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语前十篇分类:自评他评篇、行为举止篇

(2015-10-28 15:41:14)
标签:

文化

论语

分类: 八仙东游记

9.自评他评篇
二、
(四)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三、
(二四)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五、
(二七)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七、
(一)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二)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三)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五)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六)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七)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八)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十一)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十二)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十六)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十七)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二十)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二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二三)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二四)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二八)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二九)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
(三十)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三三)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三四)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九、
(五)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六)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七)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八)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九)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十一)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十三)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匵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十四)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十五)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十六)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十七)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10.行为举止篇

七、
(四)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九)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十)子於是日哭,則不歌。
(十三)子之所慎:齊,戰,疾。
(十四)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十五)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十八)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十九)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二一)子不語:怪,力,亂,神。
(二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二六)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二七)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
(三一)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三二)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
(三五)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曰:“有之;《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三八)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九、
(一)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二)達巷黨人曰:“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子聞之,謂門弟子曰:“吾何執?執御乎?執射乎?吾執御矣。
(三)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四)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十)子見齊衰者,冕衣裳者與瞽者,見之,雖少必作;過之必趨。
(十二)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十、
(一)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二)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與與如也。
(三)君召使擯,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與立,左右手,衣前後,襜如也。趨進,翼如也。賓退,必復命曰:“賓不顧矣。”
(四)入公門,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五)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禮,有容色。私覿,愉愉如也。
(六)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弔。吉月,必朝服而朝。
(七)齊,必有明衣,布。齊必變食,居必遷坐。
(八)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唯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九)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十)食不語,寢不言。
(十一)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
(十二)席不正,不坐。
(十三)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
(十四)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
(十五)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十六)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十七)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十八)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十九)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二十)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二一)入大廟,每事問。
(二二)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
(二三)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二四)寢不尸,居不客。
(二五)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見冕者與瞽者,雖褻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負版者。有盛饌,必變色而作。迅雷風烈必變。
(二六)升車,必正立,執綏。車中,不內顧,不疾言,不親指。
(二七)色斯舉矣,翔而後集。曰:“山梁雌雉,時哉時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