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强的比赛终于展开角逐,阿根廷和德国的比赛被誉为“世纪之战”,整场比赛也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而且比赛最后要由点球决胜,让上帝来选择谁能晋级四强,也是一个最佳的结局。在点球开始之前,我曾经怀疑德国会否就此止步,但当看到卡恩走过去和莱曼握手激励,冰释前嫌的时候,我知道德国会赢。果然,点球决胜开始,莱曼如“灵魂附体”般,彷佛就的是卡恩和他二合为一,分别挡下阿亚拉、坎比亚索两名防守球员的点球,而德国四个点球全部打进,德国惊险地晋级四强。
其实,这场比赛一直是阿根廷的优势更明显,上半场阿根廷控球比率高于德国,攻势也较为深入和有威胁。但是,两队在上半场的表现更多像是两名高手在互相试探对方虚实,场面并不精彩激烈。
到了下半场,风云突变,阿亚拉在里克尔梅开出的角球下,高高跃起,头球一捅,球直钻左下角,莱曼和守候在门柱前的后卫球员都无法挽救。德国队虽然先失球,但可幸的是失球很早,有足够时间让他们反攻。随后,德国队全线压上,克林斯曼立即调上奥东科尔,边路立时被激活,但阿根廷的防守也让德国队十分苦恼。而德国队的防线也频频出现失误,被阿根廷抢到不少机会,可惜由于拖泥带水的控球,丧失了许多以多打少的进球机会,未能进一步抛离比分。
随着时间推移,德国队情况愈发危急,克林斯曼再用博罗夫斯基替下施魏因斯泰格。德国队的换人很机动,跟他们的打法一样,每次换人都是那三个:奥东科尔、博罗夫斯基和诺伊维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正当怀疑克林斯曼的用兵之际,博罗夫斯基却真的发挥了作用。一记四十五度角的传中,博罗夫斯基跃起,头球摆渡,非常精准地落在克劳斯的头上,克劳斯头球攻破阿根廷的大门。在第80分钟时,终于扳平。接下来,克林斯曼就很机动地换下克劳斯,把前锋的高度一下子拉了下来,等于放弃在常规比赛时间取胜的机会。
所以,到了加时赛,阿根廷占据了主动,如果没有裁判的帮忙,和德国全队将士的努力,恐怕阿根廷又要重演对墨西哥一役,加时赛中淘汰对手了。
至于裁判问题,只有一个可以形容,就是“问题不大”。因为这个裁判本来就是贝肯鲍尔钦点的官哨,偏帮德国是肯定的,所以阿根廷的克鲁斯在德国队禁区被拉姆绊倒时,裁判不单没吹点球,还吹他假摔,给了黄牌。当时,拉姆就上前拍拍裁判的肩膀,一副老朋友的神态,在这种情况下,阿根廷没有在120分钟内被吹死,就已经算不错了。
另外,德国取胜,也有赖克劳斯撞伤了阿根廷的正选门将,明显在点球决胜中,弗兰科的表现是不及格的,只有一球扑向正确方向,其余三球全扑了反方向。不过,也不能太多指责德国,这就是东道主特有的权力,既然韩国作为东道主也能入四强,那么堂堂的德国作为东道主,焉能不进决赛。看看贝肯鲍尔和德国总理默克尔昨晚紧张的表情,就知道德国队是不能有失,也不可能有失的。
昨晚的第二场比赛,和德阿之战有相同之处,就是上半场都属于闷战,不同的是意大利在上半场的“黄金入球时间”取得了进球,赞布罗塔的进球实在漂亮。裁判同样偏向强大的意大利,当然没有很明显的偏向,只是在小状况下帮一帮而已。但乌克兰却因此被铲得人仰马翻,上半场便已经换下两个球员。但乌克兰队没有放弃,下半场一开始便大举反攻,而且很快便取得绝佳机会,可是门柱和布冯救了意大利,接连把乌克兰的致命射门化解,而且在反击当中,托尼接应托蒂妙传,头球破门,终于打破了他在世界杯的进球荒。随后,乌克兰还有一次中横梁的必进之球。在此之后,里皮换上多名防守球员,乌克兰再也没有更好的机会,包括舍甫琴科在禁区被放倒,裁判也没有打算给乌克兰一些补偿。而意大利由托尼再下一城,锁定胜局,3比0昂首晋级。
到此为止,所有黑马都已淘汰,注定本届世界杯是强队的天下,而意大利以哀兵的姿态出征世界杯,但却高歌猛进,当然有被国际足联关照的嫌疑(国际足联希望能为意大利化解他们国内足坛混乱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所以一直帮助意大利前进至四强),但四强的对手将是德国,意大利还有这种“待遇”吗?一切悬念就得多等四天时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