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日本筑地市场金枪鱼地震海啸食品安全美食海鲜东京旅游 |
分类: 东瀛片段 |

日本人的饮食中,海鲜占了很大的比例,日餐的许多经典菜式也和海鲜密不可分。
在东京吃日本料理,几乎所有海鲜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这就是著名的筑地市场,日本最大的海鲜批发市场,据说也是世界最大的鱼市场。
虽然不在我们的行程之中,但作为市场控,我是一定不能放过的。

听说我们要去筑地市场,导游还挺惊讶,说很多日本人都没去过,中国的旅游团很少去,但那里却是最受外国人欢迎的旅游景点,排名甚至在富士山、迪斯尼之前。每天的5:00-6:00是金枪鱼大拍卖,经常会有天价大鱼拍出,今年一条342公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就是在筑地拍了3249万日元(约合40万美元),创下单条金枪鱼拍卖价纪录。去筑地市场,说实话很大程度是为了看看那些神奇的大鱼。

由于不在预定的日程之中,我们只能在行程间隙起个大早,本来想早5点去看金枪鱼拍卖,结果大家都没起来,7点多,只有我和另外一哥们乘地铁大江户线来到了这个大名鼎鼎的筑地市场。地方很容易找,就在地铁站旁边,但进去一下子就晕了,车水马龙不说,面积大到超出我们想象,几十个大小不一的大棚,一眼那是望不到边啊

不时有这样的小电瓶车从身边嗖嗖地飞过,还表演个漂移和急速大拐弯,帅呆了。虽然司机好像很靠谱,但咱还是溜边躲着点吧
走了几个大棚,感觉都像车间一样,只看到一些已经打包准备发货的水产,传说中的大鱼在哪里?我们有点慌了,因为10点前必须赶回酒店,赶快问了问迎面来的一对欧美人,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也在寻找”。只好拉下脸跟日本人说英语了,“fish,big fish”,听不懂;比划了几下,明白了,“那边,那边”

各种各样的鱼,大部分叫不出名字,拍吧,挑颜色艳的,挑长相怪的

冷柜中待售的三文鱼,花纹好诱人,这块头怎么跟咱们超市里的猪肉似的

终于,看到了一条传说中的大鱼,身长大概1.5米,一个脑袋就和旁边那包装箱差不多大。从这个角度拍过去,卖鱼的大叔都渺小了
这些金枪鱼都是商户们在清晨的拍卖中竞拍到的。在分割处理后,不同部位按不同价格再分销给零售商或者个人消费者。来得太晚,我们没机会看到拍卖的壮观场面,只能在市场的各个摊位中找到这些大鱼零星的身影。
看看这一大车,就知道刚才那年轻人工作量多大了。

老人小心翼翼地把一张白纸覆盖在鱼肉表面,我想是为了吸去多余的水分。但这画面还是让我想起了电影《入殓师》
除了金枪鱼,各种海鲜应有尽有。章鱼哥、沾满木屑的大螃蟹
各种鱼仔,寿司和料理的重要原料。看价钱貌似也不太贵

这个是啥? 求解

标签和鱼的颜色很配
筑地市场虽然是游客喜欢的地方,但更是这些当地商户赖以为生的市场,貌似也没有其他类似地方夸张的表演和超乎寻常的热情,商家都在忙碌自己手里的那些活儿,根本没功夫搭理我们这些拿着相机四处乱窜的观光客。

大叔撬扇贝,看我在远处拍他,扫了一眼继续干活,他们已经习惯了游客的围观。
其实日本人是很不喜欢在大街上被陌生人拍照的,所以尽量离得远一些,关闭闪光灯,不要打扰他们工作
像不像在欣赏一件艺术品?

市场中的食品检验人员,不时跟各个摊主说着什么,东京人的食品安全就靠这哥几个了。说实话,在这些发达国家,我并不担心食品安全,反倒是国内,你们懂的。

除了上面那些比较新鲜的金枪鱼,还有许多冻得跟冰坨子一样的,这些冰冻的大鱼来自世界各地,一般在被渔民捕获后就速冻起来,飘洋过海来到万里之外。曾经在马尔代夫看到过一车车的金枪鱼,渔民说它们会被卖到日本。
这样的冻鱼处理起来也要用特殊的专用工具,电锯、大砍刀,一个都不能少,看起来有点残忍血腥,但也是食物链的一部分而已。
我们的领队曾经在日本闯荡了十多年,年轻时也曾经在筑地市场打过工,据他讲日本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打工者,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目的。或许,这位洋打工者也曾经是一位背包客,今天的停留,是为了走的更远。相遇,就是缘分。

除了常见的海鲜,市场的外围还有很大一片摊位是出售蔬菜水果,刀具胶鞋以及其他五花八门商品的。
上图就是一种日本料理常用调料的原料,第一次看到。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关注长腿叔叔的围脖

昆布,也是日本人比较喜欢的东西,日餐里的常客,原来长这个样子

各种和海有关的小菜

各种以市场里海鲜味原料的饭馆,据说新鲜美味,在网上人气很高,吸引了大批游客。瞧这队排的,我们时间有限只能留下遗憾。
311大地震后,有新闻说筑地市场曾买家稀少一度关闭,但这次看似乎依旧很红火
虽然早晨没有吃到筑地市场的寿司,但午饭还是尝到了最美味的海鲜寿司,我相信,这原料一定也是来自筑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