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作 |
1、
在初中的时候,我暗暗倾慕过一个比我低一届的女孩子。
我仍然记得她的名字。竹青。
宛若蛇般旖旎缠卷的名字。听起来就像武侠小说中最被人倾慕的女主角。面若满月,目似繁星。眼波流转,小腰纤细得不盈一握。
舌尖轻轻抵住上颚,轻轻吐气。
竹青。竹青。
比起这个超有气质的名字,我的名字显得那样幼稚而平凡。我暗自懊恼。
竹青自幼学习芭蕾,是校舞蹈队中的佼佼者。在校艺术节,她总是令人瞩目,吸引了不同年级无数男孩子关注的目光。由于她所在的班和我们在同一楼层。我多了许多偷偷注视这女孩子的机会。甚至刻意制造。在楼道里擦肩而过,在操场上并排做课间操,在打开水时站在她身后...是的。竹青没有辜负这个美好的名字。她貌不惊艳,却面容清秀。身材苗条削瘦,性格总是安安静静,笑起来像小兔子。最让我倾慕的是,她有一头柔软细致的长发,发色微黄,在梳起长辫子的时候,脸旁两侧的碎发不经意的散落下来,显得无比娇柔。
细碎的阳光落在她的头发上,闪烁着令人微醺的暖黄色。
我看的呆呆的,再低头看看自己的三齐娃娃头和校服裙,心里充满了丑小鸭般的惭愧。少女竹青身上充满了某种我百般羡慕,却形容不出的“美好气质”。
我也暗中把头发留长,扎上辨子,两侧用手弄散,对着镜子摆弄来摆弄去,希望自己也能拥有那种自然妩媚的感觉。但流于表面的模仿总是事与愿违:我发色黑亮,又偏硬。搞来搞去,总是达不到效果。我又气又恼,干脆到理发馆喀嚓剪短,重新恢复传统发型——有屁帘的童花头。这下镜子里那个气鼓鼓的脸,总算看着顺眼点了。
现在想来,竹青身上体现出来的这种我所羡慕的气质,正是与那个青涩年龄不相符的“女人味儿”。
2、
上大学时,有个美丽优雅的学姐,喜欢披披肩。于是校园里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些披着各色披肩的女孩子,似乎成了风潮;
教艺术概论的田老师博士刚毕业。单身女子,特立独行。她讲话温婉却坚定,混身充满了浓浓的书卷气。无论任何服饰,永远扎着长长的麻花辫,仿佛标志一般。于是,她的课堂上,偶尔也会见到编着长长短短的麻花辫,用晶晶亮的眼神崇拜的看着田老师的女学生;
我几年前曾喜欢过安妮宝贝。虽然没夸张到就此爱上棉布裙子,光脚穿球鞋,喜欢“干净而沉默的男生”,却也不知不觉中开始使用句号来断句,这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个女孩子,曾喜欢一个男生,也因此爱上他所爱的陈升。曾像电影《心动》中的浩君一样,头枕着胳膊,呆呆的看着蓝色的天空中有云朵飘过,耳机里一遍一遍的播着陈胖子沙哑的歌声。
他们分手了。
他仍习惯延用她的幸运数字做密码。
她买杯子碟子还会下意识买他喜欢的橙色。他喜欢的库布里克的碟仍然收藏在柜子里。看到新片仍然会买。
3、
原来,喜欢一个人,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他的样子。
music now:袁泉<那件疯狂的小事叫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