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之一,因为他对国家和主人的忠心、他用兵出神入化的智慧都是令我非常敬佩的。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小说中完全是被作者神化起来的,什么借东风烧曹军,什么以一人之舌说败东吴群儒,简直是把诸葛亮这个人物写得天上有,地下无。虽然这是虚构的内容,但却令人因此对诸葛亮肃然起敬。
虽然真实历史里的诸葛亮没有小说中描绘得这么出神入化,但事实上,诸葛亮是一个古往今来难得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诸葛亮的杰出政治才能,体现在他对天下大势的掌握,一早就提出鼎足三分的纲领,然后循此途径,连结东吴,对抗曹魏,终于为刘备打下西蜀的天下。而他的军事能力更是厉害,屡次打败魏国的侵略,还有他的天敌周瑜、司马懿,都无一例外地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诸葛亮还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木牛流马和诸葛弩,这在当时来说,都是创新的发明,而这两件物事,都成为诸葛亮用兵的关键道具。
不过,诸葛亮也有失误之处,在他的晚年,为了兑现向刘备许下的承诺,要为刘备复辟汉室,结果穷兵赎武,六出祁山都未能成功。更深远地影响了他的后继者姜维,姜维完全活于诸葛亮的阴影下,他继承诸葛亮遗志,甚至可以说是更甚于诸葛亮,九次北伐,结果把蜀国的资源都消耗殆尽,成为三国里面最先灭亡的一国。诸葛亮本是一个能看通天下大势的智者,但因为他过于急进,结果反而把蜀国推下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应该说是“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诸葛亮对国家、对顾主的忠心可谓世间罕有,刘备临终前曾对他言:“阿斗可扶则扶,不可扶则卿取而代之。”这句说话可谓是双刃剑,如果诸葛亮真有反心,绝对可以拿着刘备这一句话大做文章,推翻刘禅,自己取而代之,那个时候的蜀国上下都拥戴诸葛亮,由他取代刘禅,相信没有人会反对。但诸葛亮深深明白到为人臣者的本份,也深深明白到他要名留青史,而不要受后世唾骂,所以他选择当一位忠臣、贤臣。他为表忠诚,在出师表中一再提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诸葛亮的忠诚,深得后人的崇敬和学习。
诸葛亮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其实他的能力更胜此二人,只是他未能如二人那样,把自己的君主辅助成天下霸主,这是他一生的遗憾。不过,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难免会有一点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