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足球王国的盛宴——2014巴西世界杯观战记(七)

(2014-06-15 13:50:45)
标签:

世界杯

意大利

英格兰

德罗巴

普兰德利

分类: 体育风云

(七)            稳如泰山的意大利

 

比赛进入第三天,又迎来了第二场的焦点大战,英格兰和意大利相遇。两支球队都是在蜕变中的队伍,英格兰已完成新老交替,意大利自普兰德利上任以来,也在不断革新当中。英格兰放弃了学习技术流派的踢法,用回最简单直接的英式踢法,这样变得更具实效。其实世界足坛不应该只有一种踢法,不能人人都学巴萨,应该是百花齐放才对。

比赛开始后,英格兰基本上以远射为主要手段,鲜有深入对方腹地,而意大利的传控做得很好,但直接威胁英格兰大门的机会也不多。随着比赛深入后,英格兰的简练战术开始发挥威力,其边路几次下底,造成险情。不过,很有耐性的意大利队还是先得手了,第35分钟,一个角球战术,马尔基西奥在禁区外接到回球,一记远射打破僵局。但英格兰回应更快,仅2分钟,中场断球后,一记长传,落到鲁尼脚下,鲁尼带球突入禁区,横传至球门前,斯图里奇紧跟而上,捅球入网,扳平比分。双方的两个进球,充分体现了两队的战术特色。但英格兰这记进球也带来小插曲,在全队庆祝时,后备席上的一名人员因庆祝而受了伤,被抬离场,可谓乐极生悲。

最后补时阶段,意大利有一次围攻,巴神的吊射被后卫在门前用头解围,紧接角球开出后,又有一阵混战,意大利球员再次射中立柱,最终英格兰逃过一劫,以平局完成半场,但这番攻势却已经为英格兰敲响警钟。综合来看,上半场虽有两粒进球,但并不精彩。

下半场先破局的还是意大利,五十多分钟的一次边路传中,巴神展现了空霸的功力,头球敲破英军大门。之后英格兰大举反击,可是好几次机会都差之毫厘,难怪赛后杰拉德说他们要提升临门一脚的效率。进入78分钟后,双方都作了多次的人员调整,可谓针锋相对,但霍奇森似乎在这方面输给了普兰德利。英格兰换上能控球的球员后,对意大利进行围攻,但他们似乎并不适合采用这种战术,意大利龟缩起来,让英格兰“老鼠拉龟,无从入手”,仅能依靠一些任意球机会,可惜拜恩斯、杰拉德都浪费了机会。

其实以英格兰的阵容,他们只能扮演弱者一方打长传反击,要他们打阵地战,主导进攻,尤其面对意大利这样的球队,真的是没有任何办法。整个下半场的后段,可说是英格兰完全落入了普兰德利的套里,赛果合理。输了这场球,英格兰已无退路,下场只能死磕乌拉圭了。

 

今天为了照顾日本的球迷,特意将日本对科特迪瓦的比赛安排在9点,其实在安排赛程的时候,国际足联早就做到照顾最全面的安排,他们安排的赛程是很针对市场的。

日本和科特迪瓦都是叹慢板的球队,所以开场后比较沉闷,十多分钟过后,下起大雨,而就在这时候,闷局才被打破。日本队凭藉本田圭佑的一记劲射,让对方门将全无反应,替日本队先取得优势。之后日本队展示出他们超强的团队能力,制造数次险情。不过在这几次进攻之后,日本队就显得保守了,把主动权让给对方,但科特迪瓦却欠缺给日本队致命一击的力量。非洲球队基本上都缺乏整体,这也是制约非洲球队进步的最大问题。

直到下半场60分钟后,科特迪瓦的一次人员调整,才扭转了整个形势。德罗巴被派上场,他的登场,瞬即拉扯开日本的防线,科特迪瓦的进攻一下子提速起来,仅仅用了3分钟的时间,便分别由博尼、热维尔尼奥两人,以几乎相同形式的头球攻破日本队的大门。德罗巴这个换人尤如一面令旗,指挥全队反击,10号、11号、12号三个前锋全线攻击,十分锐利。雨战消耗大,体能更成为日本队的最大敌人,虽有反扑之心,也有心无力了,最终只能眼看时间流逝,痛尝败局。其实日本队输就输在教练的保守上,没有把握上半场的大好形势,扩大优势。他们失利之后,亚洲球队前景堪忧,看来难以延续四年前亚洲球队的风光了。

另外两场比赛诞生了本届赛事的两个第一,一是本届首张红牌出现,一是本届首个大冷门的诞生,这两个第一都出自乌拉圭与哥斯达黎加之战。乌拉圭这场失利,给大家看到的就是——乌拉圭真的老了!

而另一场则是哥伦比亚大热胜出,30击败希腊。看来今年美洲军团真的很猛。

 

接下来是预测明天的比赛:E组的两场恶斗,法国胜洪都拉斯应不在话下,至于瑞士与厄瓜多尔,当有一场缠斗,足彩选择上肯定是“30”,但出于美洲军团的强势,厄瓜多尔可看高一线;另外明天早上将是阿根廷登场亮相,由于对手波黑也是攻强守弱的球队,这场比赛大手笔交收是正路选择,至于胜负当然是看好阿根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