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胞的脸色

(2006-01-20 18:50:07)

同胞的 脸色

王跃文

 

    二十年前,有回往商店购物。售货员们表情统统漠然,眼睛望着街道行人。进进出出的顾客他们竟视而不见。我凑到柜台边,说了想买的东西。那位女售货员奇怪地望望我,朝同事做了个鬼脸,抿嘴冷笑。然后低着眼皮,不再望人。收钱,找钱,发货。

 

    我提着东西,出门好久了,脸还滚烫如火。我哪地方惹得她那么好笑?老半天,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用语太客气了,售货员们不习惯。无意间我又拿出钱来数数,发现那女售货员多找了五块多钱。

 

    次日,我顺路去了那家商店,喊了那位找错钱的女售货员。不料我话没说完,她脸色铁青,恶语道:你神经病!谁多找你钱了?她的同事们,有的白眼睛,有的哼鼻子,有的怪笑。我气促语塞,说不出话。又像被当场抓住的贼,无可逃遁。我一堵气,往回走了。心想,退钱你不要,就别怪我了。当时我月工资不到四十元哩。

 

    可是我很久都弄不明白:我好心好意去退钱,她凭什么还要骂我呢?原来,说她找错钱了,等于让她在同事面前丢脸了。那是国营商店,正吃着大锅饭哩!

 

    年岁愈长,遇事愈多,便懂得嘱咐自己心平气和,免得伤了身子。世间很多事情,不是我等无名小辈管得着的。但凭自己良心做事,别人且由他去吧。又比方这脸色,我照旧和善着,谦恭着,平和着。别人的脸色,我不去看,也不想管,也管不着。

 

    原先在衙门公干,有位同事,自然是位官长,成天黑脸皱眉,忘乎所以。很多回,下级单位来办事,他总是鼻子里打哼哼,眼不望人,爱理不理。我在场见着,很是尴尬,就像自己对不住别人似的。下面来的那些人,很多是我熟识的,就更觉难堪。他们同我私下里说:没见过如此没教养的人,还是什么狗屁副厅级干部!我能说什么呢?只好倒茶看座,顾左右而言他。此等情状见识了几回,我就学聪明了:但凡下面来人找那位官长,我先溜了,免得难受。我实在不忍看他那张脸。

 

    百姓看不惯官员的脸色,其实百姓们自己的脸色,也不尽是好看的。往大街上走走,去车站码头看看,鲜有几张和颜悦色的脸。有两年,因工作之故,我几乎每周要坐两小时短途火车。短途只有站票,得碰运气找空座位。有人占着两个座位,或干脆躺着占三个座位。我总是客气地问:请问这里有人吗?回答肯定是:有人。再看那答话人脸色,必定冷若冰霜。可是我知道,这座位十有八九是没人坐的。我每次都说:好吧,我先坐一下,来人了我再让。遇着这种邻座,两小时的车程就会变得特别漫长。

 

    我专门琢磨过火车上旅客的脸色,很有喜剧效果。中国列车的硬座车厢,通常挤得水泄不通。有了座位的人,脸色就莫名其妙地骄傲。站着的人,脸色是羡慕的,嫉妒的,气愤的,烦躁的,自卑的。谁往身边挤过,他多半怒目而视。刚刚还是站着的,碰巧身边有人下车,他飞快地抢了座位,立即就变得高人一等,面呈得意之色。站在他旁边的,手往他靠背上搭搭,他就会拿白眼去望别人。

 

    躺在卧铺车厢的人,感觉格外优越。他们的脸色通常是矜持的,一般互不搭话。买着下铺票的人,自觉身分不凡。睡中铺的,心有不平,会找理由安慰自己:还干净些、清静些。上铺的人会觉得没面子,有的甚至会自言自语,申明自己只买着上铺,情非得已。他们哪怕会聊到一起去,往往是干坐很久之后的事。说不定他们就会聊到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硬座车厢,那不是人呆的地方。此时他们的脸色,要么自得如市侩,要么悲悯如上帝。

 

    软卧车厢的人,尽可能优雅着。四人一间,相互客气地招呼一声。他们的脸色尽量温良恭俭让。他们会纵论天下大事,尽是高见。中国早没世袭贵族了,谁都是平常出身。但凡躺软卧的人,大多都有过挤硬座、睡硬卧的经验,但那都是遥远的事情了。哪怕前不久他还睡在硬卧车厢里,那种卑微的感觉也是尽快忘却的好。他们便根本不会去想象同辆列车上的别的旅客,他们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考虑。官员也许正在想这次干部调整,自己应该更上层楼,而谁谁也许会顶掉自己;做大生意的,须谋划资本扩张,吃掉哪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如果投机,四个人正好凑桌麻将。谁先打了哈欠,有人就会善解人意道:休息吧,休息吧。其实他自己也许早困倦了。有人还会煞有介事换上睡衣,就像在家里或下榻五星宾馆。因为年龄和脂肪的原因,四个人至少有一个人是打酣的。狭窄的空间里,空气是不循环的,你吐自五脏,他纳于六腑。他们是同一阶层,真可谓同呼吸,共命运了。

 

    想想软卧车厢的上流人士如此亲和友善,硬座车厢的平头百姓就有些不争气了。他们谁也不比谁高贵到哪里去,只要捞着个座位,就趾高气扬了。若是相互踩了脚,撞了腰,轻则争吵,重则厮打。更不用说混迹其间的小偷了,他们公然如入无人之境。旅客只要捂住自己口袋就行了,别人的闲事不会去管的。倘若有人失了窃,大声呼救,四周的脸色一片茫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煞风景事
后一篇:新闻制作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