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式民宅”设计意见
(2016-10-09 11:23:21)分类: 术数建筑 |
外国人有外国人的居住方式,中国人有自已的居住方式,好的东西要吸收,糟粕的东西就放弃,我是个住宅设计的外行人,但对于新中式住宅也有我自已的见解,那直接提出:
1.中国传统住宅讲究的是封闭性,唯一与外界沟通的除了天井和大门,讲究的是高墙深院,关起门来,自成一体;外国的住宅讲究开放,与周围环境相融一体又相互独立。新中式要学习外国房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但也要顾及中国人内敛深藏的生活特点,这是我的大原则。
2.天井是好地方,迎接天上的雨露滋润,视为财库,但这也造成室内温度不法控制,结果就是冬冷夏热,如果没有古人优秀的排水设计,把它封闭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封闭起来直接后果就是室内采光严重不足,那么保持天井上方中空,天井之下设置会客厅又显大气,封顶之时采用透光材料,顶层封顶之下用柱子架高设立窗框建造可开闭的窗户,可以随意调节室内空气流动。
3.欧州人有壁炉,一家人围坐壁炉前,其乐融融,但客厅靠尽端,容易形成走廊把房间一分为二,不好,中国人有堂屋,堂屋是管人丁兴旺,是中国人宗族观念的体现,怎能放弃,地方再少也要留个这位置,暗一点没关系,反正不住人,再不济可以点灯,反正这里是要虚空的,谁家把沙发摆在屋子正中间。
4.日式讲究玄关,中国人有门楼,如果真要把客厅房在天井位置,麻烦将门楼弄深一点,好歹也算个玄关吧,门廊是西式的做法,门廊左右与房外平齐,建个护栏做檐廊排个桌椅,更显小资,中式讲究大门内凹,相对前房外凸,那才是藏风聚气。
5.住宅内没厨房没餐厅是中国民宅的短板,随便按风水挑位灶位怎么够,吃饭随便凑合怎么行,必须有餐桌,最好是有餐厅,更能体现以食为天,现在有抽油烟机,厨房不能再把它当仓库来用。
6.中国民宅最头痛是没卫生间,半夜要夜壶,大号还得半夜开大门跑到屋外猪圈去,谁受得了,必须彻底解决,一个厕所怎么够,至少得一个公卫一个主卫,有条件还来个次卫,又不是养鱼,没必要做浴缸,只会是占地方,但干湿分离能有就有,站在马桶边冲凉,一点都不爽。
7.房间里不开窗或少开窗是古人的做法,说是为了保住阳气,暗点利于睡眠,但却忽略了通风,睡着不怕闷死?西方人就聪明多了,开个阳台,大大的落地阳台门,白天开来通风透气,晚上窗帘一拉,要多暗都能多暗。
8.一层楼接地气,但是潮湿啊,住久了不怕风湿,又不是老人怕爬楼梯摔了,住到二楼上吧,要建那么多层干什么,三层四层住得完么?自建房弄得像商品房一样,要拿来卖么?何必呢?建两层半够了,三楼以上半座隔热,留出一半做露台,观星望月,还能晒被子。
9.一大片瓦砖铺在楼顶做个隔热层就算是屋顶了?别搞笑了,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坡屋顶是必备的,平屋顶?得那吧,那叫居无片瓦,日本人都懂叫没屋顶,你不懂?
10.如果地方够大,那留个地方做中空天井吧,二楼天井中空上方做条连廊吧,徽式建筑都是装窗加美人靠,不想做那买套跟楼梯对应的木栏杆也是可以的吧,但是地比房贵地少人多的地方就算了,留了天井反倒是浪费。
11.南方人建四合院?别搞笑了,地有那么大么?有就不用住围楼了住商品房了,四合院说破天也是古时三四座房子围起来的院子而已,早就被人分住了。北方人建徵式建筑,犯得着那么小气么?要小资去买商品房好过,要大气得建个像乔家大院一样的双层四合……
12.就算建两层楼的四合院麻烦把门楼设计高一点行不,再不加个门楼顶加个阳台也行吧,不然远处从门口就把你家看个一干二净。就算建南方三合院,麻烦不要中间主楼高左右厢楼低行不?人家一层叫四水归堂,那一商两低叫滴泪楼,何必呢?
不多说,就提这十二条,足够了,爱看不看,爱理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