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之无当圣母补篇(上)
(2014-10-24 13:38:48)
标签:
无当圣母广成子火灵圣母封神演义 |
分类: 封神解 |
在封神演义中,通天教主的另外两二大徒弟无当圣母出场场数实在太少,甚至于无当圣母的去向也成了谜团,但是在《三宝太监西洋记》无当圣母的出场次数可就是非常多,在第四十二回前后出场的骊山老母,他手底下有火母童儿,独角兽,白莲金莲道长,以及他请来相助的水母及陈抟老祖,这可以跟封神演义中缺失的无当圣母作为对比。我照着封神演义的格局,把西洋记相关的片断略作改动和删减,插入到原封神演义中的第七十二回前后,个人感觉毫无违和感,现就附上请大家欣赏。
以下情节插入第七十二回 广成子三谒碧游宫
火灵圣母大怒曰:“敢破吾法宝,怎肯干休!”气呼呼的仗剑来砍,恶恨恨的火焰飞腾,复来战广成子。广成子忙取番天印祭在空中,那印在空中一撇的,落将下来。火灵圣母却又心大意大,不甚提防,早已被捞翻在番天印之下,只压得三尸神咋,七窍喷红。广成子心思:“这圣母火性十足,不如趁这一个机会,要他坐一坐,才好收他的野心,便将火灵圣母的金霞冠也收了,仍旧罩在番天印之下,广成子忙下山头。涧中取了水,葫芦中取了丹药,扶起子牙,把头放在膝上,把丹药灌入子牙口中,下了十二重楼。有一个时辰,子牙睁开二目,见广成子,子牙曰:“若非道兄相救,姜尚必无再生之理。”广成子曰:“吾奉师命,在此等候多时,你该有此厄。”把子牙扶上四不相,广成子曰:“子牙前途保重!”子牙深谢广成子:“难为道兄救吾残喘,铭刻难忘!”
子牙别了广成子,回佳梦关来。正行之际,忽然一阵风来,甚是利害,只见摧林拔树,搅海翻江。子牙曰:“好怪!此风如同虎至一般!”话未了时,果然见申公豹跨虎而来。子牙曰“狭路相逢这恶人,如何是好?也罢,我躲了他罢。”子牙把四不相一兜,欲隐于茂林之中。不意申公豹先看见了子牙,申公豹大呼曰:“姜子牙!你不必躲,我已看见你了!”子牙只得强打精神,上前稽首,子牙曰:“贤弟哪里来?”申公豹笑曰:“特来会你。姜子牙,你今日也还同南极仙翁在一处不好,如今一般也有单自一个撞着我!料你今日不能脱吾之手!”子牙曰:“兄弟,我与你无仇,你何事这等恼我?”申公豹曰:“你不记得在昆仑,你倚南极仙翁之势,全无好眼相看。先叫你,你只是不睬;后又同南极仙翁辱我,又叫白鹤童兒衔我的头去,指望害我。这是杀人冤仇,还说没有!你今日金台拜将,要伐罪吊民,只怕你不能兵进五关,先当死于此地也!”把宝剑照子牙砍来。子牙手中剑架住,曰:“兄弟,你真乃薄恶之人。我与你同一师尊门下,抵足四十年,何无一点情意!及至我上昆仑,你将幻术愚我,那时南极仙翁叫白鹤童兒难你,是我再三解释,你到不思量报本,反以为仇,你真是无情无义之人也。”申公豹大怒:“你二人商议害我,今又巧语花言,希图饶你。……”说未了,又是一剑。子牙大怒:“申公豹!吾让你,非是怕你,恐后人言我姜子牙不存仁义,也与你一般。你如何欺我太甚!”将手中剑来战申公豹。大抵子牙伤痕才愈,如何敌得过申公豹。只见子牙前心牵扯,后心疼痛,拨转四不相,望东就走。申公豹虎踏风云,趕来甚紧。正是子牙。
方才脱却天罗难,又撞冤家地网来。
话说申公豹趕上子牙,打一开天珠来,正中子牙后心。子牙坐不住四不相,滚下鞍鞒。申公豹方下虎来欲害子牙,不防山坡下坐着夹龙山飞龙洞惧留孙道人,他也是奉玉虚之命在此等候申公豹的,乃大呼曰:“申公豹少得无礼!我在此!我在此!”连叫两声。申公豹回头看见惧留孙,吃了一惊。他知道惧留孙利害。自思:“不好!”便抽身上虎而走,正往山上行走不远,只看见一个番天印儿盖在地下,那火灵圣母压在番天印下动弹不得。那火灵圣母抬眼一望,正是申公豹:火灵圣母强作精神道:“道兄快来救我。你可怜见我埋在地下,只是不曾死了。”申公豹识得那是广成子的番天印的历害,只得回道:“那姜子牙此番恶毒,又兼广成子这番天印是先天至宝,道兄且自养神,勿多徒劳。”火灵圣母道:“但凡长久压住,终非常法。还得劳烦道兄,往骊山一趟,请下我的师父来罢。”此话倒是正中申公豹下怀,辞别火灵圣母,早已驾起膝云,到了骊山。只见这个山无高不高,无大不大,却也是触石吐云,含泽布气的气象。正是:
瑶草迷行径,丹台近赤城。
山川遥在望,鸡犬不闻声。
谷静桃花落,桥横漳水鸣。
移来只鹤影,只听紫云笙。
才看见一所红门儿。门虽不大,却也当得上是天上无双府,山中第一家,只见门上直竖着一个小小的牌匾儿,匾上写着“碧云洞”三个字。
申公豹自往叩门,见有道人来访,一个小道童儿忙迎将下来打躬,口称:“老师从何而来?”道人曰:“吾乃昆仑门下申公豹是也。只求道童进去通报一声,贵门位下有位火灵圣母,如今受了覆盆之难,特请仙师下山去走一走,救拔一番。”道童道:“师父立有个规矩,彼此是我的师父的班辈,往来具一个柬帖。下一辈的往来,不敢具帖,当面口禀。你今日又不是具帖,又不是口禀,叫我们怎么通报?况我师尊嘱咐,命我师父闭门谢客,静颂黄庭,但凡私自下山,自取其辱,俱已不理,道人不如再去问个详细来。”申公豹听闻此言,不觉的放声大笑曰:“有道说截教皆是左道傍门,皆是与羽毛相并之类,果真如此。”
这一笑自不至紧,早已惊动了门里面无当圣母。那无当圣母掐指算了一算,心思:“可怜我这煽炉的火童儿,难逃此劫,为师的怎可坐视,更可奈辱及师门,此气怎可吞下。且自下山会他一会。”好一个无当圣母,说了一声“自家出去”,果真的:
骊山一圣母,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倦游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见得无当圣母来到门口,申公豹仍自坐在路边,纵声大笑,无当圣母道:“你这个阐教叛类,偷走之徒,倒不在山中修心炼性,反去管甚么闲事。自古道得好:‘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我徒弟自取其罪,与别人不相干的。我适才与他算一算来,他命里有一百日之灾,灾星过限,他自然脱离此厄。岂轮得上你来我道门前叫枵”
申公豹看见无当圣母是个不肯下山去的意思,心里想道:“遣将不如激将。待我把几句话儿来激他一激,看他何如。”说道:“圣母不肯下山去不明至紧,却就中了那广成子的机谋。”无当圣母道:“怎么就中了那广成子的机谋?”申公豹道:“是时我观得究竟,那火灵圣母罩在那番天印底下,央浼那个广成子放他,那广成子不肯。火灵圣母说:‘你不放我,我请下我受业的师父无当圣母来,一总和你算帐。’广成子听见说了无当圣母,反嗄嗄的大笑三声,说道:‘早听闻截教四大弟子皆是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饶你请下他来,我就和他比一个手。你看他敢来不敢来?他决然不敢来惹我也!’这如今圣母不下山去,却不中了他的机谋。”无当圣母听知此言,心中大怒,说道:“他怎么敢把言话来欺我也!申公豹,你先行,我随后就到。若不生擒广成子,誓不回山!”这正是一言而兴邦,一言而丧邦。只因这几句言话之间,就把个无当圣母都激动了。申公豹不胜之喜,驾起一朵祥云,下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