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谈历史谭文启双龙人文/历史文学/原创历史 |
分类: 谈史论今 |
元朝的宫廷之乱频繁发生是导致元朝的政权迅速败落的原因,另外元朝自忽必烈以后,一直采取对汉人苛严暴政,为当时的人分成十等,使社会出现极大的贫富悬殊和蒙汉不睦,于是贫穷而又饱受压迫的汉人百姓终于无法忍耐下去,大规模地爆发农民起义。明朝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出生于这个动荡不安的乱世。
朱元璋家境贫寒,幼时家乡遭逢大旱,又生蝗灾、瘟疫,使得他的父母、兄长皆死在这些灾难中,于是朱元璋无所依靠,又不能胡口度日,唯有进入皇觉寺中出家为僧。所以,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家皇帝。
不过,朱元璋并非真心出家,所以入寺才五十天,便开始四出云游、化缘,游食于淮西一带,三年才归。在他游沥的时候,学会了许多的东西,更结识了许多人物,对于他日后举事有重大影响。回到皇觉寺后,朱元璋的心早已志不在寺中,因为他是素有大志的人,常想干一番大事业,只是苦于没有时机。
不久,身郭子兴义军中的同乡汤和给朱元璋来信,邀他一起参加义军,朱元璋有些犹豫,但是此事被人告发,于是朱元璋便铁下心来,投奔到郭子兴的“红巾军”麾下。在郭子兴的军中,朱元璋凭着他的机智、勇敢和才能,得到郭子兴的重用,很快就提升到亲兵九夫长,郭子兴深知朱元璋是个人才,就把其养女马氏嫁给了朱元璋。这一位马氏夫人,就是有名的“大脚马皇后”,是一代贤惠皇后。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女人支持,所以注定朱元璋日后必成大事。
郭子兴的义军日盛,元军便派兵来围剿,结果在濠州被义军大败,义军虽胜一仗,但损伤也不少,急需补充新兵,于是朱元璋自告奋勇地回家乡招兵,一下子招来七百多人,其中还包括了徐达、周德兴等儿时玩伴的加入,而这些人都是大明朝开国的元勋功臣,天下奇才。招足兵后,朱元璋便不想再为郭子兴效命,于是带着这七百多的亲信,转战向南,一举攻克定远。
随后,冯国用兄弟、李善长等有名的儒士纷纷来投,朱元璋的势力渐大,冯国用向朱元璋提出了取金陵定天下的策略,而李善长则劝他效仿汉高祖,知人善任,不嗜杀,方能取得人心,平定天下,朱元璋便取二人之方略,让二人参赞军机。在朱元璋打下和州后,有将士掠夺人家妻女,结果被朱元璋重罚,并把掠来之人全数释放。从此后,每下一城都严申纪律,不许将士扰民,并且严格执行,违者重罚,果然令到人人皆遵,并且大得人心。
后来,大将胡大海的儿子犯了军令,朱元璋要按军法处置,但是左右提醒他,胡大海在前方打仗,如果杀了他的儿子,恐会使他造反,岂知朱元璋大怒,说道:宁愿使胡大海叛我,也不能坏我军法。便杀了胡大海之子。胡大海知道后,没有反叛,反而更加出力为朱元璋卖命,因为他知道朱元璋是真正的王者,将来天下必是为他所得。
这时,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尽收其部,而各路义军结盟,以小明王韩林儿为盟主,朱元璋一部成为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朱元璋一部所向披靡,接连攻下徽州、淅东,先后得了朱升、刘基两人,朱升为朱元璋献出三条战略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得到朱元璋赞赏。而刘基用兵如神,深谙兵家之道,朱元璋对他更是非常信赖,于是封为军师。另外,朱元璋还建了一座礼贤馆,广纳天下人才。
此后,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己称帝,建立汉国,还联络张士诚一同夹击朱元璋。朱元璋便派人诈降,然后一面部署好防守,待把陈友谅引入圈套,一举将之大败。朱元璋与陈友谅最后在鄱阳湖决战,结果被朱元璋用火烧连环船之法,大破陈军,陈友谅被箭射杀。
当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后,便脱离了小明王,自立为吴王,然后向盘踞两淅的降元割据势力张士诚发动进攻。三年内,攻破苏州,活捉张士诚,将之乱棍打死。随后,又把旧主小明王的势力扫灭,终于统一南方,在应天府告祀天地,面南称帝,立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明太祖。
从公元1352年到公元1368年,仅仅花了十六年的时间,朱元璋便完成了从僧人变成皇帝的过程,虽然其中经历了许多的生死关口,但是朱元璋的不屈斗志和任人唯贤的才能,终于使他建立大明江山。随后,朱元璋挥军北上,攻破大都,迫使元顺帝逃亡而去,元朝正式宣告灭亡,中国进入了明朝统治的时代,蒙古人统治了才一百余年左右,便不得不把中国的锦绣河山归还给汉人统治。此后,朱元璋挥师几路,由徐达、汤和、蓝玉等猛将统率,平定了中国各地,中国的疆域终于得到一个完整的规模。
朱元璋曾经对部下的人推心置腹,曾经用人不疑,而他麾下的人都甘愿为他肝脑涂地效死力,可是当朱元璋坐稳天下之后,却改变了他的初衷,使明朝陷入风雨飘摇、人心惶惶的时刻。究竟朱元璋为什么会改变?难道真的是当了皇帝忘了本?请容我于下一章继续来说说朱元璋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