知道。我每一次与那些名人签约,就像在签卖身契。特别在文章出来后,却署着别人的名字,那种感觉就像自己生了个孩子却不能去认领一样的痛苦,钻心的痛苦……”
    老秦把满满一杯酒一饮而尽,似乎要把一切酸甜苦辣吞下去。那天,我与老秦喝到很晚才回到住处,我以一颗外地人的心,去体验着另一个外地人充满希望的心,这承受着怎样的重负!
    现在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个事实,当我从云南那座小城来到北京以后,我并没有觉得孤独,因为在北京这个广阔的天地,我有许多像老秦这样正在上升或沉沦的文学朋友,共同的抗争已使我们生命的呐喊更加强大更加辉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