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冯玉祥倒戈历程
(2015-04-09 16:10:17)
标签:
军事国民政府北伐 |
分类: 一口气写完民国内战 |
按照吴佩孚的军事部署,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直军用两个军一个援军的强大的军事压力把奉军死死地卡在山海关九门口,喜峰口一带,然后让部队作为一支奇兵,出北北口,越过赤峰沙漠地带然后从后路直接包抄奉军。这是一条破釜沉舟的绝路,沿途山脉连绵,气候寒冷,更兼沙漠隔阻,荒僻异常,但这也恰是奉军防备最薄弱之处,因为是属于奇兵,必须急速快行,因此不得设兵站供给。为此吴佩孚把这个艰巨的工作交给他认为最能吃苦的军队,冯玉祥的第三军,同时命胡景翼为该路军的援军总司令,支援第三军。
可是吴佩孚这个自认为聪明绝顶的军事布置恰好成为导致吴佩孚一败涂地的最大失着,其实冯玉祥早就不甘心为吴佩孚肝脑涂地,再加上曹锟所任命的直军军需总监李彦青不断地克扣冯玉祥所部的军饷,以致于冯玉祥所部衣不蔽体,带着这样一支只剩单衣保暖,连筹粮都无处寻的队伍穿越荒无人烟沙漠,这可无异于自投死路。冯玉祥可不愿意了,向来兵贵神速的冯玉祥所部开始迟迟按兵不动,此时,陕西的胡景翼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往大漠进军,前头部队早将能吃的吃尽了,他这后头部队从哪里给它筹粮供应。于是冯玉祥和胡景翼把问题摆到台面,出现一个最终的解决方案,就是倒戈。
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战事已容不得吴佩孚再做任何调整,吴佩孚在山海关前线督战,九门口几经易手,甚至直接将对战不力的王怀庆所部冯玉荣阵前就地正法,勉强保住了部分阵地,可是此时冯玉祥的队伍才慢慢地出了古北口,却以筹粮的名义停顿了下来,任由吴佩孚如何电令,就是纹丝不动,这时发直三角联盟也派来了代表使者给冯玉祥送来了消息,张作霖表示,只要推翻曹吴,决不进兵关内,同时愿意资助五十万作为筹军军费,段祺瑞也表示,山西阎锡山,山东郑士琦接洽得当,表示中立,吴佩孚也急了,赶紧派出王承斌亲自出马催促冯玉祥进军赤峰,冯玉祥直接就把倒戈的计划交与王承斌,要约同一起,王承斌犹豫了,再怎么不满,他不肯反叛他的上司吴佩孚,于是他也选择了沉默,既不告密,也不支持。
冯玉祥赶安排他的五虎上将张之江、李鸣钟、宋哲元、鹿钟麟、刘郁芬共同在古北口召开紧急密秘军事会议,这时胡景翼也派了代表邓宝珊与会,会议一致达成共识,同意倒戈,反正又不是第一次,但可是怎么倒戈是个问题,很快结果出来,倒戈的队伍直接进入北京城,推翻曹锟之后,迎孙中山北上,孙中山先生有个旗号叫“国民革命军”冯所部也改为“国民革命军”如此以来就是名正言顺的革命,不是倒戈,但既然进攻北京,那还有个问题,因为北京城还有吴佩孚的手下得力干将孙岳为京畿警备副司令负责北京城的治安。此路去北京,孙岳可是一个难啃的骨头,关键时刻,冯玉祥是这样安抚他的下属的,孙岳那个好说,早在南苑草亭我就与他结拜为兄弟,早就约好,如果我部起示,孙岳所部一定不兵戈相向。
吃了这定心丹后,众将领开始行动,以日程二百里的快速行军速度,三日之内所部尽数奔赴北京,鹿钟麟所部最先达到北京城,正如冯玉祥所说,孙岳见鹿钟麟所部到达,立即在开城门,退守曹锟中南海延庆楼。鹿钟麟所部迅速占领北京城,切断一切与外界联系,次日,冯玉祥司令部到到北苑通电全国,最先受死的就是总统府这个大贪官李彦青,因不肯交出财产,当即被枪决,随后,第二贪污巨头曹锟的弟弟曹锐被从延庆楼拖出,他也不肯交出财产,当即被塞鸦片,得了个全尸。当然对于曹锟,冯玉祥还得动用他的大总统的名义,得以暂时免死,只不过自此以后当年慈禧囚禁光绪帝的中南海也成了这个贿选总统的牢笼,整整关押了一年。
为防止山海关激战的吴佩孚所部回击,鹿钟麟进军北京的同时,张之江,宋哲元,李鸣钟三旅直趋长辛店,直接截断京奉,京汉两条铁路,而在山海关督战的吴佩孚此时仍不相信冯玉祥会有倒戈的通电,只道这是张作霖的一个假消息,于是把指挥权交给张福来,自已率着三千多人的卫队秘密回救北京。前方情况不明,各省的直军督军萧耀南,齐燮元,孙传芳,马联甲也纷纷发出讨伐冯玉祥的通电,响应吴佩孚,可是在关键的时候,山东的郑士琦,山西的阎锡山表示阻止客军进入,这些队伍再也没有北上的机会,而冯玉祥所部很快就将吴佩孚的卫队及前线败退下来休整的潘鸿钧所部团围困,冯军很快占津浦线的北仓及天津,吴佩孚移兵军粮城。
而在山海关的直军由于主将离阵,在奉军张学良和郭松龄的强攻下,节节败退,关键时刻李景林,张宗昌从侧面占领滦州,截断了直军的退路,直军再也支撑不住,张福来逃往河南布防,山海关门户大开,彭寿莘再也支撑不住,只身往天津后只得再逃往汉口,直军一败涂地。而在军粮城,胡景翼所部岳维峻也不甘示弱,很快赶上,加上奉军进关,吴佩孚难逃被生擒的命运,关键时前国务院总理张绍曾立即出面劝告冯玉祥和胡景翼穷寇莫追,放吴佩孚一条生路,而段祺瑞也打电话给吴佩孚,劝告他不要再坚持下去以免惹出国际问题,摆在吴佩孚面前只剩下从海上一条生路,吴佩孚没了主张,在英国军舰掩护下,由大沽口乘海军运输舰南逃,从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冯玉祥的这一次倒戈,史称北京政变。当然,到现在为止,还处于兵变阶段,未到政治级别,更快的一波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政治大潮很快就将来到。
前一篇:三五、奉军中关羽和黄忠式人才
后一篇:五、东北军的南下连环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