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岳飞剿湖匪娶了太湖女子?

(2012-09-05 14:51:11)
标签:

太湖

《岳飞传》

宜兴县

岳家军

文化

 

本文作者 王道

说起岳飞与湖匪的旧事,笔者发现有两路截然相反的评论,一路对其在太湖剿除湖匪表示拍手称快,至今太湖沿线人民还铭记着其大恩大德;一路则是质疑其在洞庭湖镇压湖匪的行为,甚至有人认为岳飞率军剿除以杨幺为首的洞庭义军是其一生最大的污点。不妨扒扒看。

http://s15/middle/55fd8115gc8eed890433e&690

1、不堪挑衅,岳家军横扫太湖土匪

首先说说岳飞在太湖剿匪的事迹。太湖自古就是出湖匪的热门地方,从各种记载和叙述的情况看,这位民族英雄在太湖剿匪并非有意而为之,具有较大的随机性。

从当时的南宋形势看,面对金兵的大举南侵,宋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后来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作为前线的大将,岳飞一直都提出要守住长江,尤其要守住南京及苏锡常一带。

岳飞剿匪这段记录在《宋史》里有简短叙述:

“杜充将还建康,飞曰:‘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充不听,遂与俱归。……

    四年(建炎),兀术攻常州,宜兴令迎飞移屯焉。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又遣辩士马皋、林聚尽降其众。有张威武者不从,飞单骑入其营,斩之。避地者赖以免,图飞像祠之。”

这里提及的郭吉就是长期驻扎在太湖的一股强悍湖匪,只不过其背景有些复杂而已。此事在《太湖备考》“记兵”中有所简记。著名宋史研究学者邓广铭先生在名著《岳飞传》中也有专门记述。根据邓先生的研究,岳飞率领的抗金部队原本驻扎在广德军(今属安徽)的钟村,本是因为到那里后就可“资粮于官”,可以使部队不再专靠劫掠来维持生计。因此,到了钟村之后,他们就下令给各自的部队,不许他们继续骚扰当地乡村居民。但约束虽严,却收效甚微。有一个名叫李寅的,是岳飞部队中一名随军效用使臣,见此情况,便向岳飞献计说:

    若移军到宜兴县太湖边上的张渚镇附近屯驻,就可制止此类事件。因为那里三面濒临太湖,只有一条陆路与外面相通,且是一条极狭窄的道路。只须派一名小将官把守住路口,士兵便无法出外作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岳飞把两支部队一同移驻宜兴县境的太湖岸上,不许士兵们随意外出,免得他们去打扰村民。

    “在宜兴县境的太湖岸边,原有郭吉的一支水军驻扎在那里。这支水军,也是在建康战役中被女真兵马打败后,溃散逃窜到这里来的。当郭吉听到岳飞要移军宜兴县境的消息时,便收捉了许多民用舟船,满载随军的老小,急忙开往太湖里去。但郭吉所属有一员名叫庞荣的部将,在不久之后,却终于率领这支拥有百余只舟船的水军,背叛了郭吉而投归岳飞。

    窜入宜兴县境内的一些散兵游勇,岳飞尽量把他们收编在部队当中,用军纪加以约束。不肯接受收编,或一向在县境内劫掠居民的,岳飞就出动兵马去攻讨。在很短的时期内,被岳飞所降服的,有马皋和林聚的两支;被他用武力平定了的,有张威武的一支;被他追逼得穷蹙无计而去投降了张俊的,有戚方的一支。此后,宜兴县境之内便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势。受着散兵游勇和盗匪轮番骚扰的邻境居民,很多家都扶老携幼而来,把宜兴县当作他们的临时避难之所。(邓广铭《岳飞传》)”

岳飞在太湖剿匪的事迹大致就是这些情节,当然在民间还有很多相关联的故事和细节。譬如,一种说法是,当金兵一直打到江苏常州时,处在太湖之畔的宜兴仍为原宋水师统制郭吉率领的溃军所占,这一带的居民面临内匪外敌,生活可谓苦不堪言。这时,就有人派岳飞昔日的同事赵九龄邀请岳飞前来驻扎,并说宜兴有粮可供一万军队用十年。当然,当地人邀岳飞前来主要还是考虑维护社会治安。那个时候,部队粮饷奇缺,不少部队行抢劫扰民的事情不在少数。同时,基于地理形势考虑,由于宜兴是宁(南京)杭(杭州)的走廊,是重要的军事枢纽,驻军于此,一方面是为了抑止金兵取道常州、无锡,穿过太湖而直逼杭州,另一方面又可以迎击芜湖、广德东下的敌军。进可以攻南京,退可以保“首都”杭州。

到了宜兴地方后,岳飞发现郭吉果然影响不小,当地人提其恶名无不愤恨,但此人有兵有船,来去自由,当地武装根本不能制服于他。还有野史称,这帮人不抗金也就算了,竟然打起了岳飞部队粮饷的主意,彻底激怒了岳飞,下决心彻底剿灭。

岳飞在宜兴还有一事颇令人称奇。此事源自《三朝北盟汇编》,邓广铭《岳飞传》亦有大概记录:

 绍兴元年当岳飞的部队还驻扎在宜兴时。宜兴百姓,有人控诉说,当岳飞不在宜兴期间,其舅姚某对当地有所骚扰。在岳飞看来,这是严重触犯军纪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岳飞便去告诉母亲说:

  舅所为如此,有累于儿,儿能容,但军情与军法不能容。

  但在母亲的极力劝说之下,岳飞终于没有按照军法行事。在前往徽州的的途中,有一天,岳飞和几员小将官共同押送战马,他的舅舅姚某也在内。姚某突然骑马飞奔向前,在超越岳飞数十步时,他有的放矢,把箭射向岳飞,却只射中马鞍的鞍桥,而没有射在岳飞身上。岳飞立即驰马逐舅,把他擒下马来,令裨将王贵、张宪捉其两手,自取佩刀剖其心脏。  

  岳飞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惊讶地说:我最钟爱的这个弟弟,你怎么干出这样的事来!

  岳飞说:他的箭所射中的地方,如果稍微偏上偏下一点,那我就被他射死了!我如被他射死,母亲虽想过一天平安日子,也将不可得了。箭只射中鞍桥,正是天要保佑我。今日我不杀舅,他日必为舅所杀。所以还是把他杀掉为好。

总之,岳飞已经杀掉了舅舅,至于当时舅舅是否对他射箭就无从追查了。于是很多史家也认为,岳飞杀舅情节应属误传,不足为信。但很多史书都是白纸黑字记录着,如果此事属实,可见,岳飞治军严厉性,对于骚扰民众的湖匪更不会心慈手软的。

2、岳飞剿匪后娶了太湖女子?

岳飞在宜兴剿灭太湖湖匪的事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就连常州的诸多市民也都纷纷搬迁到宜兴居住,接受岳家军的庇护,而且家家户户都画了岳飞的像,百姓还在宜城东庙巷内周王庙旁用砖为岳飞砌了个生祠,表彰他的功绩。生祠内正厅设岳飞石像,长年供奉。以最高的礼遇纪念这位民族英雄。也正是通过剿匪这一战,彻底让岳飞在江、浙、皖等地扬名走红了。

剿匪后,岳家军与地方百姓相处非常融洽。“到他移军到宜兴县境时,距他离家之日已及三年,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也全都沦陷在女真贵族的统治下了,这使岳飞对于家乡和家人的安全更加悬念、担忧。岳飞派遣专人到汤阴县去迎接亲眷,他的全家却都逃难到外乡去了。后经多方探询,才找到了他的母亲和两个儿子,并把他们迎接到宜兴县军营中来。那位刘姓妻子,却已经改嫁别人了。于是,岳飞又在江南迎娶了一个姓李的女子为其妻室。 (邓广铭 《岳飞传》)”

或许,正是在剿匪后极其融洽的氛围下,岳飞才破例在征途中迎娶地方姑娘的。后来还有人考证出,岳家军驻扎的所在地就在宜兴唐门里。并说岳飞与宜兴女子李娃在张渚结婚,当年十一月,三子岳霖便降生在唐门军营。宋孝宗帝为岳飞平反后,岳霖及岳氏后人曾重返唐门,受到当地百姓欢迎,大家争买田宅相赠,欢迎岳霖落户。岳霖后来也是娶亲成家于宜兴唐门村。直至今日,据说仍有不少岳家人祖宗战斗过的太湖之畔生活着。

当然也少不了形形色色的传说。譬如地方志称,现在太湖里三桅以上的船只都是岳飞当年在太湖围剿土匪时留下的战船演变而成的(《洞庭东山志》第482页)。前段时间,还有苏州地方报纸报道称,东山镇陆巷村姜氏祖先可能是岳飞手下的太湖水军统领,甚至有老教授称,他曾在光福太湖渔民手中看到过牛皋、杨再兴的家谱(《东山陆巷姜氏祖先是岳飞部下有旁证?》2008年7月6日《城市商报》)。

就连现在罕见的太湖七桅大船上的渔民也都称自己是岳飞水师的后裔,最崇拜岳飞,结婚拜堂前都要先敬“南元帅”(岳飞元帅)。

甚至就连太湖附近居民饮食都与岳飞剿匪扯上了关系。根据太湖民间故事情节,话说岳家军在太湖剿灭了湖中“三山四寇”,收服了太湖大王,临走时,留下了一支水军维护太湖安宁。他们平时除了操练,巡逻湖面,有时也下湖捕鱼。这支部队就是太湖渔民先祖之一。根据传说,绍兴十一年除夕那天,岳家军在太湖里操练。忽然天空骤变,黑云压顶,狂风大作。湖面上怒涛恶浪,一会儿把战船抛上浪尖,一会儿把战船丢下波谷。将士们全爬在甲板上不敢动一动,只好听天由命。风雨、雷电、雪花、冰雹一齐肆虐,这真是从来没有见过的怪事。一袋烟的工夫,天又放晴了。人们弄不明白,只道是神怪在作祟。

    第二天却传来了岳元帅被害的恶耗!秦桧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他杀了。将士们个个悲痛欲绝,人人发誓,不再为昏君和奸臣卖命,纷纷脱下战袍。他们和狂怒的老百姓一起,拿面粉做成秦桧的小人样,用刀剁开,边剁边喊:“杀你个秦桧!”再合在一起,用筷子压它,边压边喊:“压死你个秦桧!”又恨恨地拉长,放在油锅里,一边炸,一边喊“油炸桧!油炸桧!……”炸好后,人们一边喝粥,一边咬“油炸桧”,以泄愤恨。据说这就是“油炸烩”(油条)的来历。另外还有传说,流行江南的“金花菜”也与岳飞在太湖一带抗金有关。

就连太湖半岛东山镇上一棵古紫藤也成为岳飞剿匪的见证。众所周知,牛皋是岳飞手下的大将,传说当时东山有位姓杨的起义首领,在太湖里举旗造反,以洞庭东西两山为据点,自立为王,与政府作对,危害渔民、居民。岳飞奉命来太湖剿匪,牛皋为先锋。但牛皋是旱鸭子,不懂水战,有一天晚上,牛皋乘船到太湖巡逻,恰与杨的部下战船相撞,牛皋跌人湖中,被抓获。船到渡水桥上岸,杨的部下押着牛皋走得很吃力,因为这个悍将很不老实。中途经东街头粗壮的紫藤树下,押解人员想停下来歇一歇,可是又怕牛皋逃走,于是就把她绑在藤树的主干上,引得不少民众前来观看。此事被岳飞知道后,设法营救,最后在岳飞的仁义感召下,杨匪归降,与岳飞一起抗金。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