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反思中国体育制度
(2008-12-31 14:34:14)
标签:
谭文启双龙杂谈体育 |
分类: 体育风云 |
一年到了尽头,是到了总结一年的时候,今年中国体育界的头号大事当然是北京奥运会,而且还取了巨大的成功,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成为金牌榜第一,而奖牌数的差距也和美国拉到10枚左右,这样巨大的成功,难怪让中国体育界沾沾自喜。可是这一年里面,中国体育界也有一些事情必须反思的,那就是中国的体育制度!
为什么说要反思?因为今年中国体育界发生了几件重大的事情,都与现行的体育制度的缺点有莫大关系。
第一件事,就是奥运会110米栏比赛中,刘翔退赛的事件。本来在体育比赛中,运动员因伤退赛是司空见惯、十分平常的事。可是为什么刘翔退赛却引来掀然大波?就因为从一开始,中国田协就给了所有观众们一个“假的希望”,他们对外界隐瞒了刘翔的真实伤情,导致观众们过多的期望积累,所以导致一旦看见刘翔退赛的时刻,大家的期望破灭,便即时爆发出一腔不满的情绪来。其实,运动员因为受伤不能参加比赛,大家都很理解,只要你坦白就行了,但是不知道田协是为了保证田径赛事的票房也好,或是为了中国田径的面子也好,因为刘翔是中国田径队唯一的金牌希望,所以他们打死也不肯承认刘翔的伤势是如此严重。
其实中国田径的水平是人所共知的,田协又何必计较这些无谓的“面子”问题,相反他们这样做,不但带出了负面的形象,甚至对刘翔本身也一点好处都没有。许多人都曾经怪责刘翔当逃兵,但是大家千万不要忘了,在中国体育制度中,运动员是很被动的一群,他们什么都得听领导的安排、听教练的话,要你打封闭上,你就得打封闭上;要你让赛,你就得让赛;现在的刘翔也是一样,要你死撑装伤势无碍,他果然在开赛前装作若无其事;最后要你退赛,你也不能不退赛,这就是中国体育制度中的缺点之一。所以整个事件发生以来,我都没有怪责过刘翔,反而很同情他,要怪的就怪他头上的那群人吧!
姚明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欢迎,就是因为他自己走出了这个制肘,在NBA里面打出了名堂。其实外国体育制度那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我们好应该学习一下,凡事应当先从运动员本身出发,这样就不会导致刘翔事件所引发的“口水大战”,也不会辜负了那些为国家付出青春的运动员们!
第二件事,是篮球的“年龄门”事件,其实跟第一件事一样,是中国体育制度出了问题,为了成迹,不惜做出一些有损公平原则、道德风尚的事。成绩真的这么重要吗?对,成绩真的很重要,但是我们不能有悖公平竞赛的原则,否则还要“药检”干什么?奥运会还用得着事后算账,把那些吃了药的运动员成绩取消么?一切一切,都是基于“公平竞赛”这个原则。“年龄门”不仅让中国篮球界丢了脸,更对现在留洋或者是将来想留洋的运动员们影响深远。诚信很重要,试问谁敢去请一个不诚实的员工来替自己打工呢?
第三件事,是于芬和周继红的“奖金门”事件,还是和中国体育制度的问题脱不了关系,而且这种内部问题在中国体育界屡见不鲜,包括李永波与李矛等等。中国体育界由于是属官方的,所以难免有很浓的官体制味道,于是这样内部矛盾的事件才会屡屡发生。所以要杜绝这样不和谐的事件发生,归根到底就是要把制度条款订得更清晰、更透明,这样才能解决这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问题。只有这样,对中国体育发展才更有帮助。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在自己家门口的奥运会上“称霸”,我们要做到的是让中国体育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所以我们首先就得把制度的缺点改掉、制订出完善的规条,同时执行起来要坚决,不要打官腔,这样中国体育的发展才可以健康。
最后一件事,当然是我们那个已经烂掉的“中国足球”,中国足球的失败,也是制度问题,当初仿效人家走“职业化”道路,但是足协这个半官方的组织又不愿意放权,或者说不想放走这块“肥猪肉”,于是仍然制订出各种制衡“职业化”发展的规条,结果导致中国“职业化足球”成了“四不象”。“职业化足球”只成了空谈,俱乐部的生存空间完全操纵在足协的手上,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腐败、假球、黑哨,就连球员的质素也大打折扣。回想起未走“职业化”前的中国足球可不是现在这样的,那时的球员很崇尚道德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容志行等老球星都是谦谦君子;但再看看现在的球员,不是“球霸”,就是“流氓”。
因为制度的不明,使中国足球完全“溃烂”,要想改变现状,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彻底放弃足球这个项目,解散中国足球,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我们的强项中去吧;否则就只有彻底改变中国足球的制度,把路线订清晰,不要再这样模糊不清,究竟是走“真正的职业化”还是回归以往的“举国体制”,一切都应该明朗些去执行。
借用胡主席的说话“不折腾”,中国体育制度也应该做到这一点,制度完善、路向清晰、不以成绩为论、以人为本,这样中国体育才能有更进步的空间,才能做到不再折腾中国的体育迷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