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成为害群之马?

标签:
教育 |
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害群之马?
文||杨远煌
2023年冬季具体点说是11月下旬的某天,我所在书画院水果湖分校区的书法老师老胡请了一天的假,我临时去水果湖分校区带一天书法课,任务是给到校的毛笔学生上课。
还好,那天练习毛笔字的学生不多。胡老师请假的日期是经过挑选了的吧?从送来练习毛笔字学生的家长口中得知,这个分校非胡老师莫属了,几乎所有送学生来的家长问了我一句话:胡老师呢?分校的教务老师在胡老师请假之前难道没有在家长群里做过告知?教务老师没有在家长群里通知过家长?是不是少数家长没有读到家长群里的消息?看来水果湖分校用别的老师来替代胡老师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得到家长认可的。这是题外话。
不过,我给几个来上毛笔课的学生上课以后给家长反馈上课情况的时候家长们口头上表示认可,在学校上班的其他老师也认可我的教学。我的理解不过是对我认真教学的鼓励而已吧。
那天在分校区上班的老师在休息的时间与我谈起了一件事情。据他们讲我带课的那天好的是那位学生没有到校,要不然教学效果是没有这么好的。我对其他老师起头的话题表示很有兴趣,让他们继续讲下去。
其他老师所说的那位学生的爸爸在美国留学以后回的国,那位学生的爸爸是一位海归。海归说,美国对于象他的孩子年龄一样大的孩子的教育是让孩子玩。因此海归吩咐过老师,课堂上不要象要求别的学生一样要求他的孩子练习书法,而是让孩子想玩就玩。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正是象他的爸爸说的那样,对于练习毛笔字没有自觉性,也没有自律性,就是玩。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他会怎么玩呢?对比班上的其他学生应该是枯燥的乏味的单调的。除了做做小动作除了讲讲小话还能够怎么玩?说起来还真的有点难以想象。海归客观上是在为难孩子,同时是在为难老师,是在为难其他学生的家长。
对比去过美国实地了解了美国教育情况的人,或者是花费时间经过海量的资料和报道在理论上了解了美国教育的人来说,我算是孤陋寡闻了。但是,海归有没有逻辑意识和逻辑知识?
既然是想让孩子玩就让孩子到专门玩的场所去玩,课堂是玩的地方吗?海归连这点都不懂吗?
既然是想让孩子玩,那就报个一对一的班级,专门请一个老师陪着孩子玩,也可以请一个家教老师培孩子玩,干嘛报个一对六的班级呢?好几项选择孩子玩的模式,海归偏偏选一种最不合适最走不通的模式,海归做事怎么就怪怪的呢?
海归让孩子玩的行为路路行不通。其他学生的家长都是国内土生土长土活的,没有到美国去喝洋墨水。这些个家长是指望孩子去好好练习书法的,不是花钱送去书法班上玩的。既然是一对六的班级,班上除了海归的孩子还有其他的学生。课堂上其他的学生认认真真的练习书法,海归的孩子在玩耍,家长们见了颇有微词,课堂上为什么容纳“害群之马”?海归孩子的玩对其他孩子的学习有负面影响啊,有干扰啊。其他学生看到海归的孩子不练习书法时作何感想?别看学生年龄只是一二年级或者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是看在眼里,反应在心里,对照起来肯定不能理解不能接受。老师难。面对家长的指责老师能够说什么?学生是学校收进去的,没有资源给海归的孩子单独安排一个老师一个班级,海归的孩子交的学费也不够给开一个老师的工资安排一个班级。老师上课很别扭,很委屈求全,也只能忍气吞声,硬着头皮上课。要不然他们也不会事后向我倒苦水了。
海归这样做有三种可能性。
一、不懂得“在乡入俗”。
二、听说过“在乡入俗”而不尊崇,想通过自己的孩子给班上别的孩子传输所谓的美国教育理念。
三、向别人进一步炫酷炫优越感。海归送孩子进书法班要是不说谁知道他是海归?
我爱好读书,多年以前,我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德国商人来中国做生意。他选择的是在陕西省省会城市西安贩卖猪肉。那时候,中国的养猪业属于家庭散养模式,猪的养殖处于半原始状态,猪吃的食物是米糠和蔬菜等,不注射疫苗,基本不用治病药物,说是绿色食品一点不为过。国人将猪肝视为神品,就象是颜真卿的楷书作品一样,价格比猪肉还贵,是猪身上最贵的商品。
德国商人是在德国长大的。当他在中国猪肉摊点看到人们买卖猪肝的情况后大为不解,因为那时德国的猪是现代化集约化大规模养殖,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猪在生长的过程中注射过好多种疫苗,使用的是人工饲料和添加剂,病后治疗要使用药物。这样猪肝就是化工厂,也是一个化学物质储备厂。这样的猪肝当然是垃圾食品了。
德国商人在自己经营猪肉的摊点“好心”做了这样一件事情:在猪肝上贴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意在提示人们不要买猪肝吃。这下子可好,国人们看到了“垃圾食品”的标签也是大为不解。人们觉得这德国佬没有尊重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价值观,于是纷纷逃离他的肉摊。这位德国人的猪肉生意就做跨了。
德国商人历经了做生意失败的苦痛之后便开始找原因,他终于了解到了中国的“在乡入俗”,于是又开始了他的猪肉贩卖生意,与前面不同的是在他的猪肉摊点上再也看不到猪肝“垃圾食品”的标签,猪肝售卖的价格与其他摊点一样,他成功了,赚到大钱了。
我真的不敢相信美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成为“害群之马”。
文中海归读没读过我读过的这则故事我不知道。
海归听没听说“在乡入俗”,尊崇不尊崇“在乡入俗”也只有他自己知道。
不过,海归是有炫酷炫优越感的嫌疑的。然而,海归炫酷炫优越感的失败也正如德国商人给猪肝贴“垃圾食品”标签失败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巧合。
国人所说的才与智是两个不同且不能相互替代的两个概念。国人所说的“情商”完全可以解读为智。你再有才没有智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海归成为了臆想症患者?脑淫是一个中性词,过度了就成了病。海归在国内的酷感优越感十足了过度了就成为脑淫病了不是?这是物极必反吗?
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儿子杨守佳最近的小篆习作
后一篇:此处不留人另有留人处