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瞭望》评论:“拼车”合法化的意义

(2014-01-04 16:09:32)
标签:

智慧

新问题

路段

首个

意义

文化

分类: 深度调查

http://photocdn.sohu.com/20061229/Img247330669.gif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2014年第1期  1月6日出版

文/李松

    “拼车”是否合法?这个多年处于争议中的话题,在北京有了定论。自2014年1月1日起,随着《北京市交通委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发布,北京市民合法拼车将不再被认定为“黑车”。
    这个国内首个关于拼车的地方新规,不但使合乘和非法运营能够得到明确区分,乘客合理分摊“拼车费”也首次得到官方认可。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拼车在北上广等各大城市悄然流行,却始终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只要涉及费用,无论多少,均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营运”,并将面对巨额罚款。
    由于长期无章可循,拼车领域也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有人以拼车之名,大行非法营运之道;拼车多方纠结于价格,争执不下,徒增交易的时间成本;事故发生后,各方责任比普通运输事故要纷繁难分,导致纠纷不断,等等。
    从国外现状来看,不少国家对拼车都进行鼓励和保护,并辅以政策引导。比如鼓励车主多搭行人,在满员的情况下可免收或少收高速费;通过提高收费控制私家车空载率;对挂牌车辆在满员的情况下,在部分路段可优先通行。
    就国内情况而言,拼车合法化可谓大势所趋,也能一举多得。首先,可减少空载率,缓解交通压力,保持道路通畅。其次,城市汽车尾气污染严重,拼车是降低单位能耗和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第三,随着油价飙升,有车族可以拼车吸引他人乘坐以减少自己养车的费用,无车族可以拼车以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带来的麻烦,如拥挤、晚点等。
    然而,由于“非法营运”和“有偿拼车”存在模糊边界,给监管增加了难度,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对拼车一禁了之,几乎成为各地城市管理者的唯一选择。
    北京市对拼车给予法律保障,开全国风气之先,具有破冰意义。北京拼车新规的最大亮点,在于承认了在汽车社会背景下,拼车所承载的积极意义,并通过制定规则、订立契约,让拼车发挥更大作用。可预见,在实践中可能还会有新问题、新情况出现,规则本身也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创新的过程。尤其对各方关注的“成本费用如何制定”、“乘车安全如何保障”、“出了事故谁来承担”等细节问题,还需要有更多可操作性的细则加以跟进。
   只要市场不虚位,行政不缺位,拼车合法化就不会有太多纠结。作为城市管理者,宜有足够的决策勇气和智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