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55fc1d2egx6D4cZ7LIc08&690
美国普通百姓家庭富裕否?(二)
(二)高 收入家庭
据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数据看,全美年收入在39、4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只佔1%,年收入19、3万美元以上家庭只佔5%,年收入11、4万美元以上的家庭只佔10% 。
我们再看一下高收入家庭。 从笔者一些熟悉的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家庭看。这些人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或九十年代,拿着美国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来到美国攻读硕士、愽士学位的,可以说是当时我国大学生中姣姣者。他们在美国获得学位后大多数人被美国的跨国公司或高新技术企业聘用。他们在美国经十多年、二十多年打拼,多数人已成了所在企业的骨干,资深工程师,年薪多在10万美元以上,在美国成了家,买了独门独园的别墅房,生育了儿女,可说是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他们的年家庭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进入了美国高收入家庭百分之几的行列。就是这样的年收入20多万美元的家庭,如给他们的收支粗略算一下,也不是人们想象那样富裕。
如一个夫妻年收入20多万美元的4口之家为例:由于他们是高收入阶层,联邦所得税税率为33%--39、6%,州税税率为10%,养老保险8、5%,加上缴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汽车保险、财产保险等,年薪的50-60%多被扣掉了,号称10多万年薪真正拿到手的可支配收入不过5-6万美元。而他们的必须的开支中,住房是一个大头,如他们买了100万美元左右的别墅,除首付月供一般得4000-5000美元,另加每年房产税1万多美元,一年住房开支要6-7万美元,相当于夫妻中一个人税后的全部收入去对付,夠不夠还难说。家庭全年能用的也不过是夫妻中一个人的税后5-6万美元。上述已说过子女的教育开支,一般一个孩子一年的教育投入得5000到1万美元。如孩子去上钢琴课,1课时是50-60美元,一个小孩一年就得3000美元,如孩子已读高中,为了申请名牌大学加分,利用暑假选修一门大学先学课程就得1600-1700美元等等。全家一年的吃、喝、拉、撒至少1万多美元。夫妻带孩子一起回中国探亲或双方父母轮流到美国探亲和旅游,一年1万美元可能还打不住。另外,一年全家如外出度假和旅游一次也得1万美元吧。再是养两部汽车和更新汽车少不了也得1万吧。大家算算,即使这样属于高收入的家庭,每年能有钱积畜吗?如每年能积存2-3万美元,那一定平时是非常节俭的人。
确实我们的留学生们是十分俭朴的,他们虽在美国算是高薪收入但他们每月去理发,还象做学生时那样只剪一下,连洗头都回到家自己洗。他们的手机大多还是老式的,并不去赶新潮都换成苹果的iphone 。他们 家别墅花园里每周草坪要割草、花木要修剪整理,浇水施肥,一般都不请花匠代劳,而是自己干。他们一年四季早晨6点多起床,吃点牛奶、面包一类简单的早餐后就得送孩子上学,开车到公司上班,直到下午6-7点回家,先接孩子回来,然后做晚餐,晚上还得辅导孩子功课,每天不到11-12点睡不了觉。特别到双休日,除必须去超市购买一周吃的蔬菜、水果、牛奶和食品外,就忙于送孩子去上钢琴课、中文学校、游泳课或练习打球等等。再是女的要在家洗洗刷刷,搞清扫卫生,男的得打理园子里的花草树木,说是休息其实双休比上班还累。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无论身在何处,是在美国,还是留在国内,其实生活的基本内容和格调是一样。读书、工作、成家、生男育女。当然,人在那里,就得遵循那里的游戏规则,如在美国一个4口之家年收入在2萬3492美元要申请低保了,而在中国相当于年收入15万元人民币的4口之家,应算是体面家庭了。但有些事,无论你在何地都是一样的,如你得每天上班去打拼,你得回家来精心哺育儿女并建设好温馨的家园。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循环往复,做着相同的事。这就是现实的我们的生活。
(2013年9月30日写于美国硅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