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官之银河内的王权
(2014-09-16 13:02:11)
标签:
星官中国星官星宿星象太微垣 |
分类: 天文山海星官 |
介绍完中宫自然而然就是对这四象的四宫的介绍,但是从哪一宫开始却是一个问题,按照太史公的《史记.天官书》的方法,他按照青龙朱雀咸池玄武这顺序开始的,这是一种按照春夏秋冬常规认识顺序开展的划分法,这种划分法以很规则地显示出东南西北这个顺序,符合大多数人习惯,但是在占星家眼中,这种划分法却是一种星宿逆行介绍的方式,不符合二十八宿舍排列顺序,因而在唐占星家李淳风在《晋书.天文志》中开始按照二十八星宿顺序进行调整理顺,形成为了以角宿为开头的星宿,依次出现的的东宫七宿,北宫七宿,西宫七宿,南宫七宿这种顺序,这种分法一直沿有到现在,但这种顺序无可避免地把太微垣这个重要的行政机构放到了最后,因而,他们把天市垣和太微垣提到前面,从而形成后世的三垣二十八宿。这两种介绍法各有利弊,难分伯仲。我在这种两难的开头前面想不出双全方的开头方法。
然而天汉银河这个概念进入我的眼中,其实中国星官中,银河才是天宫中最伟大的星座,然而占星却很少重视它,这个浩瀚的星官起源于东方,它的流域里涉及到太多的星官,我没法在这里过早的一一介绍,总之,银河穿过天帝的天国,把天国分为两大部分,最终隐没在天国的南端。银河把天国的分成两大部分,各具特色,古代,人们把银行围绕着北极星心旋转的星状给画下来,就是所谓的河图,这里的河指的就是银行,银河两在部分中,靠东南这一部分,集中了天国最繁华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太微垣,天市垣,甚至连我们认为最地之最北的紫微垣也在这个部分,于是我想,我是介绍天国,又不是介绍占星,干脆抛开星宿的概念,且把这银河东南之内这一部分天国称为河之内,把银河之外的天国区域称为河之外。
我们先从河之内开始介绍。上一节我们已对天帝的宫殿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介绍河之内的行政及经济两中心之前,我们必须先对河之内的必经之路进行一个介绍。
古代认为天是在地之北,因此从地下到达天宫最近的地方就是南天门,我们对天宫的第一印象,实际上天国也有南天门,但是他不叫南天门,他叫库楼,这是由南门,柱,衡所构成的武器库,驻守着大量的卫卒,如果有人随意将下界的刑事告发至天国,那么库楼之北则有平星,进行先行处理,确实处理不了,那才由天门进入天国的行政中心:太微垣。
如果胆敢强闯库楼,顿顽立即出马,察明真伪,如确冒犯,立即交付折威立即斩杀,如果遇到叛乱强闯,那么骑阵将军立即率领从官,由天辐调配阵车及车骑由骑官组成骑兵,同时由积卒组成步兵,武力镇压叛乱或强闯天国者。
但如果是以诚心朝见天帝的谒者,那则另当别论,谒者可以经过库楼,穿过天门,沿着平道,直达太微垣,平道的周围,是天帝广阔的天田,天田的尽头,耸立着向征王权的周鼎,周鼎的下方,是天帝的行政机构,太微垣。
太微垣,是由东西两帮执法将相构成的左右城垣围成的宫殿,左右执法足以威慑朝谒者的气势,这里相当于小说中的灵霄殿,这是天帝行政的地方,它前有明堂,是发布政令的地方,后有灵台,是观测之吉瑞之台,朝圣谒者到达太微垣,先立于此处谒者位置。
如果斗胆往内观看,就可以看到,东北部的,有三公座位,其实三公另有的专属行处,叫三台,但这里是朝堂,三公往内则是九卿座位,又有五诸侯同在朝堂内受天帝辖制,他们都是天帝的重臣。
再往内则是天帝的座位五帝座,它围绕着轩屏,在帝座的周围,排布着郎将守卫在郎位旁,率领着武贲勇士,以及常阵等近卫军守卫着天帝,以备不患。
天帝的北面,有太子之星,在天帝旁学习从政,又有从官,幸臣随时听候传达天帝旨令。而太微垣旁,有着少微星官,他们既是天帝的普通官员也就是士大夫,他们是天帝的智囊团,贤者常出其中,有时少微也是隐者的代表。
太微垣只是天帝的行政机构,真正行使权力的却是太微垣旁边的轩辕,太微只是衡,它只是负责行政,轩辕又称为权,整个轩辕就是一条黄龙,书上介绍它是女主之象,我对之有很大的不解,当我看到了最明亮的一颗星却是后妃之主,我忽然想到垂帘听政这一说法,似乎明白了一点,最大的权力机构,则是这个代表皇太后的轩辕,是否如此,不好确定。
而轩辕才是真正的权力象征,太微,轩辕,紫微三者的完全构成才是天帝权力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