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忽必烈不像他的父亲那样谦卑谨慎,他与成吉思汗很相似,同样有争霸天下的野心,同样有霸主的胸襟和气度,这引用现代的说话来讲,就是“隔代遗传”。
蒙古第四代大汗蒙哥即位之后,就一直图谋南侵宋朝,他任用忽必烈为侵宋的总大将,忽必烈知道要侵宋成功,就必须以汉制汉,于是大量起用汉人将领官僚,此举果然奏效,元朝灭宋的最大功臣都是汉人。
当然,忽必烈的行军也不是一帆风顺,他在攻打襄阳时,就遭遇过阻碍,久攻不下,结果引起蒙哥不满,蒙哥亲自出征,不过却使自己兵败身亡。蒙哥一死,忽必烈便在所有大臣的支持下,登上汗位,并称帝立国,定都在大都(即北京),随即再次挥师南侵。这一次,忽必烈抱了最大的决心,不灭南宋,誓不罢休。
元军铁骑最终踏破了襄阳,包围临安,张世杰、文天祥等宋室忠臣一力主战,可是当时的皇帝年纪太小,真正掌权的是皇太后,皇太后害怕城破人亡,于是便向元军投降。张世杰、文天祥等人只得保护年幼的皇帝逃出临安,退往南面,整军再战。当然,最后也只是以失败告终,宋朝正式灭亡。
忽必烈颇有乃祖之风,他不只征服中国,还挥军远征欧亚各地,元朝曾经拥有超出中国版图的偌大江山。但是和许多远征的强国一样,因为版图过大,而难于治理,最后夺占回来的这些领地都不能得到长久统治。
后来,忽必烈意识到这一点,便不再远征,扩充领地,而是专心一致地经营中国。因为蒙古的多次远征,与西方国家打通关口,所以使元朝能与世界各国沟通,许多外国商人都来元朝发展,经济的蓬勃是前无古人的。忽必烈也尽力维系蒙汉一家,不分彼此,故元朝的盛世在前几代皇帝中都能维持得住。
可惜元朝的皇帝除了忽必烈外,多是寿命不长,而且后来发生了多次的宫闱变乱,使得元朝的皇帝渐渐失去权柄,那些大臣们为了保存自己的利益,开始剥削和奴役汉人百姓,把忽必烈多年苦心经营的政策完全摧垮,元朝的人当时分成十个等级,汉人老百姓的生活愈发难过,最终官逼民反,元朝仅历百余年,便被推翻。
这个曾经是世界上疆土最辽阔的帝国,最后败亡,退回蒙古草原,虽然只有短短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她却留下了中国历史一位伟大君主的名字和事迹,元朝比起宋朝,更有价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