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悲秋

(2008-04-09 22:43:08)
标签:

旅游

分类: 猪脚
悲秋  
   2002/10/9                               

我说,我要悲悲秋。

于是,我有了一天,一个人,在关门山。

没有了约定,也不急着回,懒懒的倦起,直到满楼空无人声。

终于打消了试图让自己再次入睡的念头,我决定出去走走,这个时候上午已经过掉了一半。

黛色的天空中飘起细微的雨。不至于打湿衣衫,却让心一下子沉静了几分。竟有一丝感动。

我说我要悲悲秋,说的时候不过是想自己一个人呆着,不用顾到别人,别人也不用顾我,少了牵绊,自在洒脱。虽说也有几分闲愁淡恨,却也还不至于泪洒黄花。怎料到竟然会一语成谶。这天,已睛了几日了,有雨也只在夜里下。这凄冷的秋雨竟是天空为我洒下的悲秋的眼泪了。

雨是微雨,风是轻风,可配合了这骤冷的天气,却成了凄风苦雨,倒也成就了萧飒凄清的秋色。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微雨中的关门山,被清寒冷冽的空气浸润得纤尘不染,水洗过似的通透。近处烟敛寒林,红树疏黄相间,天际眉峰黛浅,山色似有还无,谷中绿苔衰草,摇曳溪光,坡上凋叶枯藤,映暖林间,湖面清风倒影,五彩缤纷,。。。。。。真个重重似画,曲曲如屏。好一山清秋颜色。

一直不喜欢那种万山红遍,那种成片成片的一色的红,固执地认为那是招摇的媚俗的。我喜欢的是那种红一半绿一半黄一半,带点粉带点淡紫,更显着红得妖娆黄得灿烂绿得鲜活,衬着黑色的山岩、深褐的老干、金黄的落叶、碧绿的青苔、纤灵的野花、半枯半荣的草。。。。极静、极美、极艳,美得让人说不出话,让人只有叹息。极致的美,竟会让人生出绝望。

一直相信只有人迹罕至的地方,风景才会自然优美。以前来的时候,就知道有一条山路游客不会去走。

沿着这一条山路走上去,有极小的瀑布,再上去有一个小水潭。路一直沿着溪流延伸,走到台阶尽了平实的土路尽了,有朽木倒卧的地方,眼前就是这种让人绝望的美。

有小松鼠站在路旁的树桩上,看我走过,并不逃跑。

惊起一树乌鸦。这种全身漆黑叫声古怪的鸟一直被人们认作是不够吉祥的,所以它们也识相地远离人群。这黑色的大鸟被惊起便盘旋着飞升,向着更远的山林,再不肯栖回寒枝。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但是这路,分明是前人踩出后人将行的路。路旁的小溪已隐没在乱石丛中,但闻溪声不见水流,只有乱石上的绿苔示着它的来处。

一直走下去,心情渐渐飘忽,也越加沉静。竟真的感觉到有愁烟笼罩。我在这绝美的风景里,越走越绝望--又能走到哪里去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双脚。

于是我开始唱歌。

以歌当哭,是中华文化清流的千年的早餐。这个上午,我自烹自食,为这凄风冷雨里的绝色风光,为这绝色里渐行渐远渐迷离的自己。

一阵风过,响起一片穿林打叶的声音,是积在树上的雨纷纷坠落,于是又有几片叶旋转着下降。我停下脚步,看住一片红叶慢慢飘落到脚前。这叶红得象火,可甫离枝头,便分明失了神彩,依然红得象火,却不再明艳媚人。

“霜叶红于二月花”。不明白为什么经霜的枫叶会红得滴血,也不明白为什么这生命一定要在极致的美艳中倏然而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叶已完成了一个轮回。它卧在雨湿的软泥中,静静的,似在微笑。

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的《野草》(原文记不得了,大意):“过去的生命行将死亡,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唯此证明我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行将腐朽,我对这腐朽有大欢喜,唯此证明我并非空虚”。

于是眼中的叶便成了这样的生命。分明听见它说:当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经雨的落叶紧贴着地面,不会再被风吹起,脚踩过不再有簌簌的声音,只感觉到绵软。

我说我要悲秋,有天空为我垂泪。于是我在林中穿行。踩过地上的秋叶,助它成尘。

可是这林中还有这样一种树,枯叶尚未落尽,枝头已苞成新芽。嫩嫩的绿,封了薄蜡。秋还未尽,已经在为春作打算了。天啊,它知不知道它要经历怎样孤独的严冬?它怎么敢对未曾谋面的春抱着那样热切的希望?

不知何时,雨住了。舒云漫卷,水淡天长。

转回头,仍是这一条山路,依然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一陈风过,又有新的叶飘离枝头。

我且歌且行,踩着曾踩过未踩过的叶。

 

回到宾馆大堂,服务台的小姐正收拾行装,过了旅游季节,她们也要放假了。她把存在前台的背包递我,笑出一脸灿烂:要走了?会再来吧,希望你再来啊?

我回她一个明媚的笑脸:会啊,希望再来时还能见你。

出了大门,暮色渐近,寒意更深了,昨天还繁华热闹的停车场上只剩冷冷清清的三五辆车。好象一夜之间,冬天就来了。

好吧,就让我们用这笑容互相温暖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借前人的这一名句,做我悲秋的结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